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從去年年底的5129家激增至近萬家,數量翻了一番。隨著新三板擴容,管理層一方面加強了監管,股轉系統依次進行了暫停類金融企業掛牌、上線轉讓意向平臺、發布終止掛牌細則等一系列措施;另一方面分層制度落地、私募做市開始試點,不斷增強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
體量的增加引來券商機構紛紛在此“跑馬圈地”,競爭愈加激烈。根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在督導掛牌方面,申萬宏源、國信證券、招商證券等老牌券商仍占明顯優勢;而在做市方面,廣州證券、九州證券等中小券商表現強勁,分別在做市數量和做市企業盈利能力上拔得頭籌。不得不說,在新三板企業的市值領域挖掘上,中小券商絲毫不弱于老牌券商。
對于新三板做市業務快速增長的原因,廣州證券新三板業務相關負責人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公司籌備該項業務較早,看好新三板市場的發展前景,市場匯集了來自各行各業的中小微企業,其中不乏資質優異、成長性良好的企業。
華南另一家中小券商相關人士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分層制度是新三板做市業務的機遇,與老牌券商在同一起跑線上,中小券商也更愿意投入成本在新三板業務中。
“隨著頂層設計的推進、市場整體估值的企穩,我們看好新三板做市業務能夠為公司帶來不錯的收益。”上述業內人士表示,不過近期監管趨嚴,做市業務也會更加謹慎。
中小券商承銷能力最強
截至今年12月5日,新三板掛牌企業已達9803家,有督導資格的86家券商中,申萬宏源以646家掛牌企業數位列第一,緊隨其后的是,掛牌508家的安信證券和433家的中泰證券。前十名中還包括中信建投、國信證券、廣發證券、招商證券、東吳證券、長江證券、東北證券。
從數據上看,督導掛牌新三板企業還是以老牌券商為主,做市商方面則幾乎是中小券商的“地盤”,包括廣州證券、九州證券、天風證券、上海證券等中小券商在做市企業數量、做市企業收入凈利潤方面占據高位。
具體來看,做市轉讓股票數量方面,廣州證券、中泰證券和興業證券榮登前三甲,做市轉讓股票分別為298、297、286。前十名中還包括申萬宏源、上海證券、天風證券、光大證券、九州證券、長江證券和廣發證券。
對優秀企業的挖掘方面,中小券商仍然當仁不讓。其中,天風證券做市企業總市值達3214.83億元,九州證券做市企業盈利能力最強,凈利潤接近百億規模,凈利潤均值0.42億元。
“有新三板企業找到我們,希望由我們做市,企業報價為25元,而我們有自己的安全考量,最多只能給到16元,這樣就很難談攏。”一位大型券商相關負責人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中小券商在新三板做市后來居上的原因,是在議價方面會給企業更多的空間,甚至在二級市場買入的方式獲得做市庫股,從而成為企業后續做市商,來擴大做市企業數量。
不過上述說法并未得到中小券商的認可,業內人士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在前期督導掛牌階段,老牌券商更具優勢,因而掛牌數量多。新三板因流通性較差等原因,做市業務并不被其看好,這也給中小券商提供了諸多機會。
做市新三板背后挑戰多
中小券商在做市數量上已占據優勢,這項業務對公司業績提升幅度的大小還不得而知。“整體來看,中小券商在新三板做市上的利潤并不多,流通性風險是最大的挑戰。”華南一家有央企背景的券商分公司總經理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其公司當前沒有做市,托管了兩只其他券商的股票,表現不盡如人意。
當前新三板二級市場處于低迷狀態,做市指數持續橫盤是導致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截至12月8日午間,新三板做市指數收于1086.62點,在前一天結束日線五連陰后,短暫沖高并站上5日均線位置,但隨后又逐步震蕩回落,跌幅為0.05%,合計成交僅2.4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做市比例低也是券商掘金新三板時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甚至有企業退出新三板做市和新三板的持續擴容格格不入。據Chioce數據顯示,目前新三板中做市轉讓企業比例僅17%,自11月以來,做市轉讓企業僅增加兩家,創新三板做市制度推出以來的月度最低增長紀錄。
此外,監管進一步升級,券商開展新三板業務更加如履薄冰,今年以來,全國股轉系統已發布了45則券商被采取自律監管措施或實施紀律處分的監管公告。對此,廣州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短期來看,隨著監管的趨嚴,部分股票的流動性會降低,同時企業的成本會相應提高,部分企業的掛牌意愿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
券商一致看多新三板前景
盡管面對諸多挑戰,但在近萬家的巨大體量面前,不少券商“淘金”熱情高漲。“我們相信,隨著新三板各方面制度的不斷完善,新三板企業的公司治理會日益規范,投資者也會日趨理性。”廣州證券上述負責人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彼時新三板中更多的“獨角獸”企業將會被發現,投資者用手投票所帶來的流動性會讓整個市場越來越活躍。
堅定看好新三板還有華泰證券,該公司研報認為,在新三板加速見底過程中,以上市公司代表的產業資本加速介入,對于產業的加速介入將加速新三板底部的形成。目前來看,伴隨市場預期的逐漸一體化以及存量投資產品的出清,新三板的底部可以確定并且逐漸夯實。
申萬宏源李筱璇表示,分化是新三板的常態,分層后分化將更加?。▽哟沃g和層次之內)。創新層將逐漸呈現出二級市場特征,與A股聯動會增強,但此二級市場非彼二級市場,建議開始關注二級市場投資機會。
今年6月27日,分層管理制度的推出讓此前魚龍混雜的券商選擇新三板企業做市有了衡量標準。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公司選擇企業的投資策略之一就是要符合創新層財務標準,綜合考慮掛牌企業的財務狀況和公司治理情況,按照營業收入、利潤成長性和盈利能力等指標,參考新三板創新層企業的財務條件進行定量篩選。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