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三板開戶數30萬,但每天僅有5000戶參與交易。相比去年,今年的交易量已經嚴重制約了企業的融資活動。”股轉系統副總經理陳永民在近期的講話中揭露了新三板慘淡的交易情況。
而截至2015年底,新三板的投資者人數僅為22.13萬戶。這意味著,在股轉系統嚴抓新三板投資門檻的2016年,開戶數增加了8萬戶左右,增速依舊明顯。不過在成交方面,陳永民的數據也算是揭露了新三板的真實情況。
月受理4-500家企業掛牌
股轉系統每月受理四、五百家企業掛牌。截至10月27日,新三板掛牌企業9300多家,今年新增了4199家,目前在手辦理1000多家,到今年底掛牌或超過萬家,新增掛牌企業能達5000家。
就企業總體情況看來,1/4是戰略新興產業,2/3屬高新技術企業,80%是先進制造業,盈利企業占比70%??傮w來說,符合新三板“雙創”的市場定位。
中小企業在新三板掛牌,首先要改制為股份制公司,建立公司治理機制;掛牌后持續規范,包括在市場進行股票融資需要的資產重組、行業整合、實施員工股權激勵等。
幫助企業融資2000億
就融資情況看來,今年有2018家公司完成2200次股票融資,融資900多億,平均一次融資4000多萬。從2013年以來,共實現5000次股票融資,融資金額達2000多億。
在陳永民看來,綜合掛牌和融資情況,新三板市場的確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創新創業型的企業,這也是最基本的定位,新三板發展的幾年達到了預設的目標。
每天僅5000戶參與交易
目前,新三板平均每天交易量約6-7億元,體現了市場交易額偏低、流動性不足的特點,與去年交易量相仿。雖然今年新增4000多家公司,并實施市場分層,單日交易量依然不高,今年全年共交易1300多億元。
目前,新三板的市場交易情況是:開戶數30萬,每天參與交易的只有5000戶。因股改不滿一年,掛牌公司1/3沒有流通股,2/3有流通股股票的有44%。也就是說,現在有交易的股票家數占所有掛牌股票家數的1/10。
流動性制約企業融資
新三板交易量是融資量的1.5倍,就此看來,交易量不足以支撐整個市場的融資需求。眾所周知,一個資本市場,必須要有適度的流動性及交易做支撐,才能有價格發現功能,才能促使融資活動正常進行。
相比去年,明顯感覺今年的交易量已經嚴重制約了融資活動,甚至有些公司披露融資需求后又撤銷,這就是因為交易問題。也是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即流動性問題。
造成流動性不足的原因,有市場本身的問題,也有制度的問題:
①市場建立的時間不長,公司掛牌之后因股權分散度不夠、沒有強制IPO,因此,制約市場的流動性。
②作為市場主體的投資人,對市場的認識還需要一個過程,這是市場發育的問題,需要時間去解決。
③交易制度需要變革,包括協議轉讓,要改變里面的一些極端的議程報價,不能放在盤中,而是放在盤后進行交易,避免干擾市場的價格信息;此外,還要推大中型平臺,包括最近引入私募的試點。今年整個市場環境下,這些制度的推進都比較謹慎,但流動性已經嚴重制約了商業發展,需要加快推進。
從市場整體看來,社會流動性很充裕,因此,新三板面臨的是“面多水少”情況。適度引導企業掛牌,目的就是改變市場原來的異常極高報價,避免干擾價格信息;另外,一定要做到流動性支撐市場融資功能,如果市場喪失了融資功能,整個新三板建立的基礎就沒了。
出臺負面清單,研究轉板問題
從掛牌業務的情況來看,新三板最近主要是推動以下幾個方面:
①除了內核指引,對券商的審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配備專職人員、進行現場核查等。
②引導性的掛牌負面清單。這是針對持續經營能力標準做了細化,實際上區分了科技型和傳統行業兩類:尚未盈利的科技型企業掛牌也可以,但凈資產要達到一定規模;傳統行業要求必須達到行業平均值。如何論證平均值呢?由券商來確定,實際上是引導性的要求。此外,傳統行業不能有持續虧損,除非收入增長率達到50%以上。
這個出臺負面清單條件不高,具有基礎性和引導性,也是希望券商能夠更關注新三板的市場定位:服務創新型企業、服務于實體經濟、重點支持戰略新興產業。股轉一直秉承的理念是:券商要根據市場情況來制定自己的標準,要求做到更高,而非以三板之前的標準底線做文章。
③轉板問題。國務院出臺《意見》后股轉一直在研究,也跟深交所溝通過法律問題。新三板是企業輸出方,要給予支持,同時也需要證監會和交易所研究一些法律問題做支撐,包括如何銜接、轉板等。關鍵的一點是,數幾百家排隊IPO時,三板的路能開多大,肯定會涉及平衡問題。
未來發展靠市場而非人為
今年年底,新三板掛牌公司將超過一萬,下一步怎么走?
陳永民認為,大方向應該是市場選擇企業,持續進行分層。在分層基礎上,進行制度創新,給不同層次的企業配備不同的制度,把這個市場建設成為功能齊全的獨立市場。
新三板需要制度創新,但制度創新要堅守“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實體經濟”的原則。陳永民說“一個企業融資300億”和“300個企業融資300億”意義不同。
新三板不會走老路,其特殊性就是要避免行政力量干預,這是要堅持的原則,一定要讓市場發揮作用,遵循市場的發展規律,因為任何一個市場都有其自身發展規律,非行政部門或指令計劃能夠做的。
最后陳永民表示,新三板要做的就是定好框架,定好邊界,設置機制。這個市場最后發展成什么樣,要靠各個市場主體在框架里,根據機制,自身演化出一個結果,而不是由人設計出來的結果,所以一定要遵循市場的發展規律,循序漸進。同時通過制度創新形成新三板不同的文化和市場特點,這也是新三板努力的方向。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