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文化板塊正在迅猛擴大。12月13日,《證券日報》記者從2016首都文創產業投融資峰會上獲得的一組數據顯示,就上市情況來看,截至2016年11月份,全國共有209家上市文化企業,1192家文化企業在掛牌新三板,二者合計達到1401家。
業內人士表示,文化與資本深入接軌,是助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動力,也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壯大、提質增效的重要表現。
對接資本市場方面,文化企業獲得了更多股權融資機會。據中國文化產業投融資數據平臺的統計,就上市情況來看,截至2016年11月份,全國共有209家上市文化企業,其中北京57家,占27%。全國上市文化企業共實現融資3932.93億元(305起事件),完成投資6717.67億元(1842起事件)。其中,北京地區上市文化企業實現融資1358.65億元(97起事件),占全國的34.55%;實現投資2401.19億元(657起事件),占全國的35.74%。
就新三板掛牌情況來看,截至2016年11月份,全國共有1192家文化企業掛牌新三板。其中北京共有365家文化企業掛牌新三板,占全國的30.62%。全國掛牌新三板文化企業共發生645起融資事件,涉及資金達314.65億元;投資事件1438起,涉及資金規模243.30億元。北京市新三板掛牌文化企業共發生融資案例230起,涉及資金規模123.89億元,占全國的39.37%,;發生投資案例522起,涉及資金規模86.98億元,占全國的35.75%。
在獲得股權融資機會的同時,文化產業發展整體實力持續增強。以北京市為例,據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簡稱北京市文資辦)披露, 2015年北京市規模以上文化創意產業收入合計13451.3億元,同比增長14.0%;資產總計20140.2億元,同比增長20.6%;從業人員122.3萬人,同比增長6.2%。2015年全市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增加值3179.3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3.8%,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在全國占比最高。此外,在文化消費、對外文化貿易、文化企業競爭力等多項指標方面,北京在全國均處于領先地位。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北京市文資辦在搭建投融資體系方面推進了多項工作,通過設立專項資金、建立投融資專營機構、搭建股權和債權投融資項目對接平臺等措施,發揮政府與市場的合力,建立起了一套全方位、立體的綜合性投融資服務體系,支持文創企業發展。
據介紹,明年北京市文資辦將完善文創產業促進體系,穩步推進文化創意產業與科技、金融等其他產業的融合,進一步推動京津冀及全國文化領域的合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