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F代服務業先行先試尋突破

2008-08-11 20:17:23      談佳隆

  當一些沿海省份正在探討如何實現傳統工業產業“轉移”和“升級”的時候,作為我國經濟龍頭的上海正面臨著如何從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的轉型,而這被上海政府官員和學者視為關系到上海未來發展的關鍵性問題。

  今年7月,在中共上海九屆市委四次全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提出:“(上海)必須加快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率先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在金融業、航運業、信息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等方面取得突破。”

  7月22日,參加了此次“全會”的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上海政協副主席王新奎向《中國經濟周刊》等媒體表示:“上海要實現向現代服務業的轉型,必須要突破原有的體制和機制的束縛,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

  上海服務貿易將“先行先試”

  一些專家認為,相比較而言,工業升級轉型中的土地、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相對容易解決,但現代服務業所涉及的范圍既深又廣,最為關鍵的是涉及大量體制和機制的問題,非“突破”不行。據記者從目前了解到的情況看,上海在服務貿易方面的“先行先試”新政策,或許會成為上海實現現代服務業轉型的“突破口”。

  7月5日,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和上海市市長韓正在上海簽署了《商務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共同推進上海市服務貿易發展的合作協議》(下稱《合作協議》)。

  該《合作協議》提出,要加快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的龍頭企業,全面提升上海市服務貿易發展的質量和水平,并帶動和促進長三角地區服務貿易的整體發展。

  根據商務部統計,上海占全國服務貿易總額的比重超過1/4,居全國首位。目前,現代金融、物流、商貿、旅游、信息服務以及房地產等六大行業已經成為上海的重要國民經濟支柱。

  《合作協議》還稱,今后要充分發揮現有政策的集成作用,并探索發展服務貿易的新政策在上海“先行先試”。陳德銘部長還表示,(針對上海的問題),商務部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正在抓緊研究制定服務貿易發展的扶持政策。

  那么,外界高度關注的是會有哪些新政策在上海“先行先試”呢?主管該項事務的商務部服務貿易司司長胡景巖顯得十分謹慎,他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目前上海服務貿易‘先行先試’具體內容尚未最終確定,進展情況也不方便向媒體透露。”

  不過,參與上海服務業規劃的政策智囊之一——上海國際經濟貿易研究所所長高耀松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合作協議》雖然僅僅是個框架,但未來具體的先行先試的政策肯定會盡快研究出來。”

  據了解,《合作協議》中有一項重要內容:加強服務貿易政策扶持,聯合出臺《關于促進上海市服務貿易全面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

  據有關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在服務貿易方面,上??梢?ldquo;先行先試”的新政策方案將在該份《若干意見》中具體落實和體現。而“先行先試”所針對的恰恰是目前上海向現代服務業轉型中所遇到的“瓶頸”。如果這些“瓶頸”得到突破,上海的現代服務業將會獲得一個長足的發展。

  與發達城市的差距有多大

    7月23日,上海市副市長屠光紹再次對外界坦言,服務業發展的確存在一些“瓶頸”。他表示:“上海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將從金融業、現代物流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信息服務業和中介服務業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行突破。”

  屠光紹還介紹說:“上海擁有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基礎和條件。2007年,上海第三產業的增加值占全市經濟總量的52%,中心城區占80%左右,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占全市從業人員的56.4%。”

  而在今年5月,上海市經濟委員會主任王堅曾向記者表示:“上海在服務業方面的目標是,到2012年,上海市第三產業產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將達到55%左右。”

  但王堅認為:“縱觀全球發達城市服務業大多達到70%,即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達到70%,從上海目前來看,服務業比重雖然超過了50%,但是這和70%的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

  商務部服務貿易司司長胡景巖則表示,當前國際產業重心已經由制造業轉向服務業,追逐高附加值已經成為全球產業轉移的核心。據統計,目前全球的經濟總量中服務業已占60%以上,每年FDI(國際直接投資)新增流量中,服務業約占三分之二,金融、保險、旅游和咨詢等服務業成為國際產業轉移的重點領域。

  有專家向記者表示,按照上海市政府的設想和規劃,即使到了2012年,作為中國服務業最為領先的城市上海,其服務業的占比仍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60%,而僅為55%,與發達國家城市的70%的差距就更大了,這不僅說明上海的服務業發展任重道遠,更顯示出中國的服務業發展仍然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不過,也有學者認為上海服務業前景依然是樂觀的。復旦大學服務營銷與服務管理中心主任范秀成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2000年,上海的服務貿易進出口額近80億美元,到2007年,已經達到560億美元,年均增長超過30%,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勢頭。與此同時,上海正在加速產業的升級、轉化,服務業的發展可謂‘蒸蒸日上’。”

  “突破點”在體制

    那么,上海服務業發展的突破點在何處呢?

  7月22日,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上海政協副主席王新奎在上海舉行的某論壇上表示:“上海服務業要持續健康發展,要提升層級,必須從經濟管理體制、經濟發展觀念、市場準入、稅收制度、融資環境、人才引進等多個方面尋求突破。”

  王新奎認為:“伴隨著社會的發展,一些創新的服務產品和項目就會誕生,但目前的行政管理體制之下,各部門之間的條塊分割,在處理某些問題上不能很好地協調,就會影響到服務業中的創新。”

  此外,王新奎還認為,在稅收制度方面,上海的個人所得稅起征點過低,使得一些外資服務企業用起征點標準發放薪酬,不利于人才的穩定,而重復征稅的問題在從事服務業的中小企業中也比較普遍,這些都需要政策和體制上的突破。

  他指出,目前,上海在發展服務業過程中,如何留住人才同樣受到關注。例如,由于一些外籍人士長期在上海工作,其在本國的社會保險無法繳納,而在上海由于沒有落戶同樣無法給予社會保障,這讓不少外籍人才發愁,論其原因,歸根到底還是戶籍體制的問題。

  全球著名服務外包企業雅高集團中國地區總經理徐曉鵬向記者表示:“目前在上海,一些服務性企業的中高級人士在考慮相應的薪酬之外,對于附加的福利和社會保障同樣是十分看重的,這就需要企業針對人力資源的福利制度進行設計和規劃。這種做法在發達的歐美國家相當普遍,相信在上海也會逐步推開。”

  據了解,目前上海市政府已經高度關注這一系列問題。上海市副市長屠光紹近日表示,上海正在加快從工商業城市向經濟中心城市轉變,將努力建設成為行政效能和透明度高、收費低,適合國內外人士工作、生活和創業的城市。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