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投資王俊峰:游走非IT偏鋒 最高回報15倍

2011-02-21 09:41:48      肖妤倩

  財經評論員王安在《股爺,您上座》一書中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要么死去,要么免費。”

  看到聯想投資的今天,這句話在腦海中不禁一閃而過,如果說,以IT起家的聯想算得上是在IT界吃螃蟹的人,那么以IT投資起家的聯想投資從IT領域向非IT領域擴大投資的轉型也不失為一種吃螃蟹的舉動。

  這種轉型沒有留下后遺癥,反而促進了IT領域的投資。其中,一個關鍵性的人物就是聯想投資董事總經理王俊峰,從他加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要在非IT領域殺出一條血路。

  在他們的投資字典里,單個項目累計投資額一般不超過1500萬美元;新項目首輪投資一般為200萬至1000萬美元;投資持股比例為10%至30%,不會絕對控股。帶著這樣的江湖戒律,王游走在非IT的偏鋒。

  最高回報15倍

  2010年春節前夕,上海綠新包裝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綠新煙包”)的企業剛剛過會,離上市的日子應該不會太遙遠,而它又是聯想投資在非IT領域的杰作之一。這是一家很有意思的企業,畢竟在香煙領域講究環保的還真算件奇事,但是這家企業卻在環保真空噴鋁紙的行當中慢慢摸索前進。

  說到這家企業,王臉上一直飽含著笑意。他解釋道,煙盒的表面雖然很精致,但背后并不環保:其紙表面上覆蓋的一層鋁紙并不能降解,而綠新煙包采取的則是真空鍍鋁的方式,厚度更薄,而且可以回收利用。

  傳統的鋁箔和PET復膜紙等包裝材料表面鋁層和PET膜無法自然降解,對環境造成污染。真空噴鋁紙可以防偽、可降解,外觀有高貴的金屬質感。同時,鋁箔的厚度是0.006毫米,而噴鋁紙的厚度是鋁箔的1/300,即20個納米的厚度,可以節約鋁資源。

  更重要的是,中國是煙草生產和消費大國,占全球卷煙市場的1/3,對于煙草企業來說,使用噴鋁紙并不會增加其成本。

  實際上,綠新煙包并沒有將市場完全鎖定在香煙盒的包裝上,其橄欖枝已經伸到了諸如Philips集團Philips燈泡盒、GE外銷節能燈外包、微軟集團windows升級軟件包裝盒、Bridgestone輪胎標簽、五糧液酒系列包裝,強生、羽西、高姿的化妝品等等產品。不過在煙草行業的銷售占其銷售總額的90%。

  該企業有制造業的成分,也有新材料的潛質,但在王看來,這樣的企業都屬于大消費的概念,因為其產品同人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所以,與其說他投資的是消費,倒不如說是消費中的技術含量,從某種程度上,這也秉承了聯想以IT起家的技術基因。

  與此類投資類似的還有陽光紙業。2006年9月,聯想投資聯合光大控股一并將1400多萬美元拋向了這家以生產白面??堉Q的企業。“投資陽光紙業,就是因為它所生產的紙是一個創新品種”,王拿起放在面前的核桃包裝盒告訴記者,“紙箱的表面有兩種印法,一種是用牛皮箱直接印,呈現出來的效果比較黑,而且不環保,另外一種就是用白面??堄?,更環保,而且成本更低。”

  而今,陽光紙業已經上市,而且同蒙牛乳業、青島啤酒、伊利集團、匯源果汁、康師傅、統一及青島海爾等公司均有戰略合作關系,這些知名消費品牌將指定其包裝商采用陽光紙業生產的白面??埡洼p涂白面???。同時,聯想投資也在陽光紙業香港上市之后獲得了4倍左右的回報。

  回想當初,在投資陽光紙業之后,王也面臨過不少挑戰。一次是幫助陽光紙業搞定了長達7年的長期貸款;另一次則是陽光紙業的王總想要收購一家電廠。前者好說,長期貸款是企業發展所必需的貸款組合,屬情理之中,而后者卻著實把王俊峰嚇了一跳。

  但是經過雙方的商榷、分析發現,與從網上拿電相比,只有將電廠收歸麾下,未來才能有成本競爭優勢。“做生意有的時候必須要尊重對方,但是基礎是要建立在雙方有效的溝通和互信的基礎上,”這是王從實業中學到的。

  順著這個脈絡,被他相中并且走上資本市場的企業還有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商林洋新能源,回報5倍左右;生產各種高壓變頻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合康變頻,回報大概15倍左右。還未上市的企業更多,比如玲瓏輪胎,女裝品牌拉夏貝爾等等。

  總體上來看,王就是干著一些非IT類的投資,逐漸將聯想投資這個大家庭的成員慢慢擴充,從消費到清潔能源,從醫療健康到現代服務……從每一個細分市場中挖掘技術含量高的潛力企業,而這條路子也是聯想投資殺進風險投資領域之后的轉型。
[page]

  從銷售到投資

  2001年,在這樣一個充滿起點感的年份,完全“Made in China”的聯想投資在互聯網產業最紅火的時候誕生了,而且以IT起家的聯想也將投資領域鎖定在互聯網行業,盡管定義很狹窄,但是若能從這個燒錢的行業里殺出一條血路也并非那么容易。

  之后,聯想投資由狹義的IT領域擴展到廣義IT領域的投資,并逐漸向其他行業延伸著自己的觸角,而王就是牽引著這個觸角繼續前行的投資人之一。

  在2004年,加入聯想投資之前,王還在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國際金融專業研讀MBA學位,而那個時候他就已經暗下決心投身創投這個行業,“這是一個越老越值錢的行當”,更確切地說,在加拿大選擇深造的專業都是沖著創投這一行。

  此前,王僅在聯想集團從事電腦銷售工作,曾擔任大客戶部副總經理、業務發展總監等職務。進入聯想投資,一方面是老東家的召喚,另外一方面這個行業像塊磁鐵一樣將他慢慢拉近。

  回憶起來,他也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會“一不留神”邁入創投這個行當,畢竟王是學化學出身,之后又在北京一家化工企業干了一年多的化學工程師,這一切和金融幾乎扯不上半點關系。

  從化學工程師,到聯想電腦銷售,再到創投,對于他來說,這條曲線進入創投的路子也著實不易。然而投身其中,他卻樂此不疲,“在這個行業里,每天都能看到新的事物,能遇到各個行業里的優秀人才,魔力實在太大”。的確,王嗅到了自己的發展方向,嗅到了行業的趨勢。

  更確切地說,彌漫在他和創投之間的迷霧已經逐漸散去。王已經將自己的過去和現在乃至中國的宏觀經濟之間建立某種微妙的聯系。“我是一個很關注大勢的人,不喜歡做逆勢而動的事情。”這一點不僅僅表現在創投,即便是對于春節前夕股市的波動,他也會研究出個一二三來。

  所以,對于企業王也有著自己獨立的看法,他相信,“在這個世界合為一體的時代,如何利用好手里的所有資源顯得尤為重要。”

  他眼里有兩家十分喜歡的公司,盡管不是聯想投資的投資公司,但是從這兩家公司的發展,不難看出王的投資脈絡。

  其中一家是位于湖南長沙的東方雨虹,防水工程的小公司最初的成立應該源于李董一顆不安分的心。

  就這樣,他一步一個腳印地從人民大會堂的項目做到奧運會的項目,甚至已經開始介入高鐵的防水工程,其在中小板上的市值已經達到50多個億;還有一家就是叫做碧水園的企業,其上市前幾年的收入只有幾個億,但是后來卻能達到33個億的收入。

  實際上,碧水園在流域的綜合治理方面簽下的就是五六年,甚至十年的大客戶。

  “他們是小而美的典型,”王如此評價著這兩家企業,一如他所秉承的投資理念一樣,“投資=投事+投人”,一方面,看重企業的商業模式,另外一方面看重創業者本人,對于一個創業者來說,不僅僅要學會做一個好老板,更要學會聚人。

  這些年,王看了不少企業,不論是投資的還是未投資的,不論是上市的還是未上市的,有些企業擁有努力的團隊和戰斗力,有些企業有投資人的指導和支撐,有些企業遇到了歷史性的機遇,而一旦這些因素聚到一起的時候,“小麻雀也能變成雄鷹”。

  如今,聯想投資已經走過了10年的路程,其投資的近100個項目中,已經有16個進行IPO,11個被并購,還有一些在路上。

  從某種程度上說,似乎只要是和聯想有關的東西,都能算得上是柳傳志看著長大的孩子,而聯想投資這個十歲大的孩子對于柳,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一如聯想投資總裁朱立南所說的那樣,“我們希望三代換血,成為一家優秀的VC。”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