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扶貧新三板市場“反應過激”? 專家稱無需過度解讀

2016/09/19 10:56      王穎 唐茗熙

日前,證監會發布《中國證監會關于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意見》,正式提出要對貧困地區且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新三板掛牌、發行債券、并購重組等開辟綠色通道。政策放出至今,已引發市場激烈反應,多家概念股大漲,但其中也不乏迅速遭遇監管的尷尬境遇,有不少業內專家及市場人士對此進行猛烈抨擊,但也有人士認為,無需過于緊張。

“證監會的扶貧政策,表面上看似乎跟資本市場的邏輯有所出入,但也沒有必要過于解讀。”企巢新三板學院院長程曉明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

自上周《中國證監會關于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意見》正式發布,市場種種評論紛至沓來,尤其伴隨著相關“扶貧概念股”的大起大落,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新三板市場的“扶貧概念股”只是硬生生創作而出的概念,更有業內人士表示,“IPO扶貧”在加大貧困地區企業融資支持的同時,不僅有可能會擾亂我國資本市場的“三公”原則,更有可能滋長出新型的扶貧式套利。

對此企巢新三板學院院長程曉明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證監會的扶貧政策,表面上看似乎跟資本市場的邏輯有所出入,但也沒有必要過分解讀。”

程曉明表示,盡管目前我國有近600個國家扶貧開發合作重點縣,但符合上市條件的企業不會太多,而至于發達地區的企業遷往貧困地區上市的情況,至少需要兩三年的執行期,彼時政策情況無法預測;而至于上市企業數量,類比滬深兩市一年上市100多家企業,因為IPO扶貧政策上市的企業一年不會超過10家,比重小,所以“質量不會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糟糕”。

“意見也明確指出堅持標準不降、條件不減,雖然政策提出‘即報即審、即審即發’,但在實際操作中一定會有相關措施來保證企業質量過關。”

中國網財經記者梳理發現,新三板目前有一百余家企業的注冊地址在貧困地區,其中,宏源藥業、耐普礦機、根力多、潤成科技、匯群中藥、天鵝家紡、金錢貓等多家公司已發布IPO輔導公告。

隨著IPO扶貧政策強勢來襲,也帶來了市場劇烈的化學反應。中國網財經記者從公開數據獲悉,新政發布后的首個交易日,相關扶貧概念股全線上漲,9月12日,根力多以76.52%的漲幅遙遙領先其他做市股,綠健神農、宏源藥業也分別以65.54%、65.44%的大額漲幅強勢搶鏡。

但隨即宏源藥業宣布緊急停牌,與此同時,根力多、綠健神農、恒源食品均發布了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以提示風險;之后,全國股轉公司發布公告,稱因宏源藥業2015年開具7900萬元無真實交易背景的票據且未在2015中報中如實披露,決定對其采取約見談話和責令改正的自律監管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9月13日至14日,部分扶貧概念股已高位回落。公開數據顯示,7月13日,根力多股價下跌7.1%,永通股份下跌2.22%,七丹藥業下跌1.74%;9月14日,該三家企業分別繼續下跌0.38%、0.91%和2.96%。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