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文件說它很重要

2010-01-18 17:58:58      挖貝網

  在經濟危機中,受沖擊最大的是中小企業,而中小企業連接著最多的就業人群。一方面,政協工作報告呼吁非公經濟盡量不裁員不減薪;另一方面,中小企業面臨著融資難題、市場萎縮等問題。我們提倡對癥下藥,來應對宏觀經濟挑戰,說到底,就是要改變近年來形成的種種不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重新激發中國中小企業的活力。

  困境在不斷加重

  中小企業受到了與它們的貢獻完全不匹配的待遇。它們成為地方政府的錢袋子,成為腐敗官員的私人銀行,在政策上受到歧視,在資源分配上被邊緣化。

  中小企業是中國經濟的脊梁骨。中小企業占中國企業總數的99%,它們使用20%的金融資源,卻創造了60%的GDP,75%的城鎮就業,60%的出口,貢獻了60%的稅收。這些數據說明,每一單位投入,中小企業創造的就業是大型企業的8—10倍,創造的GDP是大型企業的4~6倍。因為中小企業是中國城鎮勞動力就業的主力,雇傭了中國75%的城鎮勞動力,這就意味著如果中小企業裁員10%,中國就會新增加3000萬失業人口。

  在30年的改革過程中,大型國企大部分時間都在忙于“扭虧為盈”,“下崗分流”,“解決歷史包袱”。在這樣一個過程中,中國經濟能夠保持高速增長,同時解決了就業與社會問題,靠的主要是中小企業。

  非常不幸的是,中小企業卻受到了與它們的貢獻完全不匹配的待遇。它們成為了地方政府的錢袋子,成為了腐敗官員的私人銀行,在政策上受到歧視,在資源分配上被邊緣化。

  (《先救中小企業的理由》,王一江,2009年2月《商界評論》雜志)

  這些年來,中小企業的困境非但未有緩解,反有加重的趨勢。比如在勞動立法方面,政策制定者沒有看到中小企業解決了75%的就業問題,而把中小企業看作勞資關系緊張的源泉。在稅賦方面,中小企業的負擔沒有減輕,反而是在不斷加重。在金融政策方面,中小企業常常成為宏觀調控的主要犧牲品。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歷來都是困難的,一旦宏觀調控,這個板子又是首當其沖地落到中小企業的身上。國際金融危機,實體經濟急轉直下,這對于中小企業,特別是外向型中小企業,無疑是雪上加霜。在我們列舉的中小企業四大困難中,三條都有政府政策的因素。中小企業企業大批倒閉,更多勞動力失去收入,長此以往,全社會的消費能力將進一步下降。

  (《先救中小企業的理由》,王一江,2009年2月《商界評論》雜志)

  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有5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這些年來中小企業所承擔的稅費和攤派的負擔應該是一個加重的趨勢。

  第二,中小企業除了承擔國家的各種稅費和攤派以外,還承擔了腐敗的負擔。越是基層,資源比較缺乏,有消費的需求,直接和中小企業做交易,把國家資源分配一部分給你,你把你賺到的錢分配一部分給我,權錢交易。

  第三,這些年來法律和輿論的環境對中小企業越來越不利。有一些人有這么一個看法,認為中小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太少,反復強調中小企業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但是他們忘記了,中小企業30年來蓬勃地發展,創造了幾億人的就業,為幾千萬到上億的下崗員工創造了工作,為1.3億的農民工創造了工作,為每年新增加的上千萬的勞動力創造了工作,這就是最大的社會責任。用大家常說的話,中國能“保八”就是對世界最大的貢獻。中小企業能夠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對社會的責任。

  第四,融資方面。因為我們國家的銀行體系還是非常不健全的,盡管進行了這么多年的改革,但是大型商業銀行統治銀行業的局面沒有改變。因為大型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是大對大,為大客戶服務,盈利最好,成本最小,成本最小,中小企業自然被放在一邊。所以,中小企業被迫走向地下錢莊,走向非法的、非正規的融資渠道,承擔了很高的金融風險和金融負擔。

  第五,最近發生的金融風暴。

  如果把這5個原因統統考慮在一起,最近一個時期中小企業所面臨的困難是不可低估的,他們面臨的困難恐怕要付出相當大的努力,從企業本身到政府政策,到社會各方面條件的支持,才能扭轉現在這種下滑的局面。

  (《中小企業如何走出經濟危機困境》,王一江,2009年3月12日新浪財經)

  未來30年有賴于中小企業

  中國經濟未來30年的活力取決于中小企業的活力,中國的企業什么時候走出當前的困境,取決于中小企業什么時候走出當前的困境。

  中小企業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一方面要苦練內功,轉變經營模式,開拓市場。更重要是,國家為中小企業創造一個更加有利于他們發展的金融管理環境在此方面要下更大的工夫。國家在戰略層面上應該看清兩個道理,一個道理是過去30年中國的奇跡主要在于中小企業的蓬勃發展,中國經濟的活力主要來源于中小企業的蓬勃發展。未來30年仍然會是這樣,中小企業有沒有活力,能不能蓬勃發展,決定中國未來30年這個奇跡能不能保持下去。

  第二點,國家應該看到是我們當前什么時候能走出這場危機,走出這個困境,關鍵在于中小企業什么時候開始恢復活力。

  (《中小企業如何走出經濟危機困境》,王一江,2009年3月12日新浪財經)

  中國經濟怎樣渡過難關,法寶不在4萬億,不在20萬億,不在我們的貸款額度要增加百分之多少,我們屢試屢靈、屢試不爽的一個成功經驗就是國家放權讓利,激發我們草根的創業精神。我再重復一次,中國經濟未來30年的活力取決于中小企業的活力,中國的企業什么時候走出當前的困境,取決于中小企業什么時候走出當前的困境。

  (《中小企業如何走出經濟危機困境》,王一江,2009年3月12日新浪財經)

  松綁有道

  除了國家規定的稅負以外,還有許多各地的收費以及甚至一些腐敗的成本,都是由中小民營企業承擔的。所以要堅決地通過減稅,把他們的成本和負擔降下來。

  政府應如何促進民營經濟的增長?

  第一點:使各行各業都對民營經濟更加開放,就是放寬準入原則。也就是要放權的概念,要更加市場化。

  第二點:在金融體制方面,要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真正的改革應該是成立大批中小型銀行,資產在1億元至十幾億元左右。這些中小型銀行它的主要服務對象是中小型企業,甚至可以讓一些地下的民間融資手段“陽光化”。

  第三點:要大大減輕民營企業的負擔。自從實行《勞動合同法》以來,民營企業的勞動成本大幅度上升,再加之近年稅收的大幅度上升,民營企業的稅負也大大地加重。除了國家規定的稅負以外,還有許多各地的收費以及甚至一些腐敗的成本,都是由中小民營企業承擔的。所以要堅決地通過減稅,把他們的成本和負擔降下來。

  (《應大幅提高個稅起征點》,王一江,2009年12月14日網易財經)

  國家應該確立一個理念幫助國民、中小企業整體上減輕負擔。國家從稅負這個角度來講,要意識到改革開放30年大部分時間里是在不斷地減輕企業和公民承擔的各種負擔,在不斷減負的過程中,我們的經濟、企業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實際上我們稅源、征稅的能力和整體的國力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包括我們現在能夠用于加強國防的,包括我們現在能夠用于民生的各種資源,都是在經濟蓬勃發展了以后,把雞養大了之后再收蛋,稅基大了,你的比例雖然下降,實際上收到的稅更多。

  (《中小企業如何走出經濟危機困境》,王一江,2009年3月12日新浪財經)

  在銀行業方面,我們也可以有很多創新,比如大型的銀行不應該有一個向中小企業放款的額度行政性的限制或者是指導性的規定,但是我們應該成立很多種小型銀行,他們的很多業務可以是中小企業。這方面孟加拉的鄉村銀行,發達國家的很多社區銀行,這些方面都為我們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中國其實也有一些銀行在摸索,怎樣向創造一個新的貸款模式,來解決中小企業貸款的安全問題。

  (《中小企業如何走出經濟危機困境》,王一江,2009年3月12日新浪財經)

  中小企業要求他不裁員認為就承擔社會責任,恐怕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在開始的時候我也講過,中小企業靠著自身的活力,靠著自身的效益創造了幾億個就業崗位,解決了大量國有企業下崗員工、農村生育人口向城市轉移,以及每年上千萬左右的新增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他們的效益就是對社會的最大貢獻。

  所以,要關注就業問題,我們的重點還是怎樣增加中小企業的活力。辦企業本身一定是意味著各種各樣的風險,包含著風險就意味著有時要膨脹,有時要收縮,各種資源的配置要不時靈活地調整,你如果把靈活性拿走了,很多人就會說,我本來可以試一試,該冒一下風險,現在也不值得去試,不值得去冒了。

  (《中小企業如何走出經濟危機困境》,王一江,2009年3月12日新浪財經)

  轉發此文至微博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