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史晨生報道
“沒有不好的客戶,只有不好的銀行。這是在銀行業內廣為傳播的一句話?!敝袊袠I金融論壇組委會主任符文忠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介紹說,“有些企業之所以以前被銀行拒之門外,如今重新得到銀行的接納,是因為銀行開始研究行業的特點、金融需求和行業規律,根據行業特征提供金融服務,因而風險防控得到大幅提升。風險防控能力提升了,市場自然就擴大了?!睋?,在6月份即將召開的“十大振興產業銀企合作系列研討會”上將安排銀行家就不同行業提出行業金融解決方案。
銀聯信副總經理叢艷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對于產業升級、技術改造,銀行可以提供綠色信貸、淘汰落后產能、技術改造貸款等固定資產貸款來加以輔助;對于行業結構調整企業可以申請并購貸款;對于流動資金,銀行有針對不同行業的“供應鏈金融”和現金管理等服務。
金融機構和行業客戶相融合的趨勢,正是銀行聯合信息網近年來所一直提倡的“行業金融”概念。行業共性和企業個性之間的對比分析,有助于銀行更好地了解正在面對的具體客戶。深入研究行業共性、發展規律及其變化情況,是當前形勢下銀行和企業順利融合,達成共贏的關鍵所在。
“公司銀行業務服務于具體的企業,需要對企業的個性有獨到的把握,除此之外,還要全面掌握行業的共性及規律,這不僅有助于提高服務于單個企業的科學性,還有助于提高銀行在某個行業配置銀行資源和產品、根據行業特征防控風險的專業化技能和效率的水平?!狈闹疫€指出,行業金融是銀行專業化經營的有效方式。
在國內,部分商業銀行已經出現了專門的行業信貸部門,專門針對企業特點,所在行業特點為其提供服務,這樣不僅能更好地聯結其與客戶之間的關系,而且有效地降低了信貸風險。
“銀行的專業化有助于銀行對自身進行定位,并不是所有銀行都能夠成為綜合性銀行,找準自身的定位不僅對于銀行未來的發展起到了指路的作用,更對于我國行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便y行業觀察人士鐘加勇說,盡早建立專業化的優勢,也有利于從激烈的銀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