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陳 力
在剛過去的2010年11月18日,紐約證券交易所門前的美國國旗被巨大的通用汽車旗幟所代替,上午9時,當通用汽車CEO丹尼爾·阿克森敲響紐交所開市的鐘聲時,正式宣告這家百年企業的涅槃。
這是通用汽車經歷破產保護后的首次公開募股。當天,通用汽車總共發行4.78億股的普通股及43.5億美元的優先股,IPO規模達到201億美元,創下美國有史以來最大IPO的紀錄。首日每股35美元的開盤價較每股33美元的發行價高出7%。
然而16個月前,當通用汽車宣布破產保護、股票被摘牌前,股價僅剩下0.75美元。從破產重組到重新IPO,這個有著102年歷史的企業不僅重生,而且依舊是一個汽車巨人。
大國企通用
通用汽車曾經是美國工業的榮耀和象征。在被豐田取代之前,通用汽車在世界汽車業老大的位置上坐了很多年。然而,居高不下的成本、令人失望的質量以及傲慢官僚的管理使得這個百年企業巨人病入膏肓,如果沒有美國政府的大力救助,通用汽車幾乎不可能走出泥潭。
在2009年6月宣布破產重組之前兩年,通用汽車創下了巨額虧損:2007年,通用汽車營業收入1800億美元,全年虧損433億美元;2008年營業收入為1490億美元,全年虧損309億美元。而市場份額也是一路下滑,僅北美市場的份額就從1990年時的35%左右跌到2008年的不到20%。工會對削減成本的拒不讓步以及投資者對經營目標的高期望,使得通用管理層喪失了一次又一次的變革機會。
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通用汽車岌岌可危。為保住這家美國制造業的標桿性企業及大量的就業崗位,美國政府先后向包括通用在內的三大美國汽車制造商注入1500億美元巨資,然而,這似乎投入了一個無底洞。
2009年2月,奧巴馬政府上臺后,立即成立聯邦政府汽車業工作小組,逼迫這些尾大難調的汽車巨頭破產重組。
2009年6月1日,通用汽車宣布進入破產重組程序。根據破產重組方案,通用汽車公司將優質資產出售給由美國財政部、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以及部分未擔保債權人共同持股的新的通用汽車公司,并將由通用汽車管理層運營。2009年7月10日,“新通用”從原通用汽車公司中分離出來,實現獨立運作。新公司改名為通用汽車有限公司,管理層和品牌標志不變。
在“新通用”中,美國財政部擁有60.8%的股份,加拿大政府和安大略省政府擁有11.7%的股份,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旗下一家醫療信托基金VEBA持有17.5%股份,剩下的10%則由債券持有人持有。這意味著,“新通用”是一家國有企業,美國政府在資金的援助和公司變革上都有著絕對的話語權。
重組四板斧
“新通用”成立的背后,是聯邦政府汽車業工作小組與管理層、債權人、汽車工人聯合會的激烈較量。為達到通用破產重組的目地,汽車業工作小組對癥下猛藥,頻頻使出強力手段,從四方面改變了通用汽車:
首先,人事調整。汽車業工作小組的領頭人,被稱為“汽車沙皇”的史蒂芬·拉特納對通用管理層進行多次調整,一改這種大公司決策緩慢、權責不清的毛病,提拔和引進改革派人士,沖擊官僚化決策體系。
比如,創下通用歷史最大虧損的前CEO瓦格納承認通用存在問題,但卻沒有能力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只認為那要歸咎于他控制范圍以外的客觀原因:油價和勞動力成本太高;經濟陷入整體萎靡;而那些都會好起來,通用汽車仍將強大如初。
拉特納對瓦格納的看法是失察和無能:“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局內人,瓦格納沒有展現出一絲一毫的勇氣,改變通用公司的迂腐文化。他有著漸進規劃者的作風,行動時慢吞吞。他似乎抱著一種不可動搖的信念,那就是通用汽車和其他任何公司都不一樣;它可是‘通用汽車’??!別的公司無論發生什么狀況,都和通用沒有關系。”
通用宣布重組之前,瓦格納首先被拿下。短短18個月中,通用汽車先后4次調整CEO,包括瓦格納、韓德勝、惠塔克和阿克森,這在通用百年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
其次,打包債務,實現債轉股。在破產之前,最低時,通用股價在0.75美元,市值不到5億美元。如果不破產,債權人永遠也不會接受債轉股的方案。
在進入白宮之前,拉特納曾就職于摩根士丹利。在重組通用汽車過程中,拉特納利用政府背景和在華爾街的人脈,不斷對債權人施壓,迫使債權人同意以270億美元無擔保債務換取10%的通用汽車股份,也迫使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接受了17.5%的持股比例。順利對通用汽車實施破產保護,讓數百億美元的債務一筆勾銷。
再次,政府強迫通用放棄了運營不好的品牌。前CEO瓦格納拒絕破產,拒絕放棄某些品牌,他迅速被拉特納清理出門。而在隨后的品牌出售中,行事不力的韓德勝也立刻走人。隨著通用旗下悍馬、薩博、龐蒂亞克、土星等品牌退出歷史舞臺,通用汽車將寶貴的資源集中在優勢品牌上來,企業的運營狀況開始步入正軌。
最后,整肅了經銷商隊伍,全美6246家通用經銷商,規模小、位置偏,不能提供良好服務的經銷商被清理掉約42%,保留3605家。這一劑猛藥讓經銷商怨聲載道。事實上,直到通用IPO后,美國國內經銷商還在抱怨美國政府只顧大企業的利益。
當這四劑猛藥逐漸發揮藥效后,通用汽車開始恢復元氣。
輕裝上陣
2009年7月10日,通用正式脫離破產保護程序。據報道,“新通用”所背債務從6月1日進入破產保護程序時的1760億美元減少至480億美元。
輕裝上陣的“新通用”迅速將工作重點轉向調整產品結構,削減生產成本,提高市場份額和確立創新優勢上來。
“新通用”對最初的品牌出售戰略進行了調整,放棄了龐蒂亞克、土星、悍馬等品牌;保留了知識產權分割困難、買家條件較高的品牌歐寶;專注于提升雪佛萊、凱迪拉克、別克和GMC的核心競爭力。此外,新通用還加大了電動汽車雪佛萊Volt的開發投入。
而在管理架構方面,通用管理層削減35%,450個執行官位置被裁掉。解雇通用北美區、全球制造部門以及研發部等部門的總裁,扶持主張革新的新人上位。由公司CEO主管北美業務,并成立了國際運營部,總括亞太、南美、中東和非洲業務。從準備破產重組開始,通用汽車就開始了萬人大裁員,到2010年底,“新通用”在美員工降至7.6萬人。
在破產重組之前,由于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的不妥協不讓步,通用汽車的勞動成本一直遠高于國際同行水平,通用的人工成本是每小時73美元,比豐田在美國的單位人工成本高出約20美元。而“新通用”和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簽訂新的合同,新合同中工人工資降至豐田公司水平。
在節流的同時,通用將開源的希望更多寄托在新興市場。而中國市場的高速發展為新通用的業績做出較大貢獻,2010年,通用全球汽車銷量達到839萬輛,同比上升12.2%。其中,通用在中國市場共銷售235萬輛,增長28.8%,成功超越美國市場的222萬輛,成為通用汽車在全球最大單一市場。中國市場的繁榮對“新通用”的業績增長貢獻巨大,而通用汽車在該年度也取得了48億美元的盈利。
2010年11月18日,新通用在紐交所成功上市。美國政府在通用IPO時出售了通用汽車大部分股份,所持通用汽車股份的比例從60.8%降至33%。此舉使得通用汽車加速恢復了其公眾公司的身份,而不再是一家國企。如果通用汽車業績持續看漲,美國政府繼續出售通用汽車股票,則很可能在兩年多時間內收回500億美元救助款。那一天,才意味著美國政府對于通用汽車的救贖功德圓滿。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