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牛網上叫賣:6000元能買上海170萬業主信息

2009-08-28 08:21:39      調查:
CFP圖片 CFP圖片

  ■自稱能從銀行、電信等部門批量購買個人信息,最高每月收入3萬元,明年準備租房招人擴大業務

  ■物業、中介等證實會有人賣信息給黃牛

  個人電話號碼、地址、身份證號碼,這些個人信息正成為重大流通“商品”,隨之而來的是無休無止的廣告短信和電話推銷。

  記者近日連續調查發現,目前本市已出現專業倒賣各種個人信息的“信息販子”。這些“信息販子”聲稱能從物業、銀行、電信、統計部門甚至商場會員服務中心的“熟人”手中,批量購得個人信息。

  在獲得這些信息后,這些“信息販子”就通過網絡等,賣給房產中介、貸款公司以及有需要的企業或個人。甚至有“信息販子”稱自己手上有一份上海170萬業主的名單,花6000元就可以買到,而業主信息的準確率近100%。

  業主投訴:

  中介怎么知道我家有多大

  “只要是雙休日,我家的電話就會從早到晚響個不停,不是問我是否需要SPA服務,就是介紹一些纖體美容?!奔易≈猩奖甭返娜~女士只要一提到那些陌生來電,氣就不打一處來。

  葉女士說,從今年5月至今,她已經接了不下百個類似于美容服務公司打來的電話。更令葉女士不解的是,打來的電話竟然都能說出她的名字,且還能清楚地說出自己家的地址。

  除了葉女士外,近期,接連有多位市民向記者反映,自己時常遭遇莫名廣告“轟炸”。家住大渡河路的程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程先生表示,今年3月以來,他不斷接到某房地產中介的電話,問自己是否有賣房意向,“奇怪的是,這家中介竟然能夠詳細地說出我家的地址、房型和面積?!?/p>

  針對這一情況,記者隨后對晨報社區觀察員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超過9成的觀察員都遭遇過類似的短信或電話騷擾。0056號觀察員羅天宇說,自己每天都會收到提供貸款的短信;0248號觀察員徐強則表示,自己曾在一天之內接到七八個中介的電話。

  值得注意的是,幾乎所有的人都表示,無法判斷自己的信息究竟在哪個環節泄露了出去。信息販子:

  我有上海170萬業主資料

  “上海最新業主名單,有需要的老板請聯系……”看到搜房網有人發出這樣一則信息,記者立即撥通了帖子內留下的以159開頭的手機號碼,對方表示帖子的內容屬實,可以先通過QQ交流。

  經記者反復溝通,對方終于答應見面交易。在軌交6號線巨峰路站附近的約定地點,記者見到了這位賣主張先生。

  見到記者后,張先生隨即打開筆記本電腦中的“百萬數據庫”,顯示出琳瑯滿目的個人信息資料文件夾。張先生隨機打開一個文件夾。記者注意到,這個文件夾包括了上海不少高檔小區業主的信息、各區部分樓盤業主的信息等。

  隨后,張先生分別打開部分文件夾。記者注意到,這些文件夾包括了一些表格,每一個表格都含有數千名業主的資料,主要包括固定電話號碼、手機號碼、住址等?!拔覀冇猩虾?70萬名業主的資料,最近更新過,要6000元,覆蓋上海幾乎所有規模較大的小區,準確率也是最高的。除此之外,我的硬盤里還有銀行會員信息、商場會員信息、股民信息、黃金投資信息、企業老板信息等等?!睆埾壬f。

  張先生還表示,自己從事這行只有幾個月,除了帶來的容量260G的硬盤外,自己家中還有一個存儲資料的400G硬盤,“我就租在附近的證大家園小區,如果需要更多資料,我可以馬上回去拷?!?/p>

  記者隨后花了200元,“購買”了張先生手中的中遠兩灣城總計5939位業主的住址與電話信息,張先生拍胸脯表示這份名單是7月剛更新的。

  而當被問到如何進行更新時,張先生神秘地表示,“能提供給我信息的人當然會擁有最新的資料?!庇浾哒{查:

    信息準確率超過98%

  “信息販子”手中掌握的業主信息準確率到底有多高?記者隨機抽取了“購買”的中遠兩灣城業主中的20位進行試撥,結果顯示,除了兩個無人接聽外,其他18個電話的業主姓名、住址和電話完全都能對上號。部分業主在接到電話時還表示,經常收到各類投資、租房、保險公司業務人員的電話。

  為取得記者的信任,張先生還提供了一份閔行愛廬世紀新苑小區所有業主的地址、電話信息,記者隨即與該小區物業取得聯系,經仔細核實,這份業主名單的準確率達到98%以上。

  “我們小區有2600多戶業主,這份名單居然齊全到其中的2584名?!蔽飿I管理人員也非常驚訝,“除了部分業主因為買賣房需要重新登記外,其他基本都正確,怪不得業主常常投訴說有電話騷擾?!?/p>

  法律人士呼吁盡快立法保護個人信息

  在調查中,記者還發現網上販賣個人信息的商家很多,甚至還有人專門開博客叫賣個人信息:一位自稱“楊經理”的“信息販子”在個人網頁上打出“出售全上海1000萬業主信息”。

  對業主信息頻遭泄露,同濟大學法學院教授朱國華表示,販賣個人信息的確危害了他人的權利,“但具體造成什么危害?審判的標準和依據何在?該如何處罰?這些問題在法律上都沒有明確、系統的規定?!?/p>

  朱國華表示,未經信息所有人同意肆意從事轉讓行為,不僅侵犯了個人對自我信息的所有權,而且這種行為如果被別有居心的人利用還可能引發犯罪,“的確具有明顯的社會危害性,應盡快立法保護個人信息?!?/p>

  據了解,今年年初,市人大代表丁光宏曾提出保護個人信息的書面意見。丁光宏建議市民,不要貪圖小利把自己的真實信息特別是身份證號碼、銀行賬號等填在網上。同時應盡量到大型銀行的柜臺去辦理有關開戶及信用卡事宜。

  除上述外,丁光宏還建議市民,不要在公共場合采用公開的方式傳輸包括身份證號碼、銀行賬號、家庭地址與電話等信息。

  個人信息從哪里泄露出去

  中介稱賣信息不會嚴處,銀行不排除有漏洞

  圍繞著“信息販子”手中的業主信息從何而來,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調查顯示,物業、銀行、房屋中介等都可能會泄露業主的個人信息。信息販子:

  只要關系好都能買到

  賣給記者中遠兩灣城業主信息的張先生說,自己主要從一些物業公司、房地產公司、金融機構、統計部門等獲得信息,“只要關系好,幾乎沒有哪個部門或公司的資料是拿不到的,獲取的途徑當然就是這些公司或者機構的業務人員了?!?/p>

  據張先生介紹,雖然有些信息是從網絡上收集而來的,但大部分還是向熟人購買的,“錢一般按人數或者地區計算,價格也和賣家的‘關系’不同而有所不同?!?/p>

  “賣信息給我的人一般會長期合作,他們將客戶資料通過各種方式給我,并且會時不時地更新?!睆埾壬硎?,很多搞投資、房地產、貸款和保險業務員以及一些大型企業,都向自己買過資料。

  “這個買賣利潤很高,一個月最多賺個3萬元也沒問題,但生意最差的時候大概才2000多元?,F在生意比較好做,或許明年我會找一個辦公場所,招聘一些客服人員來擴大業務?!睆埾壬f。業內人士:

    物業、中介都有可能泄密

  在接受采訪時,有著十多年物業管理經驗的何先生表示,一般來說,物業管理人員都能接觸到所在小區業主的信息?!扒芭_接待時會留下業主電話和門牌,新業主進戶時會填寫詳細信息?!辈贿^,何先生表示,物業不太可能出售整個小區業主的資料,“以前我們有的業主還沒入住,就接到裝修公司的電話,這肯定不是物業泄露的?!?/p>

  據何先生介紹,一些比較正規的物業會在用人合同中寫清楚,如果透露業主信息就解除合同,“但很多基層的物業人員流動性很大,比如保安、保潔、前臺等,可能在離職時會帶走業主信息?!?/p>

  除了物業外,不少房地產開發商在銷售時會聘請一些銷售公司代理,“所有業主信息,包括貸款、身份證、賬戶等,都會詳細登記,而銷售代理賣完房子后就撤走了,這些信息也可能被他們一并帶走?!毕嚓P人士說。

  部分從事房產銷售的業內人士表示,販賣業主信息的現象在行業內并不少見,“大的品牌代理商還好,一些小的房產代理公司出售或者泄露業主信息的可能性很大?!?/p>

  “信息販子常常到中介公司進行推銷,以一個電話幾元錢的價格‘批發’業主電話。另外有的中介公司內有人得到有用的名單后,還會與同事‘資源共享’?!蹦持薪楣緲I務人員說,也有中介在跑業務的同時掌握了大量業主信息,例如一個新樓盤每個買房業主的信息都可能成為轉賣的對象?!霸谝幠]^小的房產中介或銷售代理公司內,業務員出售或者購買業主信息的行為,一般不會受到太嚴重的處罰?!?/p>

  在銀行方面,某商業銀行信貸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銀行方面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嚴禁工作人員泄露客戶信息,但實際管理上不排除有漏洞。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