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掀“史上”最全面自查 任務疊加券商“忙瘋”

2016/08/20 17:16      谷楓,楊坪 邵在波

從核查內容來看,此次文件中提到的問題幾乎涵蓋了新三板市場近年出現的所有問題,我認為監管層此次是希望做一次全面的掃描有利于監管層形成對新三板市場更精確的認知。” 一位中信證券承做新三板業務的人士8月19日對記者表示。

2016年新三板市場的關鍵詞毫無疑問是“監管”二字。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下稱“全國股轉系統”)在8月17日向各家主辦券商下發了又一輪最新的監管要求,即《關于落實“兩個加強、兩個遏制”回頭看自查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

國信證券場外市場部總經理魯先德8月19日對記者表示:“《通知》的下發是出于股轉系統監管的需要,而本來今年的基調就是抓監管。”

從記者了解的信息來看,此次下發的《通知》相比今年的歷次自查或是核查來說都要全面。

全面自查當前問題

“此次自查的全面性體現在自查對象,自查重點以及延伸部分。我覺得應該是新三板擴容之后要求核查最全面的一次了。”北京地區一家大型上市券商投行部人士8月19日對記者講到。

正如上述人士所說,首先是自查對象范圍之全。根據記者獲得的文件顯示,全國股轉系統此次要求的自查對象有四類。

首先是,資金占用、金融類企業掛牌融資、2015年年報和2016年半年報檢查等專項工作中涉及的掛牌公司、主辦券商、會計師事務所等;其次是, 2015年以來暴露出的違法違規、不規范問題以及風險事件所涉及的相關市場主體;除此之外,還有落實新三板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涉及的相關市場主體。

值得注意是,全國股轉系統提出自查要求的第四類主體,即對未納入自查對象的新三板相關市場主體。對這一類主體,全國股轉系統要求各主辦券商根據需要,基于問題和風險導向,參照《通知》要求,自行安排督促相關機構開展自查整改。

“這里未納入自查的對象范圍非常大,券商如何根據自身情況去界定是個很大的問題。這無疑又會增加很多工作量。”一位中信證券承做新三板業務的人士8月19日對記者表示。事實上,此次《通知》要求自查重點涵蓋的范圍也非常廣泛。

監管層提出的第一條自查重點是,掛牌公司申請掛牌時的材料是否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訴或者重大遺漏等問題,是否存在財務造假、“帶病申報”的問題,以及中介機構勤勉盡責情況。

“這一條實際上在多個文件和場合股轉系統都有提到過,對各家券商來說是否存在問題各家的內核部門或者業務部門還是很清楚的。”一位中泰證券投行部人士8月19日對記者表示。

第二條自查重點則是今年以來的監管層提及次數最多的兩個問題,掛牌企業資金占用情況以及金融類企業掛牌融資的情況。

除此之外,2015年年報和2016年半年報檢查等專項檢查反饋的問題,逐項采取的整改措施、整改措施落實情況以及整改效果等問題也包含在自查重點二當中。

全國股轉系統要求的第三項自查重點是2015年以來掛牌公司暴露出在股權質押、私募債、持續經營能力、媒體質疑等方面存在的違法違規、不規范問題以及風險事件,已采取的整改或者風險控制措施,整改效果或者風險化解情況。

“事實上,這是我們此次自查的重點,因為股權質押,私募債以及持續經營能力,媒體質疑等方面的問題是這次自查才要求的新內容,盡管以前也多少有所涉及,但在此之前今年的核查重點就是資金占用問題。而有關內容的自查結果也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未來相關監管的走向。” 前述中信證券人士表示。

除了上述內容,全國股轉系統還要求對募集資金使用和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整改措施,是否用于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借予他人、委托理財等財務性投資,是否直接或間接投資于以買賣有價證券為主營業務的公司以及新三板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整改措施及效果等問題開展重點自查。

“從核查內容來看,此次文件中提到的問題幾乎涵蓋了新三板市場近年出現的所有問題,我認為監管層此次是希望做一次全面的掃描有利于監管層形成對新三板市場更精確的認知。”前述中信證券人士表示。

數項工作重疊

根據文件顯示,全國股轉系統此次設定的自查截止日期為8月31日,從下發文件開始算僅有兩周的時間。

本月初,全國股轉系統下發了《股票發行問答(三)》針對新三板募集資金管理,對賭協議以及類金融企業股票發行問題等三方面進行了安排和釋義,與此同時全國股轉系統也要求各家券商根據新規要求的內容進行自查。

而這一自查工作尚未結束,新一輪的全面自查《通知》便又要開啟。

“盡管兩輪自查在募集資金使用和管理這一塊有所重疊,但側重點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從工作量來講無法相互替換。”華南地區一家中型券商場外市場部的負責人8月19日表示。

另外,此次全面自查與目前另一項常規的信息披露工作也有所重疊,這便是掛牌企業半年報披露。

“新三板企業編制定期報告的能力不好,督導券商很多時候就和保姆一樣,一年兩次定期報告披露期對我們來說工作量都是最大的。”中泰證券一位承做新三板的人士表示。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的數據顯示,截至發稿前,8781家掛牌企業中僅有3816家企業發布半年報,也就是說余下兩周大部分券商督導企業信息披露工作將與《通知》要求的自查工作重疊。

基于上述情況,一些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券商會逐漸走向重質而非重量的執業理念。“目前這樣的狀況下,包括券商執業評價體系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了,掛牌企業家數越多,后期面臨的監管工作量會越大,以及掛牌企業出現問題的可能性越大。”前述華南地區券商人士表示。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