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作宣傳而未當作責任 食品免檢制度被企業濫用

2008-09-19 06:27:19      伍靜妍

  “免檢產品制度本身并沒有錯,錯在企業把‘免檢’當成‘免死金牌’。”某大型外資食品集團質控系統負責人稱,雖然他們也是免檢產品,但承認食品行業不少企業都在濫用免檢。

  17日,國家質檢總局叫停所有食品類生產企業國家免檢產品資格,提前終結了備受爭議的中國食品免檢制度。

  “食品是消費者直接食用的產品,絕對不合適搞免檢制度!”廣州某大型飲食集團負責人稱,由于免檢認證由國家質檢總局確定,代表“國家權威”,這往往令消費者對免檢產品有絕對的信任。

  在“三鹿奶粉事件”爆發前一年,三鹿集團還是免檢產品中的大明星。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每周質量報告》特別節目“中國制造”首集《1100道檢測關的背后》,就把三鹿集團樹立成質量控制的正面典型。

  三鹿集團的免檢資格怎么拿到的?1100項檢驗關在關鍵時候為什么沒起作用?某大型外資飲料集團負責人稱,免檢的路徑并不復雜,首先免檢資格企業可以自愿向所在地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提出申請,由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進行審查,在國家質檢總局征求有關方面意見并按規定的程序進行審定后,再向符合規定條件的企業頒發免檢證書,并向社會公布。

  “獲得免檢資格,最大的好處是產品在(免檢)有效期內免于各級政府部門的質量監督檢查,生產企業可以在免檢產品或者其包裝上使用規定的免檢標志。”該人士稱。

  “取消免檢產品,令所有食品企業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廣州某大型飲食集團有關負責人指出,為配合國家質監部門的日常送檢和抽檢,企業耗費了大量的資源。“質監部門對日常送檢的產品批量要求非常嚴格,令企業頗為頭痛。例如月餅年年不夠賣,但日常送檢就要求10箱,送少了就被冠上‘逃避檢驗’的罪名。”此外,一年下來產品送檢費用不菲,這對企業也造成一定的負擔。

  但該人士稱,原定三年為一次有效期的免檢制度卻被相當一部分企業濫用。“之前雅士利和南山奶粉就曾經在免檢有效期后,仍使用和宣傳免檢產品資格,被國家質檢總局判定違規。”該人士稱,由于信息不對稱,消費者往往會對免檢產品有習慣性的信任。

  “把免檢作為一種宣傳,而不是一種責任,是免檢產品出問題的主要原因。”康師傅控股有關負責人稱。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