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恩:是涉嫌欺詐還是中了“黑槍”?
本報記者吳偉洪攝
后三聚氰胺時代的奶粉行業總是不太平,施恩在最近成為眾矢之的。
圍繞著施恩這個關鍵詞,有三個問題無法回避:施恩奶粉奶源是否“100%進口”;產品含有三聚氰胺限量值超過標準;施恩海外身份。
眼下,公眾追問,施恩舉證解釋,卻始終沒有結論。有業內人士猜測,盡管過去產品確實存在質量問題,但施恩的這次危機,不排除被“策劃”的可能。
而行業分析則認為,施恩事件或將推動行業的整體發展。隨著社會的關注,一系列諸如問題奶粉、原料的問題將被進一步關注,這樣會提高行業的整體競爭力度,提升行業的發展實力。從一個側面來說,暴露出問題將有利于解決并杜絕此類問題,這也是應該看到的一個趨勢。
◆焦點一 100%進口奶源有可疑?
施恩奶粉被爆出三聚氰胺含量超標百倍時,就被懷疑其宣傳的百分百進口奶源是否屬實。而有媒體則指出,號稱純進口的奶源,實際上是進口奶源和國產奶源“摻在一起用”。
施恩方面表示,三聚氰胺事件后,由于國內消費信心不足等原因,公司從2009年1月1日開始,全部采用從新西蘭、澳大利亞的進口奶源。并啟用“100%進口奶源”的新包裝及宣傳?!皥箨P進口奶源數量與所生產產品相匹配,這一點有關部門可以確認?!?/p>
施恩表示,100%進口奶源產品的定義是,用于生產嬰幼兒奶粉所用到的乳品原料(即奶源)全部為進口,生產出來的產品即稱為100%進口奶源產品。目前,產品基粉是采用100%進口奶源,委托山西雅士利公司進行濕法加工,成品在廣州施恩罐裝生產。
中國奶業協會前常務理事王丁棉也對施恩奶粉的“摻在一起用”的說法作出澄清:“施恩的產品曾有使用過國內奶粉作原料,但這是發生在2008年的事情,奶源的生產基地設在山西和黑龍江兩地?!?/p>
◆焦點二 美國施恩是“假洋鬼子”?
相比于奶源的爭論,施恩在美國公司的背景更加難以解釋?,F在人們質疑的是在海外注冊的這家“美國施恩國際有限公司”,是一個實體企業,還是一個皮包公司。如果施恩奶粉真是以自設的海外皮包公司冒充外國背景,則屬于提供了“虛假的不真實的內容”。
據了解,作為施恩公司的股東之一,美國施恩國際有限公司授權施恩公司在中國大陸使用“施恩”商標。隨著目前案件的深入,這一公司的真實性受到了質疑。
方舟子近日在其博客上表示,據其調查,“FRANKLIN”曾經在2000年6月14日在美國加州注冊“施恩嬰兒食品國際”,但是他又在2006年11月30日在美國加州注冊“施恩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但已解散。這兩家加州公司的所在地都位于洛杉磯華人集中居住的地區,在同一地址,有十幾家小公司。
對此,施恩公司公關人員強調,他們拿到了相關授權在國內使用該商標,“但和美國方面是互相獨立操作”。
“施恩品牌奶粉給人以‘美國品牌’印象,但奶粉包裝上標注的‘施恩’(SCIENT)商標持有人———美國施恩國際有限公司沒有在美國市場銷售任何奶粉?!笔┒髂谭邸疤摷傩麄鳌卑复砺蓭熍韯φJ為,該公司很有可能是“空殼”公司,這也是起訴其“虛假宣傳”的關鍵。
不過對于“美國施恩國際有限公司沒有在美國市場銷售任何奶粉,因而該公司可能是空殼”的懷疑,有洋奶粉業界人士表示,目前在美國市場僅有美贊臣、雅培、雀巢和山姆源獲得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的許可,一些在國內熱銷的洋奶粉品牌同樣在美國本土并未銷售。從這一點來說,懷疑并不成立。但同時不排除施恩確實為空殼公司的可能。
在施恩公司董事會6月15日一份最新的媒體聲明上稱,施恩公司、包括施恩品牌完全由華人擁有。而對于美國施恩國際有限公司是否為空殼公司的質疑,卻仍未作出回應。僅在聲明中表示,“從未向公眾詳細介紹公司的背景,因為我們覺得向消費者提供一流的產品才是最重要的?!?/p>
◆坊間傳言
又是一個陰謀?
日前,北京消費者林先生以“虛假宣傳”為由將生產商施恩奶粉公司和經銷商北京家樂福公司及家樂福中關村廣場店告上法庭,北京市海淀區法院已正式立案。
據原告律師彭劍介紹,原告林先生于6月8日在北京家樂福商業有限公司中關村廣場店購買施恩奶粉3袋,合計131.9元。但在林先生購買后的第二天,媒體曝光質疑施恩公司“100%進口奶源”系虛假宣傳。
“6月8日去買的,明顯是故意的。因為第一篇關于施恩的報道就是6月9日出來的?!币晃徊辉敢夤_姓名的奶粉業內人士對此評價道。
據了解,三聚氰胺事件后,由于“問題奶粉”漏報的患者、“問題奶粉”未召回的產品等問題都還沒有圓滿的解決,有存在對三聚氰胺事件解決方式的異議。像此前的洋奶粉疑似結石寶寶事件也不排除被“陰謀”的可能。而在去年確實檢出三聚氰胺施恩正好撞在了槍口上。此后,局面開始變得不可收拾。進口奶源和海外公司的身份成為施恩難以說清的問題。
◆行業分析
后三聚氰胺時代的補漏問題還應持續關注
中國乳制品協會理事長宋昆岡在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包括施恩在內的22家乳制品企業均已按承擔責任的大小,向受到傷害的嬰幼兒一次性支付一定數額的賠償金,并由相關機構統一發放?!皢栴}奶粉”漏報的患者現在還能補報,并且可以通過當地的相關機構辦理賠償事宜,申請經核準后兩次發放賠償金?!斑@一索賠事件目前其實和企業并沒有太大關系?!彼卫f。據悉,企業將不再直接對患兒賠付。除一次性賠償金外,還由對此事件負有責任的企業出資建立患兒醫療賠償基金,對患兒急性治療終結后到18周歲以前可能發生的與此相關的疾病給予免費治療?!?/p>
然而另一方面,爆出施恩三聚氰胺超標百倍的北京消費者郭力向記者透露,上周五他打電話至中國乳協詢問有關補報申請事宜時,接電話的工作人員建議他向企業尋求“私了”。
“這次事件也給國家相關部門提了醒,關于問題奶粉漏報的患者、問題奶粉未召回的產品等問題的后續工作將怎么進行?!敝型额檰柺称沸袠I分析師陳晨表示。
2008年以來,消費者對奶粉的信任度一直下降,近段時間來出現恢復,施恩事件可能又一次重創消費者的信心,一些消費者可能放棄奶粉,尋找其他的方式替代,這對剛剛恢復的奶粉市場是個打擊。同時可能會導致國產奶粉在面對進口奶粉的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進一步加劇國內企業的生存壓力。
陳晨表示,這也從一個側面來反映,《食品安全法》雖然出臺和實施,但是還是存在一些隱患。另外,這也對一些標明是“100%進口”的奶粉品牌帶來不利影響,讓消費者對此產生不信任的態度。
但同時施恩事件或將推動行業的整體發展。隨著社會的關注,一系列諸如奶粉原料的問題將被進一步關注,這樣會提高行業的整體競爭力度,提升行業的發展實力。從一個側面來說,暴露出問題將有利于解決并杜絕此類問題,這也是應該看到的一個趨勢。
本報記者吳旦穎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