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上海梅林(600073.SH)發布停牌公告,稱公司正討論重大資產收購事宜。
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此次資產收購的對象,有可能是一家“外地的同類資產的民營企業”,且規模較大。
繼今年6月,將部分非主業資產出售給控股股東上海梅林正廣和(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梅林正廣和”)后,上海梅林輕裝上陣,在其主業食品加工領域,或有一番并購折沖。
對此,上海梅林方面不予置評,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
更令市場關注的,是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光明食品集團”)的整合擴張步伐是否就此加快。一位接近光明食品集團的人士表示,上海梅林有望扮演光明食品集團旗下,酒類和乳制品之外的其它食品資源的整合平臺。
主業異地擴張?
“這次停牌,不會和光明食品集團的整合有直接關系,而很可能是上海梅林收購外地的一家食品加工企業。”上述知情人士說。
上海梅林公告稱,因本次交易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為防止公司股票異常波動,維護投資者利益,公司股票自2008年8月6日起連續停牌。
據中國證監會最新出臺的規定,“上市公司因重大重組而申請連續停牌時間最長不得超過30天”,上海梅林表示,“若公司未能在上述期限內召開董事會審議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公司股票將于2008年9月5日恢復交易,并且公司在股票恢復交易后3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目前上海梅林的主營業務是罐頭食品和調味品類等,而本次異地擴張,或將延續此路徑。
上海梅林目前在山東榮成、四川綿陽等地均有投資。受出口額大幅下降,及全資子公司上海梅林正廣和(綿陽)有限公司在四川地震中受損嚴重影響,今年上半年,上海梅林面臨虧損。其半年業績快報預測,公司2008年上半年虧損額約在1300萬元-1800萬元之間。
實際上,此前上海梅林與控股股東之間的一筆關聯交易,或為此次收購埋下了伏筆。
2008年6月,上海梅林公告稱,擬向控股股東梅林正廣和轉讓6項資產,總額約6090萬元,預計轉讓收益437萬元。
被剝離的這6項資產包括原分公司營養食品廠的廠房和設備、上海梅林瑞源包裝有限公司45%股權、上海正廣和汽水有限公司51%股權、上海輕工塑料制品有限公司20%股權、上海梅林正廣和便利連鎖有限公司10%股權以及分公司上??Х葟S,且大多處于虧損或者微利狀態。
即便是6家公司中業績最好的上海梅林正廣和便利連鎖有限公司,其2007年的凈利潤也僅為102萬元。
大光明整合猜想
在相繼將旗下上市公司光明乳業(600597.SH)和第一食品(600616.SH)打造成乳制品和黃酒平臺后,光明系下上海梅林的風吹草動尤為市場關注。
“光明下面四個上市公司里,第一食品專注酒類,光明乳業主攻乳制品,其它很多大光明(即光明食品集團)的食品資產,可能會注入上海梅林。”上述接近光明集團的人士透露。
光明食品集團2006年8月掛牌,由上海益民食品一廠(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農工商(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糖業煙酒(集團)有限公司、錦江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的相關資產集中組建而成,資產規模458億元。
其黃酒和乳制品之外的資產,更是紛繁復雜,且歸屬于不同的集團旗下。上海梅林目前的整合路徑,尚不得而知。
東方證券研究員任美江在其報告中分析,光明食品集團理想的上市平臺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三類核心業務分別擁有一個上市平臺,支撐類業務擁有一個上市平臺;另外一種模式是食品加工按照產品分類,分別擁有三個獨立的上市平臺,食品流通(或與現代農業一起)擁有一個獨立的上市平臺。
在他看來,后一種模式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而對上海梅林而言,“未來將注入集團和其它三家上市公司的相關食品加工資產”,其概率高達80%,“這將對提升上海梅林的盈利能力產生重大促進作用。”
這亦與上述接近光明食品集團人士的觀點類似。據這位人士看來,光明食品集團掌控的另外一家上市公司海博股份(600708.SH),“業務不是很清晰,它目前的出租車業務,跟大光明的主業也不是很相關,有可能需要進一步整合。”
該人士說,光明食品集團后續的整合,還有可能在商品流通渠道展開。目前,大光明集團的零售業務散落于多家公司,農工商集團集結了大部分的超市和便利店,但其它幾家集團公司亦有涉獵。
此外,該人士向記者表示,農工商集團旗下的農工商房地產集團,也有望單獨上市。
此前,市場有傳言稱光明食品集團整合的終極目標,是謀求海外整體上市。但上述知情人士則表示,“海外上市的事情,還沒有正式確定下來。只是當初在討論的時候,中介機構有這樣的提法。據我了解,集團層面還沒有正式討論這個事情。”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