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突破口

2010-01-18 17:58:58      挖貝網

  2008年,學者們普遍認為,危機是加快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有力推手,建議企業從海外市場轉移到國內市場,抓住行業重新洗牌的機遇搶占先機。然而一年過去了,生產能力與消費之間的斷層問題仍然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圍繞內需不足尋找經濟結構轉型的突破口,或許是可行之道。

  為國內造25美元的包

  如果過去我們考慮的是如何生產出500美元的GUCCI包,滿足發達國家的消費需求,現在我們面臨的問題是如何轉化生產能力,為國內消費市場制造出價值25美元的普通包。

  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內需不足。以前中國經濟增長主要是投資和外貿兩駕馬車跑得快。投資需求在金融危機前一直非常旺盛,金融危機之后由于國家采取了一些措施,投資數量超過了以往同期。其實我們的投資需求并不存在不足的問題,真正不足體現在消費方面,更加明確的指出,我國內需不足主要就是消費不足。所以我認為中國經濟的主要問題是保持經濟發展和消費的平衡增長,而不是靠投資一枝獨秀來拉動中國經濟。

  不可否認,外需會持續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之一,但要想保持經濟的持續平穩發展,我們必須要拉動內需需求。

  (《共享計劃要考慮自身利益》,周春生,2009年8月14日和訊網)

  從長期看,中國經濟發展仍然需要克服一些難題。首先是產能嚴重過剩。中國缺乏有長遠眼光的商業機構。哪個行業一有錢賺,中國人會一窩蜂地投向這個行業,有利潤的行業就會變成沒利潤的行業。其次,消費率太低。這幾年,中國經濟的最終動力一直是不足的。最近5年,固定資產投資年增速基本保持25%的水平,遠超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的增速。中國的消費率(最終消費/GDP)從2000年的61%逐年下降,目前已經明顯低于50%,居民消費占GDP比重已從2000年的46%下降到現在的35%左右。消費不足已成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巨大隱患。

  (《危機下房價不跌反漲正常嗎?》,周春生,2009年8月25日《廣州日報》)

  中國的生產能力和消費之間存在斷層。中國大部分的生產能力過去是被西方的消費市場所驅動。如果過去我們考慮的是如何生產出500美元的GUCCI包,滿足發達國家的消費需求,現在我們面臨的問題是如何轉化生產能力,為國內消費市場制造出價值25美元的普通包。

  (《美國經濟年底回暖》,梅建平,2009年5月《長江》)

  填平中國經濟缺口

  國進民退將導致看不見的資源浪費和低效率,將把經濟引向更為危險的方向。

  在經濟低迷的情況下,長遠來看,需要注意兩點:第一,應該關注企業庫存,相信到2009年第二季度企業庫存壓力將得以解決。第二,中國產業結構升級和調整,加上勞動力成本上升、環保要求提高,以及靠出口、投資勞動經濟模式的轉變等因素,使得經濟增長恢復以往的水平需要更多時間。

  (《中國經濟仍存在趨冷和緊縮風險》,周春生,2009年2月16日搜狐財經)

  中國的國有部門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已有了很多改進——過去國家考慮更多的是如何花錢,而較少考慮回報問題,而民營經濟在花錢時總是會考慮到如何能獲利。因此,中國經濟仍然存在著許多缺口,被國家的投資所遺漏。如果這些缺口能被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共同填平,中國經濟將會有更多地機會實現高收益。

  (《美國經濟年底回暖》,梅建平,2009年5月《長江》)

  市場盡管不是萬能的,但它自動修正的速度很快,可以讓資源更有效地分配。國進民退將導致看不見的資源浪費和低效率,將把經濟引向更為危險的方向。

  (《美金融業國進民退把經濟引向危險方向》,曹輝寧,2009年9月15日騰訊財經)

  國民財富基金想象

  建立專門的國民財富基金,作為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突破口。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A股,B股,H股,N股,L股等)大約有20萬億人民幣左右的市值,其中大約1/3是流通股,剩下2/3為國有股。中國當前的外匯儲備規模大約2萬億美元。拿出上市國企的8萬億元股權,再拿出相當于8萬億人民幣的外匯儲備,另外注入3.5萬億人民幣國債,用一共19.5萬億人民幣資產建立一個國民財富基金。按照人口平均,每人1.5萬元,每個人有一個國民財富的賬戶。隨著市場的變化,這個基金約有60%左右的國內資產,40%左右的國際資產。如果投資合理,這個基金應能獲取5—8%的長期投資回報。這樣的話,該基金應可以每年實現3%的分紅。國民財富基金可以有限制地轉讓,比如當居民上學、生病、購房、退休、或創業時,可以以基金作為抵押,從銀行獲取貸款,也可以進行轉讓。但在進行相關手續時,必須提供相關上學的、生病的、或購房的證明等。國民財富基金不能自由賣,但可以自由買。由于基金的凈值每天公布,故不會出現賤賣賤買,導致類似東歐私有化式的財富分配的不均。

  (《國民財富基金 提振經濟的一種設想?》,梅建平,2009年3月9日《21世紀經濟報道》)

  設立國民財富基金,一是它可以較大幅度降低城鄉人民的儲蓄傾向,解決中國當前內需不足的問題。在目前產能大量過剩的情況下,國民財富基金如果更能夠允許老百姓兌現10%進行消費的話,這就可以釋放出差不多2萬億元的直接消費。

  二是,如果這些過剩的產能被這些消費吸收,那企業就有動機,特別是民營企業就有這個動機來進行投資?,F在的民企,還有很多上市公司的投資不足,這樣能夠拉動企業的投資,從而解決就業問題。

  三是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解決中國的社保問題?,F在整個的社保資金加起來差不多是5000億元人民幣。人均只有幾百塊錢,維持生活水平很困難。但如果有了國民財富基金,就能夠較好地彌補社保的不足。

  四是可以解決中國資本市場的“大非”問題。因為建立了國民財富基金,“大非”的股份就放到國民財富基金里面,國資委就再也沒有套現的必要了。

  再有,可以幫助解決“三農”問題。如果擁有國民財富基金,農民就可能通過抵押,在中國的三線和四線城市買房子,成為城鎮居民。這樣一來,就可以拉動房地產行業,從而對其他房地產相關行業也有推動作用。

  (《國民財富基金 提振經濟的一種設想?》,梅建平,2009年3月9日《21世紀經濟報道》)

  轉發此文至微博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