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資金有限 配套措施需完善 私募機構參與做市態度謹慎

2016/12/05 10:41      張玉潔 胡程平

隨著引入私募股權基金參與做市試點工作的逐步推進,首批私募做市試點名單有望加快落地。

洪三板董事合伙人曹水水認為,引入私募機構參與做市試點,將打破券商做市的壟斷地位,更多主體參與做市的“鯰魚效應”下,有望改善市場對新三板的預期,并帶來一部分增量資金。這將是新三板改善流動性一攬子政策的重要一環。不少私募機構專注于前期投資,對如何挖掘中小企業價值、服務企業有一定優勢。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中科招商近期開始組建做市團隊。不過,從擬申請做市試點的企業看,機構的投入較為有限,態度較為謹慎。

新三板資深投資人胡煒則認為,引入私募做市試點,短期內難以影響二級市場大勢。但這項政策更大的意義在于試點之后能否擴圍。“若試點成功,不排除會擴圍。更多的私募參與進來,對市場的影響將加大。”

破解流動性難題

此次申請試點資格的私募機構大約有20多家,除包括已發布公告的思考投資、達仁資管、久銀控股和浙商創投4家掛牌私募外,中科招商、朱雀投資等機構也在積極申請。

據了解,申請做市試點需滿足7條準入門檻,包括實繳注冊資本不低于1億元,財務狀況穩??;持續經營三年以上,且近三年年均資產管理規模不低于20億元;已成為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普通會員、3年內未受證監會行政處罰等。

提出參與做市試點申請的機構還需設有專門的做市業務部門,配備做市業務人員,且具有符合全國股轉系統做市業務相關要求的業務實施方案和內部管理制度,以及做市業務系統符合相關技術規范,并通過全國股轉公司的測試等。

知情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證監會、基金業協會、中國結算公司和股轉系統將共同組成評審工作小組,對提出申請的機構打分,確定入圍名單。評分標準主要包含:監管及處罰記錄、做市業務人員構成、業務開展計劃、做市投決委、職責與分工、風險控制與合規、風險控制與合規以及其他層面的情況。

此外,獲批準私募機構試點開展做市業務時,需通過并僅可通過一家具有結算參與人資格的主辦券商辦理相關證券、資金的清算交收業務。私募機構做市資金來源僅限于自有資金。

合格投資者數量少、資金投入不足,帶來的流動性不足和低估值一直是困擾新三板發展的老問題。久銀控股董事長李安平表示,目前新三板投資者有30萬,僅為A股市場的0.26%;日活躍投資者僅有5萬。新三板做市券商85家,平均投入不足3億元,合計不足250億元;個人投資者的資金不超過2000億元,可用資金不足A股市場的10%。目前掛牌公司接近1萬家,是上交所的9倍,深交所的5倍,比美國納斯達克要多300%。如此巨大的供應量下,價格自然會受到擠壓。

首創證券研發部總經理王劍輝認為,引入私募機構參與做市試點,將為解決新三板市場流動性難題提供新的思路,為新三板的成長創造條件。目前券商在開展做市業務時大多表現謹慎,再加上資本金和內部資源的制約,做市業務難以像投行或資管業務那樣快速做大。盡管做市券商不斷擴大業務規模,在過去一年里做市商家數提高了65%至1647家,但仍然明顯落后于市場擴容速度。即使能夠得到做市服務的企業,其交易廣度、深度和均衡水平也亟待改善。今年8月-11月間,僅有53家公司通過做市產生交易,每家公司的做市商在2-17家之間。做市商隊伍成長速度偏慢,將直接影響新三板市場的持續發展。

試水意味較濃

最終名單尚未出臺,參與試點申請的私募機構也不愿透露過多信息。從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的情況看,目前券商做市團隊仍較為穩定。一位券商做市團隊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尚未聽到太多私募機構“挖人”的消息。“一般而言,私募準備開展做市業務,前期直接從券商做市團隊挖人可行性較高。目前還沒有出現大規模人員流動的情況,說明大多數私募對參與做市試點還是較為謹慎。”

擬參與做市試點的掛牌公司在公告中透露了一些信息。從公告參與申請試點的4家掛牌公司看,這4家公司擬投資做市資金首期上限大約在3億元左右,與目前做市券商平均投入規模大體相當。由此預測首批進入市場的“活水”規模較為有限。

今年10月,思考投資和浙商創投先后發布公告,擬申請私募做市試點。浙商創投表示,公司擬申請參與私募機構做市業務試點專業評審,從事私募機構全國股轉系統做市業務。公司將根據新三板市場行情、投資策略確定做市交易業務規模,并設立做市交易專用資金賬戶進行規范管理運作,預計首期用于做市資金額度不超過2.8億元。

思考投資在后期追加了擬投資上限。按照公司原先的計劃,擬投入做市資金1億-2億元。公司隨后公告稱,在取得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私募機構做市商資格后,擬將做市業務投入資金上限提高到30975.5萬元,與公司在新三板掛牌后募集資金總額相當。

達仁資管11月3日公告稱,擬向股轉系統申請成為新三板做市業務的試點機構。公司表示,自開展做市業務一年內有權使用3億元自有資金用于做市業務庫存股的獲取。

11月7日,久銀控股稱,公司已提交私募機構全國股轉系統做市業務試點專業評審申請材料,并于11月4日收到全國股轉系統機構業務部出具的接收確認單。

配套措施需完善

首期擬參與試點的機構數目和投資規模預計對市場的作用有限。不過,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不少人士均表示看好私募參與做市的前景。

今年以來做市指數持續低迷,大部分券商新三板做市業務處于浮虧狀態。不過,目前新三板創新層企業平均估值約為20倍左右,相比于創業板平均估值80倍,創新層優質企業處于價值洼地。

一位私募機構投資人士認為,私募機構目前仍以股權投資為主,預計兩類企業容易受到關注。一類是擬IPO的做市企業,還有一類是業績表現突出,行業發展潛力大的公司。

李安平則認為,目前滿足創業板上市條件的新三板公司大約600家,截至今年11月10日,有256家掛牌公司接受上市輔導。今年以來公告接受上市輔導的掛牌公司數目遠超去年同期。受目前做市制度限制,6月以來,創新層的整體估值一直在基礎層公司之下。不少業績較好且做市家數較多的創新層企業估值反而低于基礎層的同業公司,存在著估值套利空間。這也是投資機構進場的好時機。

王劍輝則表示,若試點成功并引入更多私募,預計將對市場產生積極影響。截至今年10月底,在基金業協會注冊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有17271家,實際認繳資金規模達到7.26萬億元,已經可以匹敵公募基金。僅依照注冊資本1億元以上、管理資產20億元以上等靜態“含金量”標準,當前有611家私募機構達標。其中,管理資金20億-50億元的機構和50億-100億元的機構分別占比四分之三和四分之一。私募做市可以增加股權投資的有效退出通道,成為掛牌公司戰略或財務投資方,同時在并購重組業務中獲得更多業務份額。

此外,王劍輝認為,預計后期新三板企業掛牌數量增幅有所回落。參照做市券商的擴容經驗,預計明后兩年內,私募做市商的數量將接近甚至超過做市券商。做市企業的家數有望增至2700-3000家,占比由目前的17%提升至20%左右。

中科沃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為繹表示,由于私募股權機構具有對創新型、成長型中小企業進行估值定價的優勢,私募機構開展做市業務有利于推動做市企業交易價格的公允,有利于下一步引入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參與新三板投資。

朱為繹認為,私募機構開展做市業務,前期或在創新層企業中實施,這有助于改善創新層企業的流動性,有利于吸引更多優質企業留在創新層。據統計,公告IPO輔導大部分是創新層企業。

此外,私募機構大部分是民營機構,不少機構還有員工持股計劃,參與做市獲利的動力較強。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引入私募機構參與做市,目前諸多細節尚未完善,還需要出臺更多措施進行配合,包括嚴格規范私募做市和自營之間的監管、私募做市的監管主體以及掛牌私募機構做市商能否為自己做市等都需要明確。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