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基礎層的“互聯網+”:凈利潤一年暴增12倍之謎

2016/07/04 09:07      黃棟梁 邵在波

上周,分層正式實施了,新三板的成交并沒有呈現向創新層一邊倒的態勢,投資者整體還是比較理性的。事實表明,新三板市場并沒有把分層當成是掛牌企業投資價值的簡單劃分判斷。 其中,有一個非常戲劇性的案例也印證了這一點。開源證券,只在創新層的初步篩選名單“7日游”的券商,一度因為禁不住一家基礎層的企業信維科技(430038)的誘惑,在為其做市的同時用自營賬戶持有其股票,被股轉系統采取了自律監管措施。 那信維科技到底有怎樣的誘惑力,讓原本有機會進入創新層的開源證券也為其冒險?

從-62.77%到1210.27%:“互聯網+”的風口?

我們先來看看信維科技的財報,信維科技2014年的營收為5150.7萬元,同比下降21.11%,凈利潤為109.6萬元,同比下降62.77%;到了2015年,營收為7632.5萬元,同比增長48.19%,凈利潤為1436.8萬元,同比暴增1210.27%。

短短1年時間之內,信維科技的凈利潤就暴增了12倍!這是怎么做到的呢? 

信維科技自己給出的答案是:政策支持!“隨著全球FTTx(光纖到戶、光纖到樓、光纖到村等光纖接入的統稱)的高速發展建設和國內‘寬帶中國’戰略、‘光網城市’等政策的不斷深化和實施,光通信測試維護行業景氣度大幅上揚,帶動公司2015年業績出現爆發式增長。” 這聽起來真的很像套話,我們都知道,任何光靠政策來解釋業績的企圖都是偷懶。問題在于,政策是如何發揮作用的?政府每年發布的政策那么多,涉及到行業和企業恒河沙數,為何唯獨這個領域或者這家企業表現得異常突出?

實際上,真正起基礎作用的是“互聯網+”這個風口!即互聯網和信息技術主導的產業變革大潮,是其背后真正的底色。而2015年,“互聯網+”被提煉成一個概念,由馬化騰在全國兩會提出相關議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并于2015年7月4日,由國務院發布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 

政策本身并不能創造風口,只能放大風口的效應。而根據新三板通信行業2015年的凈利潤排行情況(如下表),可以看出,這種風口效應的明顯存在。通信行業凈利潤前25名的企業整體上的凈利潤成上升趨勢,且勢態明顯,其中有19家企業的凈利潤增長率達到了30%以上,17家企業的凈利潤增長率達到了50%以上,8家企業的凈利潤增長率達到了100%以上,而信維科技的凈利潤增長率排名第二,達到了1210.27%!其凈利潤水平雖然排名靠后,但是表現出了極強的爆發力!

QQ圖片20160704090411

如何飛得更高:乘上政策的風,還需兩大條件

此外,我們從上表可以看出,雖然通信行業的企業有了普遍性的增長。但是其增長程度卻各不相同,信維科技的異常爆發是否有其自身的特殊原因? 

信維科技是一家通信網絡測試與維護的設備提供商,其業績,主要取決于兩大基本要素:產品的競爭力和電信運營商的采購水平。

 而通信設備的產品競爭力,又取決于其研發能力。信維科技自己所說的,“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產品”,“不斷研發新產品,進一步滿足了客戶的需求,產品屢屢中標”才是其獲得高增長的真正基礎。

 其次,就是和運營商的關系。信維科技由于所處的行業地位,對于電信運營商的依賴性很強,但是議價能力卻很弱。其2014年營收和凈利潤的下滑,就是由于“2014年國內各大運營商減小了固網寬帶的投資力度。運營商的設備集采規模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導致公司國內銷售較去年減少44.96%。”但是,由于信維科技和一級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建立了強連接,好處就是政策利好到來時,帶動作用也會更快更明顯。 

因此,對于通信行業的企業來說,如果說互聯網+是風口,相關政策放大了這個風口,那么,強大的產品研發及和運營商的強連接就猶如迎向風口的兩翼。 是的,遇到風口,連豬都能飛起來。但是,風口中的豬和鳥所能達到的高度畢竟又有很大差別!我們不能僅僅滿足于飛起來,更重要的是,迎著政策的風,如何飛得更高!(挖貝網轉自新三板智庫微信號:xsbzhiku)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