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新三板市場處在政策劇烈變動時期,各種有關政策變化的消息充斥著整個市場。
8月3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下稱“全國股轉系統”)在京召開券商內核培訓會,會上,股轉系統有關領導就近期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一一進行了回應和解答。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有關新三板掛牌企業的資金占用、財務核算等今年以來持續強調的問題,再次成為在內核培訓會上監管層強調的重點。
再提資金占用等問題
此前,21世紀經濟報道曾獨家報道,目前各地證監局和全國股轉系統仍在對新三板掛牌企業關聯方資金占用問題進行摸底,而在全面調查得出結論之前,相關企業的定增或受影響。
此次培訓會上,全國股轉系統的有關負責人則公布了對資金占用問題的處罰安排。該負責人表示:“關于資金占用的問題,對于新三板市場來說就是紅線,必須禁止。如果申報前沒有規范的,必須要求企業撤回申報材料,而審核期間沒有發現的,如果持續到掛牌后,將納入自律監管。目前對于資金占用問題的處罰會比較重。資金占用金額規模在1000萬以下的全國股轉系統將采取自律處罰,而規模超過1000萬的,則交由證監會進行行政處罰。”
對于全國股轉系統這樣的安排,一位中信證券分公司新三板項目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實際上,股轉系統甚至證監會對于資金占用企業采取自律監管和行政監管都不會有太大的震懾作用,真正讓企業害怕的還是再融資受到影響,企業到新三板來最主要的一個目的就是融資,如果被監管層處罰之后,影響定增,這對企業會造成比較大的震懾力。”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全國股轉系統今年首次強調新三板掛牌企業資金占用問題。今年開始,監管層展開了各個維度的調查摸底,近期先是全國股轉系統公司業務部向各家主辦券商下發了要對掛牌企業資金占用情況進行專項統計的通知。隨后,深圳證監局、北京證監局、廣東證監局包括江蘇證監局陸續下發了關于資金占用問題風險排查的通知。
而上周剛剛召開的北京地區新三板企業督導會上,北京證監局官員便指出,北京地區超過1100家掛牌企業中,有506家企業存在資金占用問題。
華南地區一家中小型券商場外市場部負責任對記者表示:“股東及關聯方占款問題在企業掛牌之時便就是監管底線,相關問題必須處理干凈才能夠掛牌。我們在做企業掛牌項目的時候,能清理的一定會清理,但此次采取直接勸退的做法應該是近幾年最嚴的表態。這也說明監管層非常不歡迎有類似情況的企業掛牌新三板。”
“事實上去年以來新三板定增市場融資規模暴漲,企業融資相比之前容易很多,很多新三板掛牌企業大股東或關聯方占用的便是定增得到的資金。這樣的資金占用問題在一定程度也有損投資者的利益。”前述中信證券人士指出。
除了資金占用問題之外,今日培訓會上,全國股轉系統有關負責人還對券商財務核算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股轉系統的領導今天在培訓會上說,要我們提高財務核算的質量,要趨同與IPO的標準,尤其是收入確認這一塊,券商要尤其提醒會計師特別注意,不能因為企業已經掛牌而松懈。”一位北京地區與會的券商對記者表示。
另外,全國股轉系統在培訓會上還對區域股權交易中心企業掛牌新三板重申了幾點要求。“這些要求也是此前股轉系統多次明確過的,今天再次提出也是希望各家內核認真對待有關問題。”前述與會券商對記者表示。
記者了解到,股轉系統有關負責人對于從區域性股權市場來新三板掛牌的企業,必須滿足三條紅線,分別是:股東人數不能超過200人;如果掛牌交易所不滿足T+5的交易規則,應區域性市場先停牌,然后才可申報;未經驗收的區域性市場企業不能報。
首次對參與眾籌企業掛牌提出要求
此次培訓會上,全國股轉系統有關負責人提出的問題中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這便是,針對掛牌前參與過眾籌企業掛牌新三板的有關規定。
2015年2月,華人天地(830398)發布定增案,其中出現了深圳市眾投一邦投資企業(有限合伙),該有限合伙的私募基金正是股權眾籌平臺眾投邦為與華人天地股權融資而設立的項目制企業。這也是股權眾籌平臺第一次參與已掛牌新三板企業的定增。
此后,有數十家公司在掛牌后或掛牌前利用股權眾籌平臺募資,但據記者梳理近兩年全國股轉系統的監管要求和規定,此次內核培訓會也是監管層首次對企業參與眾籌后掛牌新三板提出要求。
前述與會券商向記者透露,“監管層要求眾籌過的企業掛牌首先不能有自己的資金平臺、不能有資金池。其次,如果投資人直接投公司,應不超過200人。另外,如果已有資金平臺,則需滿足私募備案的要求。”
“股轉系統對眾籌上新三板企業提出了三個方面要求是非常合理的,而且這三個要求也是企業基本底線。如果一個企業設立資金池,或者企業有資產資金的運作,這個企業就構成了非法集資的過程,同時,如果超過200人便違反了公司法,股轉系統提出這三個要求非常的專業、非常的合理,而且可以規避很多法律風險。”眾投幫總裁朱鵬煒表示。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