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時代,新三板企業需更規范

2016/03/30 09:27      龔名揚 唐茗熙

隨著新三板年報季的開啟,以及分層制度的即將實施,對于新三板掛牌企業規范的監管也再次升級。

近日,股轉系統對9家掛牌公司發出了年報問詢函,要求各公司對存在的問題限時答復并報送股轉系統,抄送主辦券商。涉及的企業有恒業世紀科技、同濟現代醫藥、藍山科技、菁英時代、九鼎投資、阿波羅機械、達仁投資、朗銘海川科技和易點天下網絡科技。

就在上周,新三板市場出現了第一例債務違約事件,違約方是2015年在新三板掛牌的中成新星。2015年3月22日4000萬份額的“12中成債”被回售,但公司僅回購了2340萬份額,剩余1660萬份額無法如期履行回購義務。協商后回購推遲,但至今中成新星并未履行回購義務。

相比起IPO來說,新三板的門檻更低,成為國內中小企業對接資本市場的練兵場。但與此同時,掛牌企業的規范化、信息披露、財務風險等軟肋依然讓人擔心。

信息披露是資本市場規范化的重要一環,有助于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公司情況,也能幫助公司找到志同道合的投資者。但目前信息披露已成為新三板掛牌公司的短板,提高信批的規范程度極為緊迫。

所幸的是,2015年以來新三板的監管正越趨嚴格,這表明了管理層對新三板市場加大監管力度的決心,這也有利于新三板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

據統計,去年全國股轉系統共對44家掛牌公司、35名掛牌公司董監高、1193個投資者賬戶、31家主辦券商、2家做市商、1家會計師事務所采取了自律監管措施,累計1351次;對1家掛牌公司、1名掛牌公司董監高實施了紀律處分;對未按期披露年報的1家公司實施摘牌。及時向證監會移交涉嫌內幕交易、市場操縱、大股東違規減持等涉嫌違法違規的案件27件。

筆者認為,監管的升級有益于市場長期健康發展,市場發展鼓勵的是遵守規則而不是挑戰監管底線的行為。對于監管層而言,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已經突破6000家,發問詢函等監管行為應該形成制度,還要從制度創新上提升監管的效率,而且不僅限于在年報披露的時期,不但降低了風險,也有助于市場形成穩定預期。

而對于企業來說,應該意識到要對接資本市場,規范化是最基本的,應該主動去配合監管的要求甚至對自己提出更高的標準。

以最近的年報披露為例,有超過10家東莞掛牌企業無法在原定的時間內公布年報,只能選擇延期披露。雖然放眼全國這并非獨有的現象,延期披露年報的理由也層出不窮,但多少反映出公司在一些工作中存在不規范的情況,并沒有對信息披露足夠重視。

新三板即將進入分層時代,雖然只有少數企業能夠進入創新層,但是對于所有掛牌企業來說,在各方面更加規范的企業,無疑能夠獲得更多投資者的青睞。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