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代,考試偶爾會遇到做錯題沒被閱卷老師發現的情況,或許在那時候會有“小確幸”。然而由于資本市場“吹毛求疵”的屬性,對于數字及單位的敏感度也更高。畢竟錯一個小數點、錯一個單位并不是做錯一道題那么簡單的事情,因此更加考驗董秘和信披人的嚴謹。
然而,剛剛披露完2016年半年報的董秘們卻忙著在發半年報的更正公告。
根據東方choice統計,截至到9月8日下午四點,已有116個新三板企業發布了2016年半年報的更正公告。
當中,有修改財務報表的,有補充股票發行情況的,有數據上傳錯誤導致信息不全的,還有的更是讓富姐大跌眼鏡!今天就請跟隨富姐來看看,哪家董秘最粗心。
疏忽一:也就少寫了個“億”
9月5日,基美影業(430358)發布2016年半年度報告的更正報告,除了補充說明凈利潤下滑的原因。第二點錯誤不細看還真不好發現。
如圖所示,在此前的公告所示的總資產為13.01億元,凈資產卻僅為12.23元!十三天過后,基美影業終于發現了此錯誤,將凈資產更改為“12.23億元”。
不要小看這樣的“一字之差”。想想2013年的光大證券烏龍指吧。
疏忽二:半年報為“批注版”
富姐很想做一個小調查,“請問哪些新三板掛牌企業的董秘或員工在半年報披露,自己會去查看的?查看的次數呢?”
顯而易見地是,新寧股份(831220)董秘并沒有在第一時間查看自家公司的半年報。
這樣明顯的格式錯誤實際上只要看到就可以馬上修改。
新寧股份則是一周以后才發現,并發布公告稱“由于工作人員的失誤,報告中的批注未刪除,現將該處格式予以更正。”
疏忽三:也就漏掉了29頁
與新寧股份一樣,或許萬華節能(838261)的董秘也不怎么關注自己對外披露的半年報。
8月26日披露半年報的新寧股份,在十天后終于發現自家的中報有問題。
如圖所示,萬華節能的公告到第36頁就沒有然后了
9月6日,公司發布更正公告,表示:“經事后審查,發現因工作人員表格格式調整不當,致使在導出生存PDF時,《2016年半年度報告》財務報表附注部分內容顯示不全,更正后增加報告第37-66頁內容。”
從而,公司的半年報才最終完整。
顯而易見,這些錯誤都是“粗心”惹的禍。不要小看這些馬大哈錯誤,有時候這會成為他人茶余飯后的笑談,而對于信披的不重視更會惹禍上身。
據股轉官方自律監管措施表格數據顯示,從2014年7月今年5月,新三板總計有33個信披負責人被股轉系統采取自律監管措施,其中明確為公司董秘的就有29個。
此外,據三板富不完全統計,2016年1月1日至9月8日下午3點,新三板掛牌企業發布各類更正公告達5798份,而目前掛牌企業總數為8977家,也就是意味著六成以上的企業均有發布更正公告。
而2015年全年,更正報告的總數為5272份,而截至2015年末掛牌公司僅為5129家,也就是以為平均每一家掛牌企業均可能發布一次更正公告。
富姐發現錯誤也是五花八門,有將股東大會召開時間弄錯的,有將股東大會投票結果弄錯的,甚至還有的公司搞錯了人名。
這些錯誤有些是完全可以避免,而更多的是跟董秘的專業性密切相關。
隨著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的增多,對于新三板信息披露的要求也正在趨嚴。要經受住監管層和資本市場億萬雙眼睛的考驗,董秘和信披人還需嚴肅認真哪!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