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家上市企業,100余家創投機構,又一出資本大戲在杭州上演。昨天召開的“杭州成長企業推介會”,吸引了來自知名風投機構的近10位資深投資人。這一次,他們的話題圍繞著中小企業展開。
直接融資訴求強烈
說到中小企業的資本游戲,最容易對號入座的當屬創業板。11月30日的數據,剛剛滿月的創業板平均市盈率水平達到了114.62倍。
在整整一個月里,創業板經歷過首日爆炒、長達兩周的價值回歸,以及回歸后的強勁反彈。同時,創業板也出現了許多令人不安的問題,如募集資金涉及變相挪用、各路游資橫行等等。
“創業板惡評如潮,我們玩還是不玩?”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卓福民說,十年前的10月30日,他把上實醫藥帶到了香港聯交所的創業板;而十年后的A股創業板,比當時的香港有著更好的監管和更多的資源。
卓福民認為,創業板不僅要玩,而且要大玩。事實上,中小企業“爭上”創業板已是不爭事實,這一現象體現的正是他們對直接融資的強烈愿望。
“中小企業之所以融資難主要是投融資體系有問題,對間接融資(銀行信貸)過分依賴。”杭州市金融辦主任奚素勤認為,為了幫助更多中小企業實現直接融資,杭州正在著手制定推動私募股權投資發展的相關政策。
“風投、創投機構越多,對中小企業上市的推動力就越大。”奚素勤表示。
風投找對象條框不少
盡管如此,對于后危機時代的“戀愛”,無論是風投還是中小企業,心態上都已起了微妙變化。
“目前我們在投的36個項目,一半集中在互聯網,另一半分布在環保、醫療等領域。”啟明創投合伙人童士豪,剛剛完成開心網的第二輪投資。在他看來,風投的“擇偶”標準可以總結為三句話:看大門(行業空間)、看小門(企業本身在業內的地位或潛力)、看人(企業團隊的誠信度、執行力和學習能力)。
“溫州有些企業,旗下的產業不僅有礦產、房產,還有服裝等等。”IDG資本合伙人毛丞宇則表示,除了對行業、團隊的重視,IDG更看重專注性,非常不喜歡那些把精力分散在很多領域的企業。
風投越來越務實,企業亦然。在峰會現場推介項目的杭州懶洋洋外送網,對首期引進風險資金的預期僅為300萬元,這些錢計劃用于樣板市場的開發。
“如果你手里只有一個商業計劃書,最好還是找天使投資。”童士豪認為,尋找資金的中小企業確實不應盲目,不要一味求大攀高,門當戶對很關鍵。其次,要對投資人的行業背景、政府資源有詳實了解,這將決定投資人對企業的發展會帶來多少幫助。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