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芙蓉姐姐”、“天仙妹妹”、“最美女清潔工美眉”等網絡紅人走紅時,人們對于推動她們成名的“網絡推手”已然不陌生。然而,就在近兩年,另一只網絡背后的手伸了出來,只是它的目標不是“推人”,而是“打人”:康師傅優質水源謊言、娃哈哈被強購、奇虎360安全衛士是最大的流氓軟件……這些聽起來耳熟能詳的說法,其實都來自這些“網絡打手”的一次次暗箱操作。
【典型案例】
奇虎與殺毒軟件口水仗:
幕后打手獲利30萬
殺毒軟件行業歷來被視作是“網絡打手”最好的市場,生意好做,客戶眾多,每年都會時不時冒出某某殺毒軟件誤殺系統、某某軟件廠商自制病毒的網絡“流言”。今年7月,由于奇虎360宣布推出免費殺毒軟件,被其動了“奶酪”的殺毒軟件坐不住了。某知名殺毒軟件廠商在其擁有的多個殺毒平臺以及眾多國內媒體上發布了《360殺毒“暗殺”××個人防火墻》等文章,并廣泛傳播對奇虎360不利的文章。記者就曾在某個IT專業網站上看到,長達兩周的時間里,其首頁主要位置均被“反奇虎”的文章占領,文章中多有諸如“流氓”、“暗殺”、“騙局”等詞語,對奇虎360和周鴻祎進行惡意評論。除了這種直接攻擊文章之外,一些表達較為隱蔽的文章也適時地出現了。
當奇虎傳出360安全衛士的締造者傅盛離職、技術總監徐鳴離職等消息之后,一篇以“360離職員工”名義發表的貼子“360可以為了錢淪為流氓軟件”,迅速在網上傳開。這篇貼子以戀戀不舍的口吻敘述了自己如何在360度過了兩年的時間,“揭露”了360免費殺毒的內幕,“提醒”網民奇虎要做彈窗廣告,“聲討”周鴻祎將360帶回3721時代。
解讀
7月29日晚上發表的這篇帖子,在新浪博客等多個知名論壇上都能看到,且其回復是一模一樣。文章以情動人,借助傅盛的離職,仿照其下屬寫了其中一篇文章,“文章重點從彈窗廣告進行攻擊,對之前360對用戶所做的善舉進行哀哭,進行了一場精彩的情感營銷”。一位熟悉內情的網絡營銷人士告訴記者,這家殺毒廠商之所以在這場“口水仗”中始終處于上風,一來它有一批專業“網絡打手”幫其出謀劃策,二來奇虎360原有的一位擅長此道的公關跳槽了。因此一段時期內,奇虎被打得幾乎無還手之力。雖然也有諸如《揭秘!××一貫的炒作手法居然是這樣的……》的反攻擊文章在論壇上流傳,但雙方這次網絡較量的數量和覆蓋范圍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直至奇虎將其和中關村在線告上法庭,這場“鬧劇”才暫時告一段落。
“像這么大規模的網絡攻擊,企業最少要付出數十萬的代價。”這位人士透露,日常幫助企業做網絡軟文發貼等服務,一個單子也就3~5萬,但像奇虎與這家殺毒廠商這樣大規模的網絡互毆,開價30~50萬元很正常,之前也有媒體透露,操縱此案的知名“網絡打手”公司“1024”起碼獲利30萬元。
達能“強購”娃哈哈:
民族企業原來也是噱頭
有心人也許記得,去年4月在娃哈哈與達能之間爆發的一場持續半個多月的“口水仗”。為了爭奪股權,雙方掌門人紛紛指責由于對方根本不配合,無法再繼續合作下去,至今這筆糊涂賬依然沒有徹底了結。然而,甚少有人知道的是,這場曠日持久的糾紛背后,是一場“網絡打手”間兵不見刃的“廝殺”。
2007年4月3日,娃哈哈率先對外公布了與達能的糾紛。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對外宣稱,當初合資的初衷是用市場換技術,但現在看來不僅技術沒有換來,市場也要失去了,完全是中了達能的“陷阱”,娃哈哈成為中國合資企業被外資強行收購的“受害者”。消息傳出,娃哈哈賺得不少同情分。
解讀
事實上,大約從2006年下半年起,警惕外資并購、保護民族產業就一直是社會上非常熱門的話題。娃哈哈很聰明地選擇了利用輿論優勢來為自己爭取優勢,尤其是網絡輿論。“當初曾有人接觸過我,讓我們在網上制造一個話題,指責達能是如何不遵守商業道德,它在中國的目的就是為了搞跨中國企業,賺錢后便會抽身而退,娃哈哈則是被壓迫的弱勢群體。”知名網絡策劃人立二拆四回憶,對方開出的價碼是一個話題5~8萬元。由于對此話題的真實性不能確認,立二并沒有接這個單,“不過應該是有別人做了的,后來很多網上言論和這個客戶的要求如出一轍”。的確,那時間,保護民族品牌成為此事的主流聲音。
不過,就在娃哈哈攻勢強勁時,達能的新聞發布會直指娃哈哈不遵守十年協議,沒有契約精神。很快,網絡上出現幾種新的說法,娃哈哈的做法確實違反了合同的約定,一部分人從同情娃哈哈轉向認同達能,也有人認為是某政府部門失職。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此乃達能聲東擊西之法,“網絡打手同時攻擊多個部門,從而制造多個焦點,分散注意,推卸自身的責任”。[page]
康師傅水源:
長期潛伏的一次爆發
今年7月24日,一篇名為《康師傅:你的優質水源在哪里?康師傅水廠探秘》的貼子出現在天涯社區貼圖專區時,也許康師傅沒有想到,這將給企業帶來一次巨大的公關危機。此文作者自稱曾潛伏到康師傅杭州飲品公司,看到了康師傅制作瓶裝水的過程,其廣告中自稱的“優質水源”其實就是自來水,并配以一些外景照片以做佐證。
貼子甫一露面,便引起了諸多網友的跟貼和關注,并得到天涯頭條的推薦,直至被平面媒體跟進采訪報道。雖然最后以康師傅向消費者致歉,并撤回“優質水源”廣告而告終,但康師傅礦物質水的聲譽受到極大損害,整個夏季的銷售也受到了影響。
解讀
這起看似消費者自發維權并成功的事件,在北京數碼世紀互動營銷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勝寧看來,卻是一次不折不扣的競爭對手網絡攻擊行為。他仔細查詢了發貼人的ID“青草布丁”,發現該作者于2007年注冊,截至發貼前僅僅發了一個貼子,且發貼之后再也沒有上線。“這明顯是幕后推手所為,按照網絡傳播的一般規律,短時間同一貼子在論壇里同時出現三到五篇以上,基本可以判定是幕后黑手所為,而在其他論壇,此貼也大量傳播。”高勝寧告訴記者。
“競爭對手之間的惡意打擊等不公開的公關手段,在整個行業已經是司空見慣。”曾對康師傅跟蹤了一年多的高勝寧發現,一直以來,康師傅的負面新聞不斷,在康師傅水源門事件之前,就有媒體曝光康師傅礦物質水包裝上“水中含有游離態的鉀”的說法,違背了化學常識;而在優酷網上,也曾有一位取名為“康蟲蟲”的網友上傳過一條令人瞠目的視頻《康師傅方便面驚險活蟲子》。在這段不足2分鐘的視頻中,“康蟲蟲”多角度記錄了未拆封的方便面蔬菜包里仍在活動的白色蟲子,甚為細致,同時,蔬菜包里還有類似卵的顆粒狀物質。
“看來深藏在幕后的這股勢力一直在攻擊康師傅,不斷地尋找話題在做康師傅的負面新聞。而本次康師傅水源事件的炒作,操作手法更是如出一轍。”高勝寧就此斷定,這是一次競爭對手策劃的、針對康師傅的有組織有預謀的危機事件。
汽車論壇:
家家廠商都參戰
如果說前文所述的幾個行業中,只有個別企業動用“網絡打手”攻擊對手,那么在汽車行業,這已經是圈里公開的秘密,是幾乎每個企業都會采用的“潛規則”。在國內幾個知名汽車論壇,幾乎在每個品牌車型的版塊里,或者一些綜合版塊中,都能看到對某個車型的攻擊。
解讀
“事實上,汽車行業開始網絡營銷非常早,由于不少門戶網站都開有汽車版塊,不少汽車廠商較早注意到了網絡的力量,愿意出錢在上面做宣傳。”曾策劃過“非常真人秀”的網絡策劃人阿峰告訴記者,之前大家還都只是夸自己的產品,但不知何時起,有人開始請網絡打手攻擊競爭對手的新車,放大其缺點,這直接造成了網絡攻擊行為最早在汽車行業出現。
國內某知名汽車企業的一位公關也向記者訴苦,汽車論壇眾多,對上面的輿論,監控起來非常難。之前在推一款新車時,也曾遇到過短時間被人罵聲一片的情況,但由于取證很難,無法證明是競爭對手有組織的攻擊,如果走正常的申訴、要求撤貼流程,通常最后都是不了了之。“要想解決,必須用錢來砸。”這位公關透露,目前在各個媒體包括平面媒體,汽車版面通常都用來經營,投廣告的廠商對內容有很大控制權。他們公司每年在各大網站廣告投入巨大,一旦發現對自己企業有不良言論,通常會以撤廣告來“要挾”對方,“這招屢試不爽”。[page]
【揭秘】
網絡打手的“致富”之道
北京數碼世紀互動營銷公司總經理高勝寧對“網絡打手”做了一個簡單定義:以謀取利潤為目的,在新媒體發布大量攻擊某品牌貼子的網絡營銷公司。這類人群不懂行業規矩,煽風點火,是做濫行業的破壞分子,但因為有市場,必然有人去做。這些公司通常都不大,多數打著“論壇營銷”或“口碑營銷”的幌子。
“水軍”賣出白菜價
網絡打手的出現皆因需求所至。根據我國《廣告法》,在傳統廣告領域不允許對競爭對手進行攻擊,但在互聯網上,這條顯然很難控制。早在數年前,蒙牛和伊利之戰,就有公關公司在網絡上煽風點火,并有顯著成效。這兩年利用互聯網進行攻擊逐漸形成規模。“像這樣的公司在北京大大小小不下1000家,一天至少產生三四百萬的垃圾貼。”高勝寧告訴記者,這些“打手”公司大多雇傭大學生或者一些無業人員,潛伏在互聯網上各個論壇中,一旦接到任務,便發貼辱罵對手,或者將貼子跟在一些熱門貼的后面,騙取網民眼球。這個被雇傭人群,俗稱“水軍”。
網絡策劃人立二拆四經常在給某個客戶網絡廣告服務的投標會上遇到此類公司,幾個公司一起比稿時,經常會聽到有些所謂論壇營銷公司自稱有“20萬水軍”“可以在全國數萬個論壇發貼,發貼內容可根據客戶需求實際操作”。每逢此時,立二通常很無奈,因為對競爭對手的攻擊實在不是自己所長。
記者在網上聯系到一位自稱是國內論壇營銷高手的人,對于記者要求對競爭對手進行攻擊的要求,他一口答應,但價格卻要到了解具體情況后才能確定。對此,中?;覥EO艾頌給出了答案。早年曾做過一段“論壇營銷”的艾頌,因為覺得這個行業越來越不規范,選擇了退出。最讓她無法忍受的是,原本是一種不錯的營銷方式,現在竟然變得像“賣白菜”一樣了。“很多公司報價時,一毛保發、兩毛保存,價格低到驚人。”
行事檔次雖低錢好賺
盡管立二認為網絡打手比網絡推手行事低數個檔次,但這并不能減少“打手們”的一分一毫。據知情人士透露,通常來說,網絡打手只要找到一個好的話題,就能順利完成任務。
在一份網上流傳的某企業與公關公司簽訂的合作協議上,赫然列著各種費用,其中“大貼:26篇,中貼:200篇,炒貼:600篇,小貼:10000條,合計:18026篇/條,費用總額:87800元,整體打包價為78000元”。
網絡公關莫妮卡(化名)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給客戶報價,通常來說,500字以上的原創貼,每篇300元;100字以上的原創貼,每篇150元;各論壇進行目標性的轉發炒貼,每篇50元;小貼每條2元(含頂貼、小主貼、回貼),100字以上的貼子一般由網絡打手策劃者完成,而2元的小貼則外包給水軍。不過水軍一條只能拿到0.2~0.5元,網絡打手公司還是很有賺頭的。”
網絡打手與版主相勾結
除了雇傭水軍之外,網絡打手喜歡說的就是能夠在全國數萬個論壇上保證發貼,有的對外報價中甚至有“100個貼含1個精華貼”的保證。“如今雇主也很精明,他們通常并不僅僅要求發貼成功,還要求有效發貼,即必須在一個月之后搜索還能看到,或放置于顯著位置,因此和網站管理員、論壇版主搞好關系,是網絡打手必要的資源。”莫妮卡曾與不少版主打過交道。據她說,現在網絡打手給的好處費已經成為版主的生存之道。
網絡打手通常都要和網站合作,包括大小寫手、大小版主以及大小編輯,由他們完成推薦、置頂、加精以及刪貼的工作。一般來說,網站對置頂和精華貼有公開報價,一篇大的稿件大概在1500~2500元之間,但版主自己也對本版有置頂和加精的權限。因此有網絡公關公司便將錢私下交給版主,價碼在1000元左右。版主將此“槍手貼”置頂并加精后截屏,交于“論壇營銷”公司去給雇主交差,然后便將其取消,而錢便落入了自己口袋。[page]
【記者觀察】
消滅“打手”
不久前,走“論壇營銷”也即“口碑營銷”的大旗網宣布轉型,放棄曾經力推的舊式口碑營銷,理由正是“口碑傳播和營銷這個概念被許多不道德的公司所利用,他們或他們的合作者,利用論壇里的虛擬身份,雇用槍手肆意攻擊競爭對手,或者過分夸大自己的產品,傳遞不實信息,誤導網民,也污染了網絡論壇的環境。”事實上,今年春天,大旗網剛剛高調推出了自己的口碑營銷策略,搭建了汽車、數碼、IT產品、化妝品等消費口碑平臺,主要通過BBS平臺幫助企業品牌聲譽管理和保護。當時CEO周春蘭并不諱言可以收費幫助品牌提升網絡口碑,但顯然她失敗了,原本屬于新媒體“口碑營銷”被層出不窮的“網絡打手”拖累,逐漸成為“垃圾貼”、“負面貼”的代名詞,而這種營銷手段的被濫用,將直接使人們對論壇和社區產生信任危機。
“這是一條死胡同,依靠網絡打手為競爭對手制造不良口碑的方式將越來越沒有可行之地。”艾頌認為,隨著媒體環境的變化、網民辨別能力的增強、論壇加強管理,這種“負面槍手貼”將會逐漸消失。網絡營銷學院教師詹鵬曾一手操辦了“地攤男賣網站”事件,他表示,由于網絡打手通常都是處于網絡營銷生態鏈中的最底層,并無太大發展空間,且大部分“打手”對網絡營銷并無太多研究,只知謾罵,最終結果反而適得其反,讓人們對競爭對手產生同情。效果不明顯,自然市場就沒有了。
也許正如艾頌所說,最終網絡營銷公司將回歸,幫助企業深入挖掘其特色,幫助企業傳播,而不是自己充當媒體。當事情發生時,企業更應該誠信公開,而不是忽真忽假,否則當用戶不再相信網絡口碑之后,對所有人將是最大的損失。
不過,在目前“買方市場”依然存在的情況下,要想短期內讓“打手”消失,單靠網民和企業的力量顯然遠遠不夠。高勝寧義憤填膺地對記者說,如果自己的客戶遇到“網絡打手”攻擊,發現大量負面言論同時出現,一定要及時反饋,收集證據,追查到底,提交網警等有關部門,將之繩之于法,決不姑息。
的確,雖然法律在互聯網發展中總是滯后,但在網絡言論方面,是可以沿用“名譽權”來判罰,如果確認是誹謗或者攻擊,應該可以贏回自己的利益。但在當前的形勢下,這條法律的可操作性顯然不是很強。且不說“水軍”分布各地,隱蔽在浩如煙海的QQ群與論壇中,單單立案取證就很難取得實質性進展,如何確認是競爭對手所為,這基本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最后大不了一兩個替罪羊被踢出,對幕后黑手的根基沒有絲毫動搖。
這關鍵在于改變執行的方式。之前在不少互聯網相關的案件中,最頭疼的問題是異地管轄,報案人與犯罪嫌疑人之間也許隔著整個中國,靠傳統的警方辦案方式,只能層層報案移交,從而難以及時偵破。只有一支基于互聯網管理的網絡警察隊伍,不受地區性管理的限制,才有可能第一時間做出反應,抓到網絡犯罪的現行。
只有在法律、國家機器、市場環境的多重作用下,“網絡打手”才會有金盆洗手的那一天。
【相關鏈接】
網絡打手操作流程:
1、 尋找競爭對手弱點,并將其放大,制造話題。
2、 在論壇上注冊馬甲,將話題同時在多個網站拋出,最好與版主商量好,可以置頂、加精。
3、 雇傭水軍,在各種論壇上不斷發貼、跟貼、造成群體效應。
4、 有時也反其道而行之,故意說競爭對手好,但用比較夸張的寫法,引起人們的反感。
5、 低級網絡打手以謾罵、誹謗為主,語言通常比較夸張,但沒有說服力,槍手感覺很濃6、 高級網絡打手則以話題為主,打手痕跡不明顯。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