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文宗瑜 于靜霞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全球共同一致的碳減排行為,決定了中國必須要轉型到新經濟或低碳經濟路徑上。新經濟或低碳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宣告了中國工業化加速發展時代的結束,中國拉開了后工業化時代的序幕。中國工業化加速發展時代,以低資源價格、低勞動價格、低排放價格的“三低”作為經濟增長的支持條件,但是,在中國后工業化時代,工業發展及產業升級要以高資源價格、高勞動價格、高排放價格的“三高”為約束條件?!叭摺钡募s束條件要求企業轉型并選擇新的投資目標及方向。新經濟或低碳經濟條件下的投資目標及方向,除了要研究中國后工業化時代的特征,還要關注中國后工業化時代發展及增長最快的四大領域。在中國后工業化時代,投資目標及方向要首先選擇與新經濟或低碳經濟相關聯的若干領域。
一、與新經濟或低碳經濟相適應的中國后工業化時代特征
新經濟或低碳經濟發展所宣告的中國后工業化時代,不再是著眼“補工業化的課”,不再是單純推動中國工業化進程的加速。在中國后工業化時代,工業發展及經濟運行表現出許多與“補工業化的課”完全不同的新特征。在某種意義上,這是一些影響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企業轉型的特征。
(一)“中國工業產品制造”的國際競爭優勢已經基本喪失
中國的二元經濟社會結構、農村過剩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低工資及中國加入WTO,為“中國工業產品制造”創造了近10年的國際競爭優勢。但是,隨著中國城鄉一體化進程改革的加速、勞動工資增長要求的趨強及碳減排的全球共同行動,“中國工業產品制造”的國際競爭優勢越來越弱。目前,國內部分學者、官員、企業家認為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而忽略了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與“中國工業產品制造”的國際競爭優勢弱化相互疊加的作用?;究梢耘袛?,未來10年,中國的工業產品出口再恢復到1998〜2008年的增長態勢幾乎已經沒有可能,“兩頭在外而過程在內的中國工業產品制造”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
(二)勞動用工的低工資時代宣告結束
“中國工業產品制造”最大優勢是勞動用工的低工資與員工的超負荷勞動。無論是國內消費拉動的政策導向,還是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與更有尊嚴的社會發展目標,都要求大幅度提高員工工資。必須看到,勞動與資本的博弈在中國目前主要表現為提高員工工資的經濟訴求。無論是從中國目前的物價水平看,還是城市的綜合生活成本看,都要求大幅度提高產業工人的工資。應該通過“勞動基準法”、“工資標準條例”的法律出臺及實施,強制大幅度提高就業者工資,爭取用10年左右的時間實現產業工人工資增長3〜5倍,到2020年基本可以保證一個農民工的初次就業月工資能夠達到4500元人民幣左右,一個大學畢業生的初次就業月工資達到6000元人民幣左右?;究梢耘袛?,未來10年,中國將進入工資增幅較快的階段,中國的高工資時代已經到來。
(三)產業平均利潤率時代已經正式開始
在中國GDP已達33.5萬億人民幣的條件下,不同產業及不同行業之間的投資回報率會日漸趨于平均,產業平均利潤率規律的作用越來越大。隨著產業平均利潤率作用的充分發揮,資本在不同產業及不同行業之間的流動會越來越快,不同產業及不同行業之間的相互依賴性及相互支持性越來越大。產業平均利潤率規律要求產業之間、同一大產業的各細分子產業之間能夠相互支持,與此相適應,企業之間不再是純粹的充分競爭關系,更強調企業之間的相互依存性?;究梢耘袛?,未來10年,中國不同產業、不同行業之間的利潤率差別會逐漸縮小,全社會的產業平均投資回報率會略有提高。
二、中國后工業化時代發展及增長最快的四大領域
中國后工業化時代的特征,決定了中國經濟增長的路徑要修正或調整。從中國綜合國力提升、中國產業結構調整政策導向、中國碳減排目標實現等方面綜合分析,中國后工業化時代發展及增長最快的領域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貨幣市場及金融業、資本市場及證券業、第三產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表現為技術創新與進步的新經濟領域及產業。
(一)貨幣市場及多元化的金融業
貨幣的競爭力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的重要表現是該國貨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國作為正在崛起的經濟大國,人民幣的國際競爭力也將大大提升。隨著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的開始,也同時開始了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人民幣的國際化是指人民幣能夠在境外流通,成為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計價、結算及儲備貨幣的過程。目前,人民幣在東南亞地區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元、歐元、日元的又一個“硬通貨”,在中國周邊的越南、老撾、緬甸等國已經成為廣泛使用的流通貨幣。人民幣境外流通的擴大必將加快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商業銀行的多元化及專業分工。一個國家的金融業是否繁榮,一個重要依據是看其商業銀行的發展程度。推動商業銀行的多元化經營,即要求商業銀行在適應外部環境變化以及市場需求變化的前提下,不斷推陳出新提供新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擴大業務范圍,深化服務的深度和廣度,增加服務價值,提高市場競爭力。同時,在多元化的進程中,商業銀行也要實現主業突出,銀行間實現專業分工,避免惡性競爭而導致的資源配置低效和資源浪費。
(二)資本市場及多層次化的證券業
中國證券市場國際化所支持的資本市場發展。證券市場是資本市場的主體,是上市公司股權交易的平臺。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上市融資,特別是境外IPO的大型國有控股公司回歸A股進行再融資(如中國石油),中國證券市場的容量在不斷增大,監管調控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中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進程不斷加速,并由此帶動了資本市場發展的加速。
中國證券市場多層次的架構。中國證券市場主要包括主板市場、創業板市場、中小企業板市場、債券市場等,這些市場一起形成了不同層次的互補體系。越來越多的代表中國經濟發展的大盤藍籌股上市,海外上市公司和紅籌股回歸,主板市場正不斷做大做強;中小企業板也在不斷地推陳出新,為大量中小企業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務和更加便捷安全的融資平臺;創業板的新近推出豐富了證券市場的內容,為諸多高成長的創新型企業提供了融資平臺,也為創業資金的退出提供了通道,在分散風險的同時,增強了證券市場的活躍程度;隨著國債和企業債發行規模的不斷擴大,債券市場日漸繁榮并成為股票市場之外重要的投融資場所。
(三)第三產業尤其現代服務業
第三產業具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第三產業是指除了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全部行業,如交通運輸業、金融業、電影電視業、報紙雜志出版業、教育業、宗教信仰及文化、醫療服務業、心理及精神服務、身體及健身運動等。從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進程來看,在經歷了工業的高速發展之后,第三產業將逐步取代第二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中國正步入后工業化時代,無法克服的能源資源瓶頸問題和環境安全問題將進一步推動中國進行產業升級,第三產業由于其高技術附加值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點,將逐步取代其他產業成為發展的重點。目前,中國城市間和地區間的第三產業發展水平參差不齊,東部沿海地區和部分旅游城市的第三產業較發達,而絕大部分地區的第三產業發展層次較低、技術水平落后。隨著國家扶持政策的出臺和國際貿易規則的改變,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內,第三產業的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大。
現代服務業會高速增長?,F代服務業是第三產業的重要內容,范圍不僅包括新興的服務業,還包括經過技術改造和升級的傳統服務業。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國際化進程需要現代服務業同步或以更快的速度進行發展,以提供高層次、高附加值、高知識結構的各類服務,實現信息時代的資源優化配置。
(四)表現為技術創新與進步的新經濟領域及產業
以碳減排為政策導向的新能源業。在全球氣候變暖和環境不斷惡化的背景下,碳減排理念逐步推廣并深入人心。碳減排是指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逐步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注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追求更高的經濟增長質量。碳減排行動將大大推動能源技術尤其是新能源技術的發展。目前,中國的新能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能、氫能和核聚變能等。新能源技術必將取代傳統能源技術成為下一步發展的重點。
以提高生活質量為內容的生命科學業。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和歸宿是人類的發展,因此以提高生活質量為主要內容的生命科學業,也日漸興起并快速發展。生命科學內容較豐富,主要包含生物芯片、分子生物學、腦科學、生物信息學、人工生命等。
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為目標的新電子信息技術業。后工業化時代是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新電子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信息傳遞、信息加工、信息存儲變得更加便捷。新電子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和經濟的發展模式,使得資源能夠更快地在國家間、地區間、產業間進行流動,進行余缺的調劑,實現配置效率的提高。而新電子信息技術也同時不斷更新換代,實現自身的升級。(以下略)
文宗瑜 于靜霞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