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的很多企業,雖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精力但是在許多巨額投入的背后卻沒有真正的品牌
文/本刊記者 魯永奇
目前我國的企業,大多處于創業期,實現用較低的成本和自己的優勢來打造屬于自己的強勢品牌,也許就是當前最符合我國企業發展的一種選擇。
2010世界杯中國球隊沒有進入世界杯決賽,但是中國制造卻充斥著整個賽場。據統計中國有170多種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但是中國依然屬于制造大國而非品牌大國,在品牌國際化已成為一種優勢的今天,這方面的缺失,使中國制造始終徘徊在制造業的中下層,雖然數量巨大,但是也只是掙一些加工費。在與國際化融合的今天,品牌的力量被放大。一種民族品牌也代表著一個國家相關行業的生產力,舉世愈益深刻的公認,民族品牌是國際競爭的利刃與堅盾。
但是中國的很多企業,雖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精力,但是在許多巨額投入的背后卻沒有真正的品牌。針對這種現象,五谷道場創始人任立認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中國目前幾乎沒有企業家,更多的是商業家,企業家和商業家最簡單的區別,就是企業家有底線,而商業家卻沒有底線。我國多數企業品牌的不成功,往往都是品牌戰略被商業戰略所綁架。
其次,急功近利。目前中國的很多企業都想快捷、快速成功。品牌建設,需要一個堅持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一個沒有終點的馬拉松。擁有了這樣的思想和觀念,才能塑造一個強大的品牌,才能讓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最后,要真正想創造強勢品牌,一定要回歸人性。什么叫做回歸人性?就是要回歸品牌應有的人文關懷,因為品牌就是一種對企業的認可和信任。如果在品牌的建設過程中注重人文關懷,就不會有三聚氰胺,也不會有蘇丹紅,也不會有什么地溝油,也不會有那么多企業在一夜之間倒閉。所以說要回歸品牌的本質,人文關懷。實現顧客的價值我們才能實現品牌的價值。如果作為一個企業只想從顧客的口袋里掏錢,而不是為他提供服務提供價值,品牌肯定是走不遠的。
未來十年領軍的不僅僅是企業的規模與銷售額,更重要的是具備領軍的品牌,那么如何打造強勢的領軍品牌呢?我們也看到了許多企業的努力。也許他們還不為我們所注意,但是他們卻在自己的領域內,用自己的方式經營著自己的品牌,相信終有一天中國品牌會名揚天下,而不是中國制造。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