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新三板上的類金融企業“認栽”。2017年2月14日,億盛擔保(832413)宣布,擬申請從新三板上終止掛牌。這是第二家進入摘牌倒計時的新三板擔保企業。
新三板在線·文/楊樹坤
又一家新三板上的類金融企業“認栽”。
2017年2月14日,億盛擔保(832413)宣布,擬申請從新三板上終止掛牌。這是第二家進入摘牌倒計時的新三板擔保企業。
2016年10月31日,掛牌不到一年的融興擔保(835023)向股轉系統申請終止掛牌,成為首家擔保公司摘牌案例。而目前,融興擔保的摘牌申請仍處于受理中,有待股轉系統批準。
新三板在線對比兩個案例發現,上述兩家擔保公司在闡述摘牌理由時,均提及“類金融企業無法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進行定向增發和進行其他重大資本運作”。
受制新三板無法定增和資本運作
從摘牌理由來看,億盛擔??雌饋眍H有些被動與無奈。
該公司稱,依據 2016年11月8日山東省金融工作辦公室下發的《關于做好省級融資性擔保機構股權投資基金利用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公司擬引入山東省省級融資性擔保機構股權投資基金、臨沂市產業引導基金投資有限公司等政府資金參股。
“由于類金融企業無法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進行定向增發和進行其他重大資本運作。”這家擔保公司無奈之下決定,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
而回顧億盛擔保掛牌新三板以來的歷程,可謂是“苦多于甜”。好不容易熬過股轉連續三次“盤問”,該公司在2015年5月19日掛牌。但掛牌至今,其連一次定增融資行為都沒有進行。好在股票交易方面,還有幾天不高的成交。
更重要的是,掛牌新三板一年半多,這家擔保公司業績卻不太理想。其三季報顯示,2016年1-9月,公司新增擔保額14.09億元,實現營業收入3039.23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8.98%;實現凈利潤910.68萬元,同比下降37.59%。
實際上,這樣的煩惱不只是擔保公司獨有的。放眼整個類金融行業,在新三板摘牌的還得算上已經摘牌的三花小貸和佳和小貸。這兩家經營小額貸款業務的掛牌公司分別與2016年9月8日、2017年1月26日完成了摘牌。
自2015年底政策收緊以來,類金融企業在新三板上就面臨著被動受限局面。新三板在線梳理發現,監管方面對類金融企業的連續收緊政策,直接沖擊了31家待審查、6家待掛牌的類金融企業。
其中最為市場關注的還要是已經拿到掛牌同意函、只差臨門一腳的天星資本,此外,嘉富誠、金晟資產、新湘小貸、聯豐小貸和銀信小貸等已經拿到新三板同意掛牌函的企業也只能無限推遲掛牌手續辦理。
而最新公布的《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在審申請掛牌企業基本情況表》顯示,截至2017年2月10日,仍有朱雀投資、中信資本、東方富海、君聯資本等類金融公司還在苦等政策松動后的掛牌機會。
堅持還是退出,這是一個問題
有新三板類金融企業高管就對新三板在線抱怨道,對于不能進行定向增發和進行其他重大資本運作的企業來說,目前只剩信息披露和規范發展等義務了,“還要再交上一年的掛牌年費、券商服務費、會計服務費等,得不償失。”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類金融企業后續運作受限,轉板可能性很小,退出新三板只是時間問題。不過, 新鼎資本CEO張弛卻對新三板在線表示,大部分類金融企業會珍惜來之不易的掛牌機會,會在新三板上繼續扛著。
而據新三板在線不完全統計,目前新三板有近90家類金融掛牌公司,包括30家私募投資機構、45家小額貸款公司、11家融資擔保公司以及1家典當公司。
“類金融企業不能進創新層也不能融資,但即便只是協議轉讓也還是可以進行交易的。”更重要的是,這位分析人士認為,掛牌新三板對企業發展有極大利好,“內有規范作用,外有廣告效應,掛牌企業比那些非掛牌企業有更大的優勢。”
私募機構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即便監管政策越來越具體,市場卻認為,那些已經掛牌新三板的私募機構可以說是稀缺的投資標的。就拿2月17日單日成交來看,成交額前十強的新三板股票中,第一名就是單體成交額1.54億元的信中利,另外中科招商也排在第七名。
然而,相對掛牌的私募機構,所處行業本身就十分艱難的小貸公司、擔保公司可能就沒那么幸運了。億盛擔保業績不利,已摘牌的類金融企業三花小貸更早就出現明顯業績下滑問題。這家小貸公司摘牌前公布最新財務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其虧損額達2244.77萬元。
“在年報披露關口,企業選擇退出新三板或許與其業績下滑有很大關系。”張弛認為,主動退出就給自己找個臺階下,可以避免業績不良帶來的負面影響。
畢竟,不像其他行業公司有去A股的機會,類金融掛牌企業沒有第三選擇——要么繼續待在新三板,要么退出。當然,對于大多數已經掛牌新三板的類金融企業而言,好不容易通過新三板獲得了直接對接資本市場的機會,能堅持就不能放棄。
但如蘭花小貸這樣艱難生存在行業寒冬和新三板類金融監管加嚴的雙重“夾縫”下,最終不堪壓力而申請終止掛牌、尋找新的轉型出路。蘭花小貸摘牌時直言:“要轉變為投資管理型公司”。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