三月的新三板市場被兩個關鍵詞所籠罩。
一個是“監管”,年后至今監管層發起了對掛牌企業,執業中介機構,以及市場的參與者各個市場參與主體的核查。
另外一項則是“風險”,第一起新三板企業面臨破產,第一起中小企業私募債面臨違約,以及市場關注度最高的楓盛陽(430431)股權質押或爆倉。
如今,公司再次披露大股東因個人財務糾紛面臨訴訟和股權凍結,楓盛陽事件再次升級。
實控人陷入財產糾紛
楓盛陽事件源自其主辦券商華龍證券的一則股價異常波動風險提示公告。
華龍證券表示,在對楓盛陽進行持續督導的過程中,發現該公司股價在2016年2月25日較前日下跌16.26%后,26日繼續下跌10.29%。
針對楓盛陽股價異動情況,華龍證券通過多種溝通方式,積極聯系楓盛陽相關工作人員,截至目前,未獲得有效信息。
事實上,楓盛陽的股價走勢確實異常。自2015年4月16日由協議轉讓方式轉為做市轉讓方式,其當日最高價20.88元,這也是楓盛陽選擇做市轉讓方式后股價的最高點。
但隨后,楓盛陽的股價也隨著新三板二級市場一路下探,春節后公司再次遭遇連續暴跌,截至緊急停牌前公司股價已下探至2.85元,由最高點20.88元到最低價2.81元,楓盛陽股價跌幅近90%。
然而,股價暴跌和股權質押比例高并非目前楓盛陽的核心問題。3月25日,楓盛陽的一系列公告才將大股東面臨的真正問題公之于眾。
3月25日,楓盛陽披露三條訴訟公告,楓盛陽以及公司實際控制人劉金玲被4人起訴,起訴的原因則是劉金玲累計拖欠借款總額2425萬元及價值 150萬元的股權。與此同時,公司因為上述的訴訟被依法凍結了34,281,632股,占公司總股本56.37%。
“此前楓盛陽信息披露都是碎片化的,市場除了猜,根本不知道公司和股東究竟發生了什么,但這次的訴訟公告一出來大家就明白了,公司實際控制人資金鏈出問題了。這也解釋了劉金玲為何短時間內將近90%的股權質押出去。”北京地區一家大型券商投行部的人士講到。
與此同時,此次的訴訟還將劉金玲旗下的金卓盛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卷入財產糾紛中。
事實上,記者也從一位新三板企業董秘處了解到劉金玲確實是在到處籌措資金,該董秘告訴記者:“我們都在一個微信群當中,劉金玲在群里問大家哪里可以抵押字畫古玩。”
記者多次致電楓盛陽分管證券事務副總王剛的電話,但王剛均未接聽記者電話。
而公司方面則表示,目前劉金玲本人正在積極與申請股權凍結人協商,解決財產糾紛,以便盡快解除股權司法凍結狀態。
“目前雖然都還是停留在劉金玲個人財務糾紛層面的事情,但是一旦劉金玲無法償還借款或是無法償還股權質押的借殼,楓盛陽將要面臨非常復雜的股權處理境地。”前述北京地區券商人士表示。
企業風險陸續爆發
事實上,除了楓盛陽之外,還有更多新三板公司出現了風險事件。
日前,展唐科技(430635)公告稱供應商上門討債導致公司暫停歇業。同時其主辦券商稱公司高管均已離職,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
而上周新三板市場也曝出了首例私募債違約情況。3月21日晚間,中成新星(831610)公告稱其發行的2012 年中小企業私募債券(“12中成債”)(125089.SH)于2016年3月21日到期。截至目前,公司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償債資金,“12中成債”不能按期足額償付。
海通證券場外市場部的一位人士對記者講到:“由于我國經濟持續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產能過剩行業、強周期行業和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的經營面臨嚴峻挑戰,而新三板市場上中小微企業占據大多數,風險毫無疑問已經傳導到了這里,近一年的時間里風險將加速暴露,違約,資金鏈問題等事件將會密集發生。”
也正是這樣的情況下,監管層在今年開始加強監管和信息披露的問題。
以楓盛陽為例,從券商提示股票價格波動的公告開始,股權質押問題,大股東被訴問題竟然在時隔近一個月后才完整披露。
“如楓盛陽這樣的企業更加需要信息披露的及時和完整,表明上公司還符合創新層標準一和二,但大股東相關的一些問題會讓公司的未來產生極強的不確定性,而很多投資者獲得公司信息的方式便是信息披露。”北京地區一位新三板投資人指出。“在風險加速爆發的時期里,信息披露問題必須要做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