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魏珍妮報道
PMI指數連續4個月保持在榮枯臨界點之上
7月1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3.2%,環比微升0.1個百分點。這已經是PMI指數連續4個月保持在50的榮枯臨界點之上。
“經濟形勢喜憂參半。從一些經濟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經濟有回暖的跡象。比如,PMI環比微漲,下滑減少;6月份,用電量也出現增長。用電量是判斷經濟回暖的重要指標,但是,因為還沒有更細致的數據來支撐用電量的增加是否企業開工的增加,所以經濟是否真正回暖還有待觀察?!敝袊F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
南方電網公司7月1日對外發布,6月份,全月全網統調發受電量489億千瓦小時,同比增長5.4%;其中廣東統調發受電量311億千瓦小時,同比增長8.0%,實現去年10月以來首次單月正增長。
金融專家、國巨資本國際控股集團總裁、美國萬通投資銀行控股集團執行董事孫飛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中國經濟已經處于緩慢復蘇裝狀態,將呈現U’形反轉的狀態?!?/p>
江涌分析認為,中國經濟復蘇還存在風險和不確定性。從國內經濟形勢來看,企業的狀況沒有明顯改善,勞動者就業數量也沒有回升。受國際形勢影響,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出口態勢依然嚴峻。所以,我們強調一體兩面,穩定外需,擴大內需。
“另一方面,4萬億元投資雖然已經到位,但作用并沒有充分發揮,需要資金的中小企業并沒有得到資金,大部分資金投放到了國有企業,導致銀行的企業貸款迅速增加,同時,股市和房地產出現上漲?,F在虛擬經濟熱了,實體經濟依然比較冷,而且沒有政策來控制虛擬經濟的膨脹發展。這種情況加大了宏觀經濟調控的難度?!苯空f。
孫飛則指出:“目前,中國經濟保增長的最核心問題是,經濟結構調整。我國經濟長期增長,大量依靠的是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正處于關鍵時期,在經濟危機下,淘汰一些落后的工業項目,引進先進的技術,正逢其時。此次金融危機是挑戰,也是機遇,讓我們有時間去思考、改進、解決高增長時所無暇解決的問題?!?/p>
“我們現在更重視的是GDP發展的質量。從經濟結構角度來說,要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技術產業,還要大力發展服務業、第三產業,走信息化、多元化發展之路?!睂O飛建議道,“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要大力發展、均衡發展,實體經濟要注意結構調整,虛擬經濟要鼓勵金融創新,同時防止泡沫過大,與實體經濟相匹配?!?/p>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