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編者按:近日,東莞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莞證券”)在證監會網站上披露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繼中原證券、中國銀河上市后,東莞證券也終于開始IPO沖刺。
不過上市前夕東莞證券卻出現業績暴跌,去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下降47.99%,營收大戶證券經紀業務更是大幅縮水。另外,東莞證券有約七成經紀業務收入來自東莞地區,地域性成為其難以逾越的障礙。
除了業績暴跌、收入來源過于集中之外,東莞證券還因為新三板業務違規5次被點名,成為去年被罰次數最多的券商。同年12月又因保薦業務被證監會出具警示函,因此在證監會7月15日公布的2016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中,東莞證券從AA級被下調至A級。
另外,東莞首富楊志茂的名字也出現在了東莞證券招股書中,去年1月楊志茂被曝失聯,就有報道稱與其8.38億元低價取得東莞證券44.6%股份的交易事項相關。
就上述問題,中國經濟網試圖聯系東莞證券董秘辦相關人員,但截至發稿時沒有得到回復。
上市前夕業績暴跌
招股書顯示,東莞證券在2013-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0.67億元、18.12億元和37.66億元,對應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約2.58億元、6.23億元和14.53億元。不過,由于券商行業在2016年集體遭遇寒冬,因而東莞證券業績持續增長的局面也被打破,公司的營收、凈利出現雙下滑的跡象。
2016年1-6月,東莞證券實現的營業收入約為10.94億元,同比下降47.99%,當期對應的歸屬凈利潤僅約3.41億元。
從具體的業務表現來看,東莞證券投資銀行業務、資產管理業務以及信用業務在去年上半年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投資銀行業務凈收入漲幅最大,該項目實現營業收入約1.41億元,同比增長96.51%;資產管理業務和信用業務凈收入分別約為5389.72萬元和2.7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92.31%和39.83%,而這三大主營業務在2016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總占比為43.08%。
不過,去年上半年東莞證券的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出現了大幅下滑的情況,而該業務一直是東莞證券最為重要的營收來源。數據顯示,東莞證券2016年上半年實現的經紀業務凈收入約為5.44億元,同比下滑62.87%。對于大幅下滑的原因,東莞證券表示受證券市場行情低迷的影響,公司經紀業務客戶交易意愿不足,客戶持有的證券市值大幅縮水。
除了經紀業務大幅下滑以外,東莞證券的自營業務收入也同比下降超六成。
此外,2016年1-6月,東莞證券實現的利息凈收入約2.08億元,對于利息凈收入有所減少,東莞證券表示主要由于二級市場行情較為低迷,客戶交易金額大幅萎縮,客戶資金存款利息收入相應減少,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規模下降,導致融資融券利息收入降幅較大。另外,“受股票市場行情持續低位波動、債券市場行情有所回落的影響”,東莞證券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也由盈利轉為虧損,在2016年1-6月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3217.18萬元,該項目在2015年實現的收入為2593.18萬元。
保薦業務核查不充分 被證監會處罰
除了業績下滑明顯外,去年12月19日東莞證券還收到證監會的警示函。證監會指出,東莞證券在保薦項目中,對相關事項的核查不充分,在獨立財務顧問業務中,對相關事項核查不充分,決定對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證監會是在去年7月起對13家證券公司投行類業務開展的專項檢查中,發現東莞證券等五家券商在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或執業行為的合規性兩個方面存在瑕疵,具體表現在:內部控制機制未有效執行;是內核工作流程不完善、缺乏獨立性;盡職調查未履行關鍵核查程序;持續督導盡責程度不夠;工作底稿未按規定編制、留存。
東莞證券因在前述業務中核查不充分,違反了相關業務規定,被中國證監會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公司表示已經進行整改,未造成嚴重后果,不屬于重大違法違規行為。
新三板業務頻犯錯 去年被點名5次
除了保薦業務被證監會批評外,東莞證券更因新三板業務違規先后5次被全國股轉系統點名,成為2016年被處罰次數最多的券商。
2016年4月29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向公司出具了“股轉系統發[2016]127 號”《關于對東莞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約見談話自律監管措施的決定》,因公司未盡到持續督導責任,決定對公司采取約見談話的自律監管措施。
同年5月18日,因東莞證券內核機構中,推薦業務部門人員兼職比例超過1/3 等事項,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向公司出具了“股轉系統發[2016]49 號”《關于對東莞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自律監管措施的決定》,要求公司3 個月內對內核機構設置及內控制度落實情況進行整改,并報送書面整改報告。
8月22日,因公司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投資者適當性管理過程中存在違規事實,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向東莞證券出具了“股轉系統發[2016]238 號”《關于對東莞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警示函自律監管措施的決定》,決定對發行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監管措施,要求公司重視上述問題,完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加強業務學習,認真配合監管機構的檢查工作,杜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8月29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向公司出具了“股轉系統發[2016]219 號”《關于對東莞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約見談話自律監管措施的決定》,公司知悉意普萬實際控制人變更后未及時指導、督促掛牌公司規范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決定對公司采取約見談話的自律監管措施。
11月22日,因公司作為主辦券商時未勤勉盡責,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向公司出具了“股轉系統發[2016]348 號”《關于對東莞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自律監管措施的決定》,決定對公司采取要求提交書面承諾的監管措施。
業務違規評級被降
因上述業務違規,對東莞證券的負面影響難以避免。在2016年東莞證券剛經歷了評級降級,根據證監會7月15日公布的2016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東莞證券的評級為A級,而在2015年公司的評級為AA級。
證券公司在評級降低之后,繳納的投資者保護基金比例將增加。按照證監會2013年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完善證券公司繳納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有關事項的補充規定》,保護基金規模在200億以上時,AAA、AA、A、BBB、BB、B、CCC、CC、C、D等10級證券公司,分別按照其營業收入的0.5%、0.75%、1%、1.5%、1.75%、2%、2.5%、2.75%、3%、3.5%的比例繳納保護基金。
按照百億營收規模計算,AA級和A級券商繳納投?;鸬念~度相差2500萬,A級和BBB級券商繳納投?;鸬念~度相差5000萬。
同時,由于降級之后證券公司開展的業務必須和其風險管理能力匹配,新業務或者業務擴張將受到限制,例如在信譽受到影響的情況下,券商的融資、發行債券等行為都會受到限制,這同樣將影響到證券公司營業水平以及利潤。簡而言之,降級對東莞證券的發展將造成不利的影響。
收入來源集中一隅
在經營方面,東莞證券現有66家證券業務網點,其中有24家位于東莞市。收入來源過于集中、區域性特征明顯也成了制約東莞證券發展的重要因素。
2013-2015年及2016年上半年,公司來源于東莞市內營業網點的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占公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手續費凈收入總額的比例分別為78.27%、77.44%、75.54%及69.81%,盡管近年來東莞證券逐步擴大東莞以外的網點數量,不過近七成的收入仍來自東莞。
此外,受證券公司同質化競爭加劇及互聯網金融發展等因素影響,證券行業平均傭金率整體呈現下降趨勢。2013-2015年及2016年1-6月,行業平均傭金率水平分別為0.79%。、0.67%。、0.5%。及0.41%。雖然東莞證券的平均傭金率水平高于行業平均傭金率水平,不過仍呈現逐年下降趨勢,而作為公司最為重要營收來源的經紀業務,該業務收入主要取決于客戶證券交易量和公司的交易傭金率水平。由此可見,作為一家區域性券商,東莞證券的經紀業務想要再度發力,難度確實不小。
從收入結構看,東莞證券也有意增加經紀業務以外的其他業務收入,比如投行和資管。近四個報告期內,東莞證券投行業務收入逐年增加,收入從0.73億、1.5億、2.34億到1.41億元(2016年上半年),占比分別為6.88%、8.26%、6.23%及12.93%。而資管業務凈收入也從2287.61萬元、3080.14萬元、7426.5萬元到5389.72萬元(2016年上半年),占比分別為2.14%、1.7%、1.97%及4.93%。
影子股錦龍股份、東莞控股迎上漲預期
在東莞證券的股東中,有兩家上市公司,其中錦龍股份直接持有東莞證券40%的股權;東莞控股為其第三大股東,目前持有東莞證券20%的股權。
此前券商上市,曾出現影子股率先上漲的先例。如國泰君安披露招股書之后連續4個交易日,影子股大眾交通、深圳能源漲幅分別高達33.96%和25.83%。還有國信證券的影子股北京城建,在國信證券過會后連續大漲。不過這也與市場對券商股業績的預期有關。
錦龍股份在資本市場上也是融資不斷,據統計5年來錦龍股份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募集金額近120億元。其中,2012年募資總額達13.35億元,募資用途為增加公司的自有資金、壯大資本實力。
東莞首富白菜價入股待“收獲”
在招股書中可以看到,東莞市國資委通過東莞控股、金控集團、金信發展合計控制東莞證券55.40%的股權,為東莞證券的實際控制人。
而值得注意的是,東莞證券的第二大股東是東莞首富楊志茂,他作為錦龍股份、新世紀科教的實際控制人,通過上述企業間接合計持有東莞證券44.60%股份。
2016年6月,楊志茂先后辭去了錦龍股份董事長和東莞證券董事職務,不過其妻子朱鳳廉目前仍是東莞證券董事。
招股書顯示,楊志茂于1963年2月出生,本科學歷,曾任錦龍股份第七屆董事會董事長,東莞證券董事,勝鵬投資執行董事兼經理,現任錦城房地產董事,弘舜實業監事,擎琿置業監事。
楊志茂在去年一月曾失聯,有媒體報道稱與其在2007年至2009年以8.38億元低價取得東莞證券44.6%股份的交易事項相關。
曾知情者對媒體表示,在收購東莞證券股份的過程中,楊志茂得到清遠、東莞兩地有關人脈的關照和鼎力支持。楊志茂夫婦以“白菜價”獲得了東莞證券的股份后,獲得了巨額投資收益。
僅2012年至2014年,東莞證券凈利潤合計達10.08億元,錦龍股份及新世紀科教三年可分紅約4.5億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