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經濟到樹根經濟“江陰板塊”寫資本新傳奇

2011-02-18 17:37:32      嚴學鋒 朱志英

  1996年,當廣東順德的一位重量級官員問江陰有無上市企業時,得到的是惶恐的回答“沒有”——到了2011年1月,占國土面積萬分之一的江陰擁有上市公司28家,其中海外上市企業9家,位列全國縣級市之首:從1997年至今短短的十幾年時間,形成了資本市場獨特的“江陰板塊”現象。從“草根經濟”到“樹根經濟”,從“鄉鎮企業”到“上市公司”,江陰的企業發展構成了特色鮮明的蘇南模式的重要內涵;當地政府支持企業資本運營的理念、方法可謂勇于創新、與時俱進。江陰市委書記朱民陽表示,十二五期間要大力推動企業資本經營,繼續擴大“江陰板塊”的領先優勢。十二五末,江陰的上市公司數量目標是超過50家。

  “蘇南模式”上市三階段

  江陰的規模企業基本上是“蘇南模式”培育下形成的。改革開放特別是鄧小平南方講話后,很多以集體經濟為主的鄉鎮企業逐步進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造。

  那是一個時代的挑戰。江陰1994年啟動鄉鎮企業改制,當時鄉鎮企業叫“二國企”,機構林立、人員臃腫,普遍缺乏活力,很多瀕臨倒閉。1996年,江陰的鄉鎮企業改制遭遇瓶頸,在完成小企業改制后,凈資產超過1000萬的20家大企業忽然被發現沒法改了,原因是沒錢。怎么辦?找出路。江陰的主要領導包括書記市長副市長以及主管部門領導等8人,馬不停蹄地外出考察國家確定的企業改革先進地區,包括順德、南海、中山、東莞在內的廣東四小虎,以及諸城和成都。順德當時已全面完成了鄉鎮企業改制,反問江陰有沒有上市公司。江陰考察團回答一個都沒有,也沒想過鄉鎮企業能上市,鄉鎮企業怎么能上市呢?而順德那時已有兩家上市公司,這讓考察方覺得“不得了”。

  找到了差距之后,考察團一行人連夜開會。江陰也要搞上市公司,大企業既然沒法改,先上市再改,這樣不就有錢了嗎?由此江陰想到了一條“全國沒有人想到的路”,1996年底首創江陰市資本經營工作會,把全國8家知名券商全部請過來了,普及理念并確定一個券商輔導兩家企業。1997年興澄股份成功上市,拉開了江陰企業上市的序幕。

  到了2004年,江陰企業上市十來家,企業上市的第一階段告一段落,主要解決了大企業的改制問題。以江蘇陽光[5.42 2.65%]為例,改制需要上交8億,改制方案是分8年,每年交1億并銀行利息給政府,通過這樣的形式,企業沒傷元氣,政府也拿到了錢??恐@一階段的上市,企業突破了產權瓶頸。

  2004年開始,中國的資本市場發生了變化,發行體制從純行政變為部分市場化,海外上市的紅籌模式同期引入。江陰這一階段的企業上市思路有了變化:轉變到要先規范企業的運營,通過上市打造百年常盛企業。為此,當地政府提出了“三個一起上”:即企業上市一是從原來的工業企業為主轉變為工業、農業、服務業企業一起上;二是從以大集團為主轉變為大中型企業一起上;三是從以國內上市為主轉變為境內、境外兩個市場一起上。

  2008年開始,江陰企業上市進入第三階段。順應江陰整體城市定位和經濟發展的重點,江陰政府果斷地把扶持企業上市的重點轉向科技型成長型的創新企業。江陰發改委副主任陳欣表示,現在江陰的上市后備梯隊是“兩個100”:企業100強、高科技100強,重視高科技企業是順應創業板的推出,也順應江陰的產業結構調整。目前江陰上市公司中尚無高科技企業,這正是下一步要突破的。

  財政扶持因時制宜

  當一些地區還在為如何發展鄉鎮企業困惑時,江陰提出了“放水養魚”的理念,通過減輕企業負擔、加大信貸扶持等手段讓企業輕裝前進,使企業迅速發展壯大。經驗歸結起來,就是“政府引導、企業自主、市場運作、政策扶持”。 2007年后,江陰大力樹立企業走出去的觀念,推行總部經濟,即在本地各方面的承載量接近極限時,鼓勵企業把總部留在江陰,將生產基地放到外地。目前江陰企業有20多個國家知名品牌,有100多家企業參與國家標準的制定,其中逾10家是牽頭單位。十二五期間,江陰將引導有實力的大企業集團、上市公司以“總部-生產基地-營銷網絡”的形式向外擴張,打造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江陰本土跨國公司。專利、品牌、標準 “三駕馬車”的相互推動,有力促進了企業從加工制造向自主創新、從資源依賴向科技依托轉變。

  在企業上市方面,江陰也在財務上審時度勢給予扶持。2004年之前,江陰企業上市的扶持很優惠;2004年之后,上市后由財政只獎勵兩年,而且每年上限不超過1000萬。
[page]

  陳欣透露,目前江陰正在醞釀第三步變化,進一步完善優惠扶持的方式。主要是在上市過程中,按照各個必要的階段(如完成股改)給予扶持,一個企業大概給予500、600萬。這種扶持政策的轉變主要為了支持高科技企業:高科技企業跟傳統企業不一樣,更多是上市前缺錢,比如中介機構的費用之類。階段性給錢,把錢用在刀刃上,以減輕這些高科技輕資產公司在上市過程中的壓力,上市后則以精神鼓勵為主。

  快速發展尤需要防范風險,確保發展的質量。一直以來,江陰十分重視做好對上市企業的質量保障工作,在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積極運用資本市場的成熟經驗來指導企業上市。

  早在1996年,江陰在江蘇率先成立了企業上市指導小組,加強對法律法規的研究和企業上市工作的服務和引導。2003年,企業上市辦公室成立,側重宣傳、發動企業上市。2004年后,上市辦重點幫助企業解決具體問題:一是已上市公司的規范;二是解決企業上市中的具體問題,比如產權的不規范,社保、環保、安保等方面的缺陷等。

  2007年開始,上市辦投入相當的精力做私募投資的引進、介紹工作,組織了幾次私募的引進推薦活動。陳欣表示,私募實際上是上市辦工作的延伸?,F在私募在江陰很熱了,上市辦轉向關注引進私募,讓他們在江陰安營扎寨,已有逾7個大型私募在江陰成立了管理公司。

  眾所周知,中國不少的公司是“帶病”(公司治理、產權等等問題)上市,一些地方想了很多辦法來“擺平”擬上市公司的硬傷。陳欣表示,江陰在確定后備上市企業方面有著嚴格的要求。“我們要求貨真價實,決不允許濫竽充數,前幾年也有個別問題企業混進來的?,F在我們的程序是,企業自己申報,所在鄉鎮街道復核,再經過相關部門包括稅務部門的審核,都認為它沒問題,才會確定為后備企業。我們允許企業在后備的時候有一些缺陷,但不能在上報的時候還是帶病的。”陳欣表示。

  上市辦每半年對后備企業調整一次,一些有較大問題的企業在這個過程中就淘汰掉了;有些業績成長性不錯、但骨子里有毛病的企業,就讓他們重新打造;若是各方面都不錯,但有硬傷,比如歷史上的改制上有問題,只能另起爐灶,重新設立一家公司,把原來公司的相關資產收購過來。“企業可以是帶病的,但如果是癌癥,那對不起,先槍斃了再說。寧可緩幾年,心里踏實。”陳欣說。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