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不倦的互聯網老兵

2008-05-20 23:46:41      s1985

    自稱是“全世界最早使用互聯網的2000人之一”的謝文,其從業經歷幾乎濃縮了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整部歷史

    在2006年末“出走”中國雅虎后,沉寂了1年多的時間,已經52歲的謝文2008年初開始了新的互聯網事業:參與創建網上社區性質的“一起”網。

    謝文更喜歡把這回的事業稱為自己的“Web2.0實驗”。從和訊時代起就大談Web2.0的他,經歷過幾番沉浮后,依舊不能擺脫“舊夢”的蠱惑。此次的底層沖鋒,究竟是一個馬克。扎克博格(Facebook創始人)式的發軔,還是會成為大潮中的一段小插曲呢?

    作為國外最早接觸互聯網,國內最早涉足互聯網創業、最早做互聯網增值服務和最早做搜索引擎的元老級人物,謝文的從業經歷幾乎濃縮了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整部歷史。

    “失敗的成功者”

    謝文無疑是中國互聯網公司中起伏最多的高級管理人之一。

    在美國1983年就開始接觸互聯網的謝文,自稱是“世界上最早使用互聯網的2000人之一”。1996年的年末,在讀本科時的同班女同學的邀請下,在美國做投資咨詢的謝文決心回國加入互聯網創業大潮中。

    “老謝思路不錯,1996年底就跟我們談互聯網,對我們來說就像外星人一樣,沒聽過。”已經和謝文陌路的康健回憶說。

    隨后,謝文幫助康健成功收購海虹而得以借殼上市,海虹則投資了中公網。在謝文的主導下,海虹以高性價比收購了聯眾世界網站,并且在中國第一次實現了互聯網公司盈利,幫助海虹摘掉了戴了6年的ST帽子

    “當時中公網有這樣的成績真的很難得,而且并沒有依靠稀釋股份的方式。”謝文曾這樣回憶說。

    應該說,這是一個很不錯的起點。那是中國互聯網業的萌芽時代,中國第一家網吧“威蓋特”在上海開業,張朝陽、張樹新也于彼時建立了自己的公司,而馬化騰和丁磊還在深圳快樂地當著程序員,陳天橋則在上海做著體制內的秘書工作。

    但事實上,此后的日子里,謝文偶有短暫的輝煌,卻一直都沒能“笑傲江湖”。

    謝文的中公網生涯以他所說的“戲劇性”的方式結束,甚至在突然得知自己被解聘之時,連辦公室都不再被允許進入。

    經歷了第一次挫折后,已經在業內建立起聲望的謝文沒有接受聘請,而是選擇了自主創業。然而,天時不應,謝文自己做老板的第一次嘗試,隨著那場“互聯網寒冬”的到來,徹底“冬眠”了。在納斯達克科技股狂瀉、新浪股價從50多美元跌至1.6美元的背景下,謝文不得不在2001年初解散了自己的“寬信網”員工。[next]

    隨后,喜歡冷靜思考的謝文,曾以較長時間間隔分別供職過盈動、互聯網實驗室、和訊、校園網和中國雅虎。謝文習慣用“救活”一詞來描述自己的那些貢獻(互聯網實驗室和校園網),而對于引起媒體廣泛關注的不成功“旅程”,謝文則用“急功近利、不尊重游戲規則、大股東欺負小股東、家族企業作風”這些詞給予了不留情面的回擊。

    應該說,謝文并不是一個完美的經理人。學習哲學和社會學,喜歡揭示悖論后面的本質的他,在董事會面前會顯得過于強勢。而在國外生活多年,已經習慣于西方游戲規則的他,對中國的商業特征還把握得不夠準確,或者說,缺少戒心。“謝文可能不是一個好下屬,但卻是一個好領導。”謝當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事如此評價。

    “利益上,我隨時隨地地妥協。如果說我必須犧牲一些利益來把事情辦成,我會毫不猶豫地不要利益而要事業。這輩子沒做過捏著鼻子做的事,這是很得意的。”在接受記者采訪之時,已過“不惑”之年的謝文依舊言語鏗鏘,狷介氣十足,“我應該是沒有改變自己。”

    “Web2.0思想者”

    在和訊的工作期間(2003-2005),謝文洞察以ICP(互聯網內容服務)為主要特征的互聯網業,做出了其必然向以互動化、社區化為主要特征的Web2.0時代轉變的判斷。謝文的眼光是敏銳的,2004年年中,《連線》雜志刊載了關于一個叫Facebook新鮮網站的報道。謝文做出了和世界同步的判斷。

    在謝文的倡議下,和訊首先推出個人門戶,在博客等Web2.0業務方面投入巨大的人力財力。然而,謝文開了頭卻沒有打好中場,和訊的個人門戶迅速被以名人博客等為噱頭的新浪、搜狐超越。更重要的是,主打財經的和訊網遲遲不能登陸美國上市,而金融界網站卻后者居上,于2004年末上市。于是,謝文不得不再一次離開。

    “從1996年開始,一直做到和訊,我做的公司都是盈利的,并且在我手里時成長速度最快。別管公司過去多大——雅虎在我手里也會好的,但是沒有來得及做。”在謝文向記者描述自己的商業履歷時,把和訊的這段經歷也算作了“不算失敗”案例中的一個。

    和訊之后,謝文又蟄伏了起來,按照他的話說,是“作為觀眾冷靜地旁觀,以便再次發力。”但并不是完全的賦閑,除了偶爾在新浪、搜狐等大網站上做行業點評,謝文還給王興的“校內網”做了高級參謀。“我覺得自己和他們年齡不適合,就沒去做他們的CEO.”校內網做了10個多月,賣了40倍的回報。“比上市不差。”謝文說。

    實際上,無論是和訊、校內網還是給中國雅虎提出的戰略構想,謝文都走在了Web2.0的路上,他堅信“沒有和2.0并列的1.0,2.0就是一切。” 一方面,無論是在一線,還是在幕后,謝文都會“收獲”大批“求錢若渴”的聽眾們??墒且坏┞鋵嵉綉鹇约毠?,面對可能的風險,他們又都望而卻步。另一方面,很多人又會從現狀判斷他言過其實、表過其里。而對于自己的這個戰略構想被以“中國雅虎49天”的方式再次奚落,謝文表現出了無奈和憤惱:“這都是小插曲,小浪花而已。談不上什么‘旅程’。我還是按照我所能理解的互聯網發展方向和管理原則做事。”言辭中透露出被傷害后的決絕。

    謝文的新事業

    如果沒有錯失收購OICQ、3721,如果當時有錢代理《傳奇》,如果自己當初就懂得和資本談判,如果……然而,謝文沒有陷入這樣的思考而無法自拔。實際上,在中國目前的商業環境中,很難想象風格強勢如史蒂夫。喬布斯、史蒂夫。鮑爾默的CEO能夠得到“老板”們的長期信任。所以,選擇自主創業,似乎是謝文的最佳選擇。

    實際上,謝文這個特殊性的互聯網從業者身上高濃度地包含普遍性。在謝文的互聯網戰略屢屢碰壁的時候,張樹新的“瀛海威”網絡早已被吊銷了營業執照,那張于1996年立于中關村(000931行情,股吧)的“中國人離信息高速公路有多遠——向北1500米”的廣告牌,已經成為了中國互聯網業永久的紀念。王志東在新浪遭到和謝文相似的命運后,重新搞起了軟件開發的老本行,現在搗騰一個叫做lavalava的非主流IM軟件;商人出身的王峻濤則從中關村搬到了CBD,自己做董事長運營著一個稱作6688的小網站。

    現在,謝文為他的Web2.0之夢找到了一個新的起點,與彼時不同的是,如今Facebook已經大紅,Youtube已經儼然成為世界第四大電視臺,中國的騰訊也已具2.0雛形。

    比謝晚創業的年輕人中——馬化騰和丁磊早已東成西就,后來者如李彥宏更是咄咄逼人。在這樣的環境下,謝文的成功幾率已經不如當初擔任中國雅虎CEO時那么樂觀。

    坐在記者面前,謝文依舊表現出了強烈的自信和自尊,交談中總是試圖盡量精確表達詞匯的內涵和外延。他表示,那幾個“如果”正是不多地值得他后悔的事情,他決意以后要多和資本溝通,多傾聽對方的意圖,多關注“許三多”那樣的無名青年。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