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創始人菲利普 奈特
1993年,《體育新聞》雜志(The Sporting News)評選出的“運動行業中最強大的人”,并不是某個運動員、經理人或運動隊的老板。他就是菲利普 奈特(Philip H. Knight),這位喜歡打破舊習的人在30多年里,打造出了一個和“周末勇士”(Weekend Warriors,編者注:1978年發行的知名音樂專緝)一樣受歡迎的運動鞋神話。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他憑借市場敏銳度和不妥協的競爭精神,改變了運動鞋行業,使耐克成為一個最為成功的、并在全世界得到廣泛認可的品牌。[page]
從代理到獨立
還在斯坦福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時,奈特就第一次提出了打造世界第一運動鞋公司的藍圖。其中有一學期的論文是研究在他熟知的地區如何創立一家小型企業,這位前俄勒岡大學的田徑明星很自然選擇了“賽跑”。他提出了一項計劃,要利用日本廉價勞動力來生產更便宜、質量更好的運動鞋,來打破阿迪達斯公司對跑鞋市場的壟斷。
1962年,在畢業后不久,奈特決定將他的計劃付諸行動。他飛到日本訪問了Onitsuka Tiger公司,當時這家公司在日本制造和銷售阿迪達斯仿制品。他自稱是Blue Ribbon Sports公司的負責人,實際上這家公司當時還僅存在于其腦海中。奈特告訴Onitsuka Tiger公司的高管層,自己的公司是幫助對方出口產品到美國的最理想伙伴。他說服Onitsuka Tiger公司送了他一些樣品,并承諾在他的“合作伙伴”檢查產品后,就會下訂單。
回到美國后,奈特向父親借了一些錢,買下了這些樣品鞋。他送了一些鞋給他在俄勒岡大學時的教練比爾 鮑爾曼(Bill Bowerman),后者很快成為他的合作伙伴。他們每人拿出了500美元,鮑爾曼和奈特正式成立了Blue Ribbon Sports公司,從Onitsuka Tiger公司購買了200雙鞋,奈特開始開車去美國西北太平洋地區高中田徑運動會上進行銷售。
到了1970年代初,他們的銷售額已達到300萬美元,奈特決定要結束與Onitsuka Tiger公司之間的合作關系,開始設計屬于自己的產品。1972年,Blue Ribbon Sports公司推出了耐克系列,名字來源于希臘的勝利女神。鞋子上印有一個“swoosh”標識,這是奈特付了35美元請波特蘭州立藝術學院一名學生設計的。這款鞋子就是十分獨特的華夫跑鞋(waffle-sole),由鮑爾曼開發,能夠提供更好的牽引力,而且很輕,在當時是一項很大的成就。
奈特的營銷戰略很簡單。不是依靠廣告(事實上他很厭惡廣告),他請來頂級運動員為鞋子簽名代言,然后讓銷售人員銷售這種產品。在當時,他的策略和推出時機再好不過了。那年夏天,美國奧運田徑隊伍的選拔賽就在俄勒岡州的尤金市(Eugene)舉行,鮑爾曼恰巧是美國奧運代表隊的教練。奈特充分利用機遇,把耐克各款鞋子送給一些頂級運動選手。而當他們在接受國家電視臺的采訪時,也穿著耐克公司的鞋。其中一名最著名的穿著耐克鞋的運動員,是美國長跑傳奇式英雄人物、長跑紀錄保持者史蒂夫 普雷方丹(Steve Prefontaine)。非常自信而又另類的普雷方丹,成為奈特招募過來的第一個代言耐克鞋的頂尖運動員。
正如奈特計劃的那樣,在整個1970年代,運動員代言策略在推動耐克的銷售增長上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例如,在網球“壞小子”約翰 麥肯羅(John McEnroe)腳踝受傷后,就開始穿著耐克鞋慢跑,結果這款鞋的銷售就從10,000多雙激增長到100多萬雙。突然流行起來的慢跑運動,結合耐克精明的市場營銷,創造出了之前并不存在的需求。人們不再想穿著一雙舊款式的鞋慢跑,而想穿上世界上最好的鞋……這就是“耐克”(1978年,公司正式更名為耐克)。[page]
繼續革命
在1980年代初,耐克繼續著成功的腳步,其中很大程度上歸功于“飛人”喬丹系列鞋產品的巨大銷售額。商業社會極力贊揚喬丹的飛行和扣籃,推動了這些黑色和紅色喬丹運動鞋成為最熱門的商品,僅僅在第一年就取得了超過1億美元的銷售額。到了1986年,公司總銷售額達到10億美元, 超過了阿迪達斯,耐克由此成為全世界頭號運動鞋制造商。
令人驚訝的是,在他出色的職業生涯中,奈特只出現過一次失誤。在1980年代末,耐克公司的戰略重點放在鋒芒很盛的核心運動員身上,忽視了日益增長的有氧運動鞋的市場。當英國制造商銳步公司瞄準市場,為有氧鍛煉人群提供時尚的皮革鞋時,很快就在這個領域超越了耐克。
在1986年~1987年之間,耐克的銷售額下降了18%.奈特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是,耐克公司的技術只能吸引喜歡運動的人,其他消費者則可能更喜歡外觀而不是功能。為此,耐克公司提出了耐克氣墊鞋,這款多用途鞋在鞋底有一個氣墊。這款新推出的產品,以披頭士樂隊的歌曲“Revolution”(革命)作為宣傳口號(耐克為此付出了25萬美元)。耐克氣墊鞋不可能一直都是具有革命性意義的鞋子,但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公司提升了銷售。從1990年開始,耐克重新領先了銳步(編者注:銳步被阿迪達斯于2005年收購)。
但是,隨著耐克公司發展成為一家龐大的跨國企業,它也成為富有爭議的漩渦中心。 1990年,黑人領袖杰西 杰克遜(Jesse Jackson)就批評了耐克公司,因為非洲裔美國人在公司銷售中貢獻了很大的比例,但耐克公司并沒有黑人副總裁或黑人董事會成員。杰克遜發起了抵制運動,結果耐克不得不任命了第一位黑人董事會成員。同年,一系列青少年被殺害的案件,被認為是耐克過分推廣其運動鞋所引發的。后來,奈特還被指控廉價使用在亞洲工廠的工人,在這些耐克選擇的制造工廠里,其中有些人每天收入低于2美元。盡管有這樣一些負面宣傳,耐克公司的銷售依然保持強勁。
現在已經快70歲的菲利普 奈特,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營銷大師之一。當有記者問到他是如何取得這樣的名聲時,當時在隱約察覺到銳步公司的攻勢之后,他重新思考了自己的營銷戰略,“約翰?肯尼迪總統是如何成為戰爭英雄的呢?因為對手擊沉了他的船。”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