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規范融資秩序 新三板市場迎來新格局

2017/02/20 14:16      杜婷 胡程平

在經過2016年的爆發期后,2017年1月的新三板市場遭遇了“嚴冬”考驗。但新年過后,新三板市場逐漸有了“回溫”的趨勢,僅上周就有104家企業成功掛牌新三板。日前,證監會也進一步規范了新三板發展,今年新三板市場將迎來哪些新變局?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中小企業如何才能成功掛牌新三板呢?

規范融資秩序培育良好市場環境

日前,證監會修訂了《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同時還發布了《發行監管問答——關于引導規范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監管要求》,引發了市場熱議。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證監會限制上市公司再融資,對融資秩序進行了規范,這對新三板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也帶來了規范,有助于培育好的市場環境。

在深從事企業IPO治理、新三板上市實務工作達18年的財務專家劉基告訴記者,就目前而言,再融資政策的收緊對于新三板或正在申請掛牌的企業來說,不失為利好消息。新政對上市公司融資有所限制,那么在國內投資的流動資金自然會流入到這部分被業內看好的企業中,新三板企業的優勢也更加凸顯。

新三板市場中小微企業成主力軍

截至目前,新三板掛牌公司合計達到了10627家,其中新三板創新層企業為950家。按照國家統計局標準,中小微企業占比達到了94%,小微企業占比達到了64%。毫無疑問,新三板市場已經成為了中小微企業走向資本市場的沃土。

雖比起A股和創業板來說,新三板掛牌門檻較低,但不少企業仍在申請掛牌過程中就栽了跟頭,劉基就給記者列數了幾個企業掛牌新三板會遇到的“坑”。

劉基說,許多申請新三板掛牌企業遇到的最大“攔路虎”往往是由于自身財務方面的業務不規范,從而導致申請材料幾度無法通過。他曾幫助一家電子企業申請掛牌新三板,但在企業理賬的過程中發現,因其不重視發票的問題,導致財務賬目對不上,加之其他細節問題,該企業花了2年多的時間才成功掛牌。

在土地所屬權問題上,劉基介紹道,若企業租賃當地政府建的廠房,原則上是受到認可的;但企業若自行購買土地興建廠房,則須提供相關有效證明,否則也將成為掛牌障礙。此外,企業在固定資產計算、稅務等問題上必須嚴格按照掛牌要求執行,“切不可存僥幸心理。”劉基強調。

新三板企業可聘請專業人士擴寬融資渠道

在日前召開的2017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就表示,新三板掛牌企業還需優化分層的制度和辦法,新三板既要有苗圃功能,又要發揮土壤功能。讓一批創新能力強、誠實守信、市場前景好的企業,能夠轉板的就轉板,不愿意轉板的就在新三板里面綻放,這是未來中國資本市場又一道風景線。

由此可見,2017年仍是新三板市場充滿機遇也充滿挑戰的一年。劉基表示,新三板掛牌企業本身在融資方面就存在一定的難度,公司原有大股東操縱融資難度日益加大。

劉基建議,企業自身首先要遵紀守法、做好經營,能夠抵抗生產成本上漲等金融風險。其次,企業可聘請專業人士主導融資、通過第三方機構或券商等參與融資等方式擴寬融資渠道,增加融資成功幾率,在一定程度上能規避相關風險。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