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創新層換血幅度很大。在1329家企業中,原本就位于創新層的“老成員”有619家,新調入710家,而321家公司從創新層中被調出。也就是說,近4成第一批成員無法維持創新層資格。
5月21日晚間,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下稱“全國股轉系統”)悄然公布了最新一期創新層掛牌公司的初步篩選名單。
從數量上看,入圍的1329家企業相比首批創新層掛牌企業的數量有了一定的提升,去年入圍的首批企業數量為953家。但事實上,從入圍創新層企業占比全部企業的數量來看,創新層依舊是少數派。
“從今年企業入圍的數量來看,仍舊是‘九一比例’的分化。在此之前監管層曾經有聲音說想擴大創新層的范圍,但符合三套標準的企業確實就只有這么多。另外,上一年一些淘汰的企業并不是不滿足條件,而是有一部分企業因為并購或者IPO的原因自愿放棄創新層的資格。”中金公司投行部一位人士對記者表示。
維持“九一分化”
此次初步入圍的企業有1329家,而截至5月22日,新三板全部掛牌企業的數量為11271家,入圍企業占全部企業數量的比例為11.79%。
“去年的時候,企業的比例也是‘九一分化’,從運行一年的情況來看,創新層企業的問題也不少,企業規范問題被認為是政策紅利未推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今年這一比例也是監管層思路的延續,要對創新層保持換血,同時也不太可能將創新層擴充至4000多家,至少在現有的標準下就只能篩選出這么多符合標準的企業。”一位中信證券區域投行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創新層換血幅度很大。在1329家企業中,原本就位于創新層的“老成員”有619家,新調入710家,而321家公司從創新層中被調出。也就是說,近4成第一批成員無法維持創新層資格。
對此,安信證券研究中心新三板研究負責人諸海濱表示:“我們認為真正導致調出創新層重要原因或是共同標準過嚴,一部分公司因為沒有達到共同標準(交易天數+合格賬戶數+做市商數)。另一部分公司則是因為一些客觀原因,如未能通過董秘資格考試獲得資格證等,當然也有部分公司主動選擇放棄申報。”
“本次新調入的710家公司中,觀察其掛牌時間,主要集中在2015-2016以后新掛牌企業。從行業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信息技術、文化傳媒和互聯網。” 諸海濱表示。
無論如何,現階段入圍創新層在一定程度上仍是距離政策紅利更近的一種選擇,尤其是此次新晉的企業更期待政策紅利能盡快釋放。
此次入圍創新層的掛牌公司億瑪在線(836346.OC)CFO張榮表示:“這對于公司來說是一個重要里程碑。未來期待新三板包括創新層進一步出臺利好政策,提高流動性和活躍度,給企業公允定價和正常交易融資等更接近于主板市場的功能。”
另一家新晉創新層企業百姓網(836012.OC)董秘高奕峰也表示,“入圍創新層只是新征程的開始,和其他1300多家創新層公司一樣,百姓網也期望創新層能有更好的‘政策紅利’。”
董秘資格成為攔路虎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無法滿足三項標準之外,還有一項意外的因素制約了諸多企業維持或沖擊創新層。
這便是公司董秘要獲取全國股轉系統認定的董秘資格。根據去年全國股轉系統發布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分層管理辦法(試行)》規定,進入創新層的掛牌公司應當按照第7條的規定,設立董事會秘書并作為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同時董事會秘書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取得資格證書。
而新三板董秘組織“董秘一家人”近兩日的調查結果也顯示,董秘資格影響了公司維持或者沖擊創新層。
在“董秘一家人”的調研中,有18家公司因為董秘沒有通過全國股轉系統的董秘資格考試,從而錯失維持創新層的機會。另外,參與調研127家沖擊創新層失敗的公司當中,有33家公司的董秘未通過考試。
華南地區一家未通過考試的董秘對記者表示:“盡管監管層在分層之前安排了3次考試,但公司年初事務較多,同時又疊加了年報披露期,分身乏術。但因為自己沒有獲得董秘資格證,影響公司不能上創新層心里還是很愧疚的。”
記者了解到,全國股轉系統在近期安排的前三期董秘資格考試通過率確實不高。一位接近監管層的知情人士透露,基礎層企業董秘的通過率不足70%。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獲得資格證書董秘的行情急漲。一些滿足進入創新層其他條件,僅缺獲得董秘證書董秘的公司開始著急在近幾天的時間里找尋合適人選。
一位幫忙物色董秘的市場人士向記者透露:“公司方面非常著急,不想因為董秘資格的原因被拒創新層之外,目前公司開出的價格是勝任者年薪30萬元以及公司股權。”
因為董秘資格錯失創新層機會著實遺憾。前述接近監管層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今年全國股轉系統還會再安排第四次董秘資格考試,目的就是讓更多公司的董秘可以有機會通過考試。”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