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報后監管層問診持續經營能力 機構建議弱化唯“盈利”論

2016/09/08 11:53      谷楓 胡程平

時間邁入九月,新三板分層后的首次半年報披露工作截止。

隨著企業掛牌規模的不斷擴大,優質企業數量也不斷增多,2016年半年報中凈利潤過億的企業數量超過50家,而營業收入過億的企業數量更是達到了1453家。

但并不是所有企業半年報都報喜,就在半年報披露截止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下稱“全國股轉系統”)陸續向11家企業發布了半年報問詢函,值得注意的是這11家企業均位于基礎層。

問詢函就企業半年報中出現的問題一一問詢,其中現金流,持續經營能力,主營業務變更等問題成為監管層關注的重點。

“今年新三板企業的個體風險爆發得太頻繁,而半年報披露期也算是對所有掛牌企業進行財務數據以及企業經營情況的篩查,在此基礎上的問詢也有監管層排雷的意思在其中。”中信證券分公司一位新三板項目的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拷問企業持續經營能力

“股轉系統向11家企業下發了問詢函,并不代表就只有這11家企業存在問題,問詢函提出的疑問具有代表性。”前述中信證券人士表示。

以現金流和期末現金結余這項問詢來看,全國股轉系統便針對普泰股份(835261)半年報財務數據期末貨幣資金為1,984.45元,短期借款38,750,000元詢問其是否有現金流斷裂的風險。

而相同的問詢還出現在了環球拓業(838509)等4家企業的問詢函中,可見類似的情況并不是孤例。實際上,根據東方財富choice的數據顯示,半年報期末現金及等價物余額低于10萬元的企業仍有138家。

“盡管不能僅靠期末現金余額判斷企業是否有現金流斷裂的風險,但是根據此前出現過問題的企業來看,這些企業都是潛在資金鏈斷裂的高發群體。”

事實上,上個月剛剛曝出券商檢查人去樓空,企業停產的森東電力也正是現金流問題有異常,其幾次公布的公開數據顯示,企業現金流均十分緊張。

除了現金流問題,監管層還將排雷的目光聚焦在主營業務變更進展不順利,甚至無法開展主營業務的公司上。

正揚股份(830773)是其中代表。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公司2016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2830.19元,此外公司員工人數由24人下降為17人,公司產品在整個市場處于產品供大于求的狀況,上半年沒有訂單。針對上述的情況,監管層詢問公司是否已經停產,且是否存在員工流失的情況。

而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統計,類似幾乎沒有營業收入的公司有30家左右。

包括現金流等多項問題的背后,實際上是監管層對企業持續經營能力的拷問。11家企業的問詢函中,幾乎都有涉及到企業是否能夠持續經營的問題。

企業持續經營能力問題正在成為新三板企業個體風險最大的爆發點,因此全國股轉系統就半年報信息對有關企業做出問詢,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市場進行預警,今年以來的企業個體事件讓眾多掛牌企業處在負面的輿論評價之中。

另一方面,全國股轉系統關注半年報中反應出來的企業持續經營能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意識到實體經濟下滑后對新三板市場掛牌企業的波及。

國信證券場外市場總經理魯先德便表示:“進入新三板的企業大多還不夠成熟,目前的情況和整個宏觀經濟環境有關,企業所處的行業可能出現了變動,所以造成了企業經營困難、融資困難,以至于一些企業跑路失聯。”

事實上,“持續經營能力”也是今年的監管熱詞。在最近一次內核培訓會上,公司業務部總監李永春也要求券商對企業持續經營能力判斷標準進行調整,而未來的掛牌準入門檻也將對企業持續經營能力一項做出一定要求。

例如,非科技型創新型行業,經營規模應不低于行業平均水平,且不能連續虧損。而科技型創新型行業,雖不要求“不能連續虧損”,但如果兩年一期營收加起來低于1000萬的,將列入觀察名單,要求出具期后報表。研發型企業如制藥行業,沒達到營收1000萬的,則需要凈資產3000萬-5000萬規模,以支撐研發期經營。

營收增長背后的虧損邏輯

除了對企業持續經營能力的考量之外,記者還在梳理2016年新三板企業半年報時發現,部分企業營業收入大增甚至是翻倍,但凈利潤卻不理想,出現了下滑或是虧損的情況。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在營業收入增長超過20%的企業當中,凈利潤同比下滑甚至是虧損企業的比例有將近三分之一。

新三板資深董秘姚金對記者表示:“這個現象確實存在,很多中小企業在大舉擴張的時候,利潤可能不增反減,原來小本經營的情況下是一種商業模式,但規模擴張到一定規模之后就會伴隨著投入的持續加大。”

正如姚金所說,記者在查閱了眾多新三板企業的半年報數據后發現,這一類型絕大部分企業的利潤下滑或是虧損來源于對業務的持續投入。

以掛牌企業道有道(832896)為例,當期營業收入為1.27億元,同比增長了41%,但凈利潤為1785.36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438.61萬元。

道有道董事長周建修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進行了解釋,他表示:“公司的重心依舊是通過對新業務進行持續的投入,來打造自有移動營銷生態環境。而這一決策勢必要經歷一個投入、成長再到產出的過程,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市場中具備競爭力并實現永續經營。上半年,為了更多、更快獲取自有流量數據,道有道主動策略性地降低了開發業務收入,這也在一定程度影響了上半年的利潤,但是我們認為這樣是符合公司的長期策略的。”

除此之外,周建修還告訴記者,為了公司在資本市場走得更遠,在這個窗口期公司對會計政策進行了調整,包括將10年攤銷調整為5年攤銷,期內應收賬款的壞賬準備計提增加等。

“不能用主板的思維來看新三板的大部分企業,很多企業就是在發展擴張的階段,過分要求企業有盈利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企業的發展。我認為在評估一家典型的新三板企業時不能唯‘盈利’而論。”澤浩投資的投資總監曹剛對記者表示。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