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洋
“中國網絡盜版第一案”番茄花園的判罰并不為過。
誰不愛吃天上掉下的大餡餅?
幾天前,一位意大利小鎮農民用兩歐元換回了1.47億歐元,也就是14億人民幣,從而成為歐洲史上最高彩票中獎者?!俺ァ比巳翰粩嘤窟M這個不知名小鎮,興奮得像過年一樣。有好事的媒體還幫他計算了一下,說此人158輩子都不需要奮斗了。
與自己辛苦打拼比起來,不勞而獲總是舒服的,從這個角度,或許你能理解為什么中國的市場上會出現那么多的山寨版及盜版產品。
可是這些公司現在得小心了,因為看上去,政府已經決心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的打擊力度。
8月20日,番茄花園盜版案已經有了一審結果,4名被告統統獲刑。提供番茄花園盜版Windows XP軟件的成都共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其創始人洪磊和孫顯忠及公司的另外兩名員工,被判有期徒刑兩至三年半不等,總共被處以人民幣1100萬元的罰款。
一直處于閑置狀態的番茄花園網站(tomatolei.com)最近又重新上線,已經變身為一家類似Hao123模式的網址導航網站。在其首頁頂部的廣告位置打出了如下字樣:“有人說,洪磊判了,番茄完了!佛說,回頭是岸!番茄將在正途上艱難前行,番茄花園需要您的支持?!?/p>
“中國網絡盜版第一案”有了結果,番茄花園也想重新做人了,調查卻顯示有八成網民仍想不通,認為“對洪磊的判罰有點兒重”,甚至還有人看不出這家公司“犯了什么錯”。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免費獲取商品,以及在價值相同的情況下,盡量獲取市場上相對低廉的商品,這是無可厚非的心理。
他們沒有義務去阻止別人為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也不會高瞻遠矚到去考慮如果盜版和山寨產品泛濫、抄襲成災,未來的市場會是一個什么樣子等類似的命題。
對于那些創業型的中小公司來說,與大公司競爭太辛苦,自己搞創新又太累,如果有現成的空子可鉆,利用別人產品不勞而獲,又不會因此而受到警告和懲罰的話,它們當然會把所謂道德放一邊,拼命去追逐利益。
想用道德來規范商業競爭秩序,這基本上很難。所以一切就都得看政府的態度法律的執行了。
而正如微軟所說的,這件案子的判罰在中國的商業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也就是說,政府用重罰的形式來警告的不是番茄花園這一家,而是所有持有類似心態和行為的公司。
多年來,中國政府一直在提倡和強調企業的創新、創造性。誰都知道,單純的制造業不能創造附加價值,利潤微薄,也無法形成強大的品牌影響力。但是試想,如果知識產權隨便就會被別人剽竊,而且對方也不會為此付出任何代價,那還有什么公司費力研發去搞創新?
而如果沒有了創新,中國的公司們就永遠位于產業上的最末端,受人牽制,靠拾人牙慧過活。一個抄襲泛濫和不注重知識產權保護的市場也會讓投資者望而卻步。
這種現象在IT和互聯網產業已經十分嚴重。谷歌全球副總裁、被譽為“互聯網之父”的溫頓?瑟夫,在近日來華接受采訪時提到,中國具有創造力的人才很多,但還沒有太多創新型的公司,這令其失望。
中國的商業需要自己的喬布斯,也需要像谷歌和微軟那樣的公司,更需要一個良好的競爭環境。但是這一切能指望像番茄花園這樣的產品和公司嗎?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