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VC選擇創業企業就像是選美,1000個項目,能最終獲得融資的不超過10家。VC如何選擇項目?除了商業模式,所有的VC都承認,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對創業者、創業團隊的判斷幾乎可以決定投資的成敗。VC不僅是投資家,更是人才官。
無論是帶有戲劇色彩的5分鐘搞定VC,還是二見鐘情,或者被追蹤一年以上的企業,其創業者必在融資前已經痛下苦功。對于VC而言,在創業者成功之前,看到他的潛質,放心他的未來,何嘗不是一項修煉?李彥宏、馬云、江南春……,VC成就了一代俊才,同時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VC充當著人才官的重要角色,慧眼識才俊,VC可以助力創業者,改變一個企業的命運,進而可能影響社會的發展;而一旦看人失誤,損失的是真金白銀。因此,這樣的人才官角色與人力資源總監相比較而言,責任更為重大。后者還有機會在試用期內換人,進行補救。而前者幾乎沒有回頭路,識人失誤就必須付出代價。一旦押對人,人是最具有創造性的,VC因此創造的價值也是驚人的。
人無完人,選什么樣的人算是對的?誠信的品質,漂亮的履歷,曾經成功的經驗,都是重要的,而善于調整、學習的能力更是重要的,因為市場總在變化之中。因為沒有完人,一個好漢需要三個幫,除了創業者自身的水準和能力外,他的領導魅力、團隊組建能力、留住人才的胸襟,都是VC所要考察的。當然,不可否認,VC和創業者之間的化學反應亦是微妙的,如同談戀愛,一旦聯姻,需要一起走過很長一段路,有彩虹,也有風雨,有信任和默契才能有合作,于是在VC物色中意的創業者的同時,創業者們也開始明白配比度的重要性:尋找適合自己風格的VC,名氣不是唯一指標。
VC“選美”
有人統計過,VC選擇創業企業就像是選美。打比方說,如果一家VC一年內收到1000份商業計劃書,那么,約你見面的大概只有200到300個,而最后真正勝出獲得投資的不到10家。其中,獲得投資的企業還可能中途死掉。
按照這個數據,那些可以勝出的“花兒們”實在是鳳毛麟角。因此,無論是帶有戲劇色彩的5分鐘搞定VC,還是二見鐘情,或者被追蹤一年以上,不能否認,那些可以被閱人無數的VC看中的創業者,定有過人之處。商業天分、創業激情、優秀的溝通能力、努力勤奮、積累數年的行業經驗,誠信、耐高壓、胸襟寬闊、具有彈性善于調整等等。也許人們只看到他們融到資時的幸運,上市后的風光,然而,對于他們背后巨大的付出鮮有留意??梢韵胍?,當初馬云見孫正義,李彥宏見VC,何嘗不是如履薄冰?
VC也是人。在馬云、李彥宏四處尋找投資者的時候,總有人不放心,他們真的可以成功嗎?在創業者成功之前,能夠看到他的潛質,放心他的未來,對于VC而言,何嘗不是一項修煉?
伴隨著創業企業的功成名就,VC也賺個缽盈盆滿。于是,在勝者為王的商業時代,投資界也有了各種最佳創投榜、最佳新進機構榜。也許,我們可以聽聽知名VC們的“閱人”心得,重新審視一下融資“幸運兒”背后的努力,于是,或許我們不會再把諸如融資、上市之類的事件視為一種運氣。
創業者潛質
關于創業者,不論用VC的眼光,還是創業企業CEO們的自述,我們可以總結出創業者大多具備的幾大特質:
激情
李彥宏表面看很內斂,但我感覺他是很有激情的,他能放棄在美國那么高的薪水,離開自己在美國的小孩和太太回到北京,他心中的激情是可以想見的。(紅杉資本張帆)
創業者最重要的是他要有理想,能夠在其行業里實現自己的理想,打造一個所謂百年老店。如果僅僅是想賺錢的話,那我相信即使你找到風險投資,最終也很難做成一個大企業。(紅杉資本沈南鵬)
溝通
項目制作人要能夠用簡短的語言說清楚自己的項目。(DCM林欣禾)
努力
每個人在從事一項事業時,特別是作為創業者,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康盛世紀CEO戴志康)
對創業者而言,最大的挑戰不是想法,而是踏踏實實做事。(PCPOP首席執行官李想)
本土化
我不認為海歸比本土創業者具有更大的優勢,我們只投回來3~4年以上,在這邊吃過虧,真正做過一段事的海歸。他們溝通得容易但不一定理解他自己做的事情,因為他在中國的市場還沒有真正吃過虧,中國的發展現在太快了,哪怕離開一年兩年,等于變成半個老外,很多事情都不一樣了。
我們說的是只投本土團隊,我希望創業者、新公司的主導者,剛開始的時候是本土團隊,我們投資了他們,在中國一起發展,在適當的情況下,當公司規模起來,對公司的成長非常有利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融一個很大的一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排除去請一些海歸去做CFO,去做市場總監,他們可以在創業者的領導下去跟海外的投資者打交道。(中經合張穎)
行業經驗
我的建議是,創業初期一定要熟悉這一行業,而且踏踏實實在這個行業干幾年,知道有市場再去做。(非常在線CEO趙寧)
產品
你做的東西是不是平臺性的東西,很多人想到的東西是很好的主意但并不是一個平臺性的產品,這種產品很容易被大的、有實力的公司超過。(DCM林欣禾)
反例
投資項目最終遭受失敗的共同特征,歸納為兩個——“不準時”和“忽悠”。第一個特征是不準時,該說年底做完的事老是拖延很久;第二個特征是在忽悠別人的時候把自己也忽悠進去,講得非常好,VC都相信投資,繼續下走,然后走走把自己也蒙在里面。(IDGVC過以宏)
團隊組建
幾乎所有的VC都承認,創業團隊十分重要。關于團隊建設,多數涉及到團隊領導者的團隊意識、創業伙伴之間的信任、默契和是否具備成熟管理經驗等。
找高手
百度的創始人之一李彥宏的性格跟搜索引擎的發展很匹配。他一直在滔滔不絕的不是自己如何厲害,而是講怎么去找比自己強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怎樣組建最好的團隊。(紅杉資本張帆)
忌分家
從VC來看,能把這個餅做很大,不是很在乎我在餅里我占的這一塊有多大,所以我們也就是說,這個團隊不能夠做到幾天以后,看到一些成功,我干脆再分家,同樣做同樣的事,再去競爭。這個例子我看到過很多,誰也做不大。我希望看到的一個團隊是希望有一個精神,一種團隊合作的精神,我們的目的就是要把這個做成很大,在納斯達克上市也好,40億美元也好,400億美元也好。(北極光鄧鋒)
利益分配
在跟別人合伙時,彼此之間卻沒有建立默契和信任的關系,而是因為大家想做一件事情走到了一起。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會遇到很多風險,如項目完成后,可能會產生利益分成不當問題。(康盛世紀CEO戴志康)
管理經驗
華登國際在中國遇到的挑戰中,很多管理團隊沒有成熟經驗是其中之一。對此,我們必須非常耐心。希望華登國際能幫助被投資企業領導者成為更成功的企業家,有更好的管理團隊,更透明,更符合國際標準,這是我們和他們共事的目的。(華登國際陳立武)
VC識人術
知名VC們如何在每年上千名的創業者中發現“美女”呢?這似乎也沒有一定之規,不同風格的VC各有招數,八仙過海。
溝通
我覺得做投資更適合我。這不僅僅是我的背景和經歷,更多的是做投資是跟人打交道。而做制造業,或者做某個產品銷售,必須要和公眾去打交道,我跟個體的人打交道相對來說更加適合,我能夠很快地跟人建立起很好的信任,這很重要。投資重要的就是和創業者溝通。(聯想投資朱立南)
直覺
有些行業,往往看到投資的結果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