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企業掛牌新三板 雷聲大雨點小2家公司全是零交易

2016/08/21 09:28      趙宏瑋

近年來保險業快速發展,截至上半年末,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已突破12萬億元。隨著保險公司業務規模的擴張,其對資金的需求日益增長。傳統補充資本方式——股東增資和發債,已經滿足不了迅速增長的保費業務與償付能力的要求。

根據界面新聞不完全統計,約有44家保險公司二季度償付能力下滑,多家公司償付能力逼近監管紅線,如生命人壽、和諧健康。甚至有保險公司與股東未達成一致意見,股東遲遲不進行增資而導致公司償付能力為負,被監管層暫停業務,如中融人壽。

在這樣的背景下,保監會近兩年想方設法擴展保險公司融資渠道,2014年明確了優先股、應急資本、保單責任證券化產品可作為增資渠道,2015年又與央行聯合發文允許保險公司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資本補充債券。近日,保監會又放出今年大招——支持中小保險公司對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下稱新三板)。

華寶證券分析師李真對此表示,相比傳統的IPO上市融資,新三板上市條件較為寬松且所需時間較短,同時保監會鼓勵采取做市或競價等更公開透明轉讓方式以提高流動性,對于中小保險公司而言成為不錯的融資渠道。

可以說,掛牌新三板已成為中小保險公司登陸資本市場、健全市場化資本補充機制、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途徑。目前,已有兩家保險公司在新三板掛牌,分別為永誠保險和眾誠保險,同時多家保險公司正在積極申請或計劃申請掛牌。

然而,從目前已經掛牌新三板的這兩家保險公司情況來看,效果并沒有預想的好,形成了“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局面。新三板首家險企永誠保險于去年底成功掛牌,掛牌超20億股。然而,界面新聞記者登錄新三板在線發現,掛牌至今,永誠保險一直零交易。

身處負債經營的金融業,保險公司每一筆經營業務都需要提取保險準備金,且行業盈利周期較長。根據保監會官網數據,永誠保險上半年實現保費收入32.79億元。試圖通過掛牌新三板開啟公司融資新模式,但零交易的尷尬讓永誠保險的現金流狀況未能轉變。

無奈之下,永誠保險近日發布了定增方案,擬定增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0億股(含10億股),預計募集資金不超過30億元。“全部用于補充公司資本金,以支持未來業務發展。”永誠保險在定增公告中表示?;蛟S是由于近期不少新三板公司因價格原因終止定增,永誠保險此次罕見地采取不定價、不定量的詢價方式。

有業內人士這樣評價目前新三板對于保險公司的作用,中小保險公司掛牌新三板更像在展示“已上市”和做大公司“品牌”;尤其在目前的償二代背景下,這些小公司的融資壓力劇增,期望通過新三板“圈錢”補血似乎可沒那么容易。

另一家險企眾誠保險也遭遇了同樣的尷尬。6月中旬掛牌21.78億股的眾誠保險,至今尚未交易量??梢?,中小保險公司寄希望于新三板成為“補血”主渠道,從目前來看不太現實。有分析師表示,缺乏市場流動性的新三板,目前看來更像是保險機構的展示平臺,寄望于通過新三板融資的愿望,預計短期內仍然難以實現。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