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貝網訊 6月17日,新三板文學社夏季沙龍在云南大理舉辦,本屆沙龍由新三板文學社、新三板50人論壇主辦,萬綠生物承辦,興海綠化、云能威士、司珈爾協辦。來自全國各地的投資機構、券商服務機構、資深媒體以及企業家代表共計30余人參加。本次沙龍分為兩場,上半場聚焦新三板行業發展,下半場聚焦“三類股東”現象。這也是對2017年新三板的一次駐足盤點。
重點關注無法IPO的細分龍頭企業
新三板分層機制實施一年有余,從而引發市場產生新的變化。2017年上半年即將過去,新三板市場究竟發生哪些變化呢?
萬綠生物總經理印維青致辭表示,作為新三板早期從業者,對三板發展的歷程、對三板的現狀、對三板的未來一直持續保持著高度的關注,如今新三板市場正處于發展歷程中非常關鍵的時刻。許多優秀企業轉向IPO的過程中,受到新三板市場三類股東的干擾。作為東道主,他表示,“當前新三板12000多家掛牌企業,整個云南省只有80多家,本次沙龍在大理舉辦,對于我們云南三板掛牌公司來講,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和取經的機會。”
文學社夏季沙龍(大理)
榮正投資董事長鄭培敏從生態圈的角度系統分析了新三板市場與A股市場的區別?;谛氯濯氂械纳鷳B圈系統,鄭培敏開啟了他的內容創業模式,與《華夏時報》總編輯水皮合辦的《鑫周刊》第一期即將試刊,這是新三板行業的第一份專業雜志。作為資本市場打拼了19年的專業人士,鄭培敏表示,他有三個標簽:第一個是股權激勵相關的證券咨詢,第二個是文化產業投資,第三個是正在進行中的內容創業。
南山投資創始合伙人、新三板資深多頭周運南的后集郵策略吸引了全場關注。在對當前新三板二級市場特別是集郵現狀進行梳理和分析后,他提出四大策略:一是現金為王,回避市場下行風險;二是重點關注高成長性,未來能成為細分行業龍頭企業;三是重點關注穩定性好且已是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四是重點關注無法IPO的細分龍頭企業。未來的投資應該從IPO集郵轉向未來的精選層或者公開發行層,在行情低迷時靜心挖掘和提前潛伏新三板的漂亮50。
企融直通車CEO胡杭曾經供職于天星資本、長江證券。他正以移動互聯網思維方式改變著新三板的服務模式。他講到,新三板與互聯網在本質上是有一定的相同性,新三板的本質是加強創新企業與資本的聯系;互聯網的本質也是建立聯系。他解釋,互聯網1.0是建立人與世界的信息聯系,到2.0時代是建立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聯系,到3.0時代是建立商人與商人、商人與商品之間的交流聯系。企融直通車APP致力于以“互聯網3.0+”打造新三板投融共享平臺,建立企業家與投資人、企業家與企業家之間的聯系,讓新三板投融資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優選擇。
東北證券股轉業務部副總經理張可亮講道,“新三板文學社就應該是既有理想主義,又要認清現實,并在現實的基礎上去踏實實踐的一群人。”他指出,新三板發展到現在,最大的障礙或者說短板,并不在政策,而在人才。他認為三類股東的問題應該在新三板內部解決,而不該推向主板IPO。新三板本身就是一個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成熟的標志就是能自我解決問題,消化問題。
東方證券股權投資與交易業務總部銷售總監唐潔分享了東方證券在投后管理方面的經驗。她表示,投后管理第一是項目監測;第二對接融資;第三是幫企業制定發展戰略;第四是進行投后資本戰略安排;第五是人才的戰略;第六是幫助企業與財經媒體建立非常良好的互動和信任的關系。在接下來的媒體專場上,來自新三板最大垂直網站挖貝網聯合創始人周雪峰、央視CCTV證券資訊頻道《聚焦新三板》制片人李穎、新三板50人論壇創始人、新三板內容服務商劉子沐和悅加財經創始人李悅就媒體在新三板領域報道分寸、方式、效果等問題進行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優質的內容是新三板市場的永恒核心。
現階段可建立三類股東負面清單制度
下半場“三類股東現象”大討論最為激烈。唐潔主持了本次場全場討論。她表示,主要爭議來自于三類股東不具備法人資格、有期限的限制、股權不夠穩定,可能導致代持、資金池、PE腐敗等問題。但從法理上來講,新三板是國家直接融資創業創新的重大國策,三類股東是經過基金業協會備案,可核查、可穿透的合格投資主體,對活躍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支持新興企業、中小企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新三板文學社創始人布娜新認為,從IPO排隊情況看,1800家企業中來自新三板企業有100多家,從監管的視角看,三類股東問題占比不到5%。就新三板來看,三類股東數量占整體機構投資者的41%左右,由于信批尺度不統一,所以暫時沒有權威數據統計出各類型股東的投資金額。粗略判斷,三類股東在新三板的地位很重要。
新三板文學社社長布娜新(左)萬綠生物總經理印維青(右)
三類股東的投資范圍是2013年前后被監管部門逐漸放寬至場外市場和新三板的。因此,對于證監會發審委來說,以前IPO沒有遇到此類問題,所以沒有處理經驗。
三類股東問題從側面也反映出監管思路的沖突,但這個問題遲遲沒有統一解決方案也情有可原,因為三類股東產品本身涉及證監會和銀監會兩個監管部門。
三類股東不光出現在新三板,也出現在中概股私有化和一些互聯網企業上市前的股權投資過程中,必須承認,三類股東的背景確實復雜,是否層層嵌套、是否與發行人股東有關聯關系、是否是資金池等等,這些問題都難以界定。
三類股東的理想解決方案,就是對方便穿透核查的放行,有資金池背景、層層嵌套和關聯關系的堅決清理。
印維青表示,如果新三板后續差異化政策遲遲不來,會迫使企業不得不重新啟動IPO計劃,如果三類股東一直沒法落實解決,會讓企業非常的被動。由于三類股東問題存在變數,近期許多企業都選擇低調回避。
張可亮則認為,三類股東是中國資本市場的創新,對于增加新三板市場的資金供給發揮了關鍵性作用,但由于每個市場有自己的特性和法規,多層次資本市場之間互聯互通還在建設之中,所以三類股東問題實質是兩個市場的銜接問題。如果要求A股市場也像股轉系統一樣對于三類股東持包容態度,可能會涉及到A股整個運行規則的改變,如果放開三類股東到A股,也會帶來其他衍生的問題。所以還是寄希望于在新三板內部生態系統盡快出臺解決方案。
周雪峰建議設計出一個三贏的方案:企業、三類股東、中介機構都能拿到一個合理的利潤,這個問題就容易解決。
鄭培敏則認為,PE/VC等股權投資機構應該賺取企業成長的收益,而監管部門應該盡快推出精選層和競價交易制度,新三板流動性改善,新三板企業不去IPO,三類股東的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中科沃土基金事業一部合伙人張莫同表示,監管部門一直想引進公募基金,但三類股東的問題會影響這一政策的制定與推進。契約型資管產品屬于三類股東,這一問題不解決,就算引入公募基金,投資規模也很難上去。
多位企業家告訴現場嘉賓,三類股東問題、股東超200人問題,都是特別困擾企業的問題,企業要發展,政策完善是個大問題。
劉子沐梳理了監管部門對股權基金與證券投資基金的態度和觀點,并通過法律法規出臺的時間順序闡述三類股東的成因。最后他強調,基金業協會備案的產品中,與“三板”有關的契約型產品僅有1000多只,而新三板市場上至少存在近萬只這樣的產品,三類股東本身是否合規值得重視,他提議建立新三板三類股東負面清單制度。
身為新三板資深投資人的周運南建議,目前新三板IPO企業在主動清理三類股東的過程中,大部分三類股東采取積極配合的態度,但在二級市場也確實有個別害群之馬,個別的產品專門敲詐企業。如果真出現個別三類股東提出非正常要求和無理要挾,建議大家積極向基金業協會、股轉甚至證監會反映投訴,建立一個投訴黑名單。如果同一個三類股東產品多次要挾不同企業并以此為營生,相信主管部門不會坐視不管。
最后本次活動的組織者布娜新做了總結發言,他表示,繼上次蘇州太湖金谷春季沙龍之后,本次大理夏季沙龍的成功舉辦,是云南新三板企業與我們新三板文學社共同努力的結果,感謝所有參加本次沙龍、支持本次沙龍的朋友們。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