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證券回應被查未提及做市業務 券商做市格局即將打破

2016/09/09 11:15      胡程平

新浪財經新三板訊 這兩天新三板被提及最多的焦點話題非中泰證券莫屬。9月6日晚間,中泰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因涉嫌違反證券期貨相關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調查。這也是繼興業證券(601377,)、西南證券(600369,)和中德證券后第四家受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的券商。

據悉,目前有21家IPO排隊企業由中泰證券擔任保薦機構。其中新三板有6家企業正在接受中泰證券的上市輔導,這6家公司為中科軟、凱倫建材、邁奇化學、華恒生物、和氏股份和力辰光。

今日有媒體報道稱,中泰證券總部下發通知,經過與證監會相關部門進行了及時、充分的溝通,目前已接到會里確認,保薦業務及三板掛牌推薦業務均正常進行。中泰證券自己的IPO申請也在正常審核狀態。這也算是給中泰證券IPO、保薦業務排了“雷”。

雖然中泰目前并未公布調查原因,但昨日多家媒體的報道均指出受到中泰證券知情人士透露,證監會對中泰證券立案源于公司的新三板做市業務。中泰證券是目前新三板市場上最大的做市商,累計做市303家企業。若所傳屬實,中泰證券新三板做市業務存在被限制的可能性,券商做市的固有格局也即將被打破。

中泰證券被查或緣起新三板做市

根據股轉系統數據顯示,中泰證券是目前新三板市場上最大的做市商,累計做市303家企業。該券商目前已經推薦掛牌新三板的企業333家,其中正在掛牌330家,終止掛牌3家。另外,中泰證券總計推薦定向增發次數198次。

中泰證券的招股說明書中也顯示,公司非常注重新三板業務,在2011年就將此業務從投行體系中剝離,并成立新三板業務總部。截至2015年9月30日,中泰證券新三板專職業務團隊190余人,其中包括96名注冊會計師,50名律師,團隊中碩士、博士學歷人員占60%以上。

媒體報道稱,中泰證券在新三板掛牌、承銷和做市方面排名非常高,但新三板企業良莠不齊,很多做市券商的掛牌商、承銷商為提供流動性,經常會通過夸大企業業績、掩蓋企業財務問題來達到做市目的。

今日,媒體獲悉,中泰證券總部下發通知,稱經過與證監會相關部門進行了及時、充分的溝通,目前已接到會里確認,保薦業務及三板掛牌推薦業務均正常進行。中泰證券自己的IPO申請也在正常審核狀態。

這也算是給中泰證券IPO、保薦業務排了“雷”。但在三板業務這塊,通知僅提到了“三板掛牌推薦業務正常進行”,而對做市相關業務只字未提,這似乎也再次證實了此次被調查是因為做市業務“出了紕漏”。

中泰證券經歷“多事之秋”

通過發力新三板,中泰證券從地方性券商已然躋身第二梯隊。不過對于最大做市商的中泰來說,近期可謂麻煩不少。

9月2日,因主辦券商未對聯科股份的違規事實審慎、恰當的發表意見,全國股轉公司對中泰證券采取要求提交書面承諾的自律監管措施。股轉系統披露的信息顯示,自2014年12月12日起,聯科股份有至少7次違規事實,多與關聯企業山東聯科卡爾迪克白炭黑有限公司、山東聯科白炭黑有限公司資金往來有關,而這些信息并未在臨時公告或定期報告中履行信息披露義務。身為主辦券商的中泰證券自然難逃其責。

而在此前,中泰證券的另一新三板項目ST鑫秋剛剛收到中國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ST鑫秋此次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法立案調查。

券商做市固有格局將被打破

券商被限制做市業務早有先例。

今年2月16日,國泰君安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證監會上海監管局行政監管措施事先告知書,被限制新增做市業務三個月。原因是國泰君安場外市場部做市業務部門的績效考核體系、內部管理與控制方面等存在重大缺陷,導致2015年12月31日做市股票發生一系列報價異常事件,造成惡劣的市場影響。

目前,新三板企業已接近9000家,然而流動性差的問題卻一直為人詬病。而做市商交易制度的改革是新三板流動性的改善的核心問題。中國的做市商相對稀缺,目前新三板上只有八九十家做市商,且都為券商,而美國納斯達克有600多家做市商;其次,每個券商做市資金比較少,對于整個市場的影響力較為有限。因此做市商改革勢在必行。

例如,讓非券商機構參與做市的制度安排盡快落地;改變目前單一交易機制向混合交易機制發展;擇機推出集合競價交易制度;完善市場分層管理制度;針對不同層級制定不同的信息披露標準等。

這樣一來,做市不僅改善了流動性,更承擔了價值發現的重大責任。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