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年開始,中國就是沃爾沃的第二個本土市場了,中國市場也將成為沃爾沃實現復興的關鍵。
書福:
與自己對話,對你來說并不陌生。你經常在四寂無人的深夜,追問著自己的內心,叩問著人生的價值和理想,做一些形而上的思索。不過,你不僅需要仰望星空,更需要腳踏實地,正如“吉利汽車要跑遍全世界”的理想,依然要靠全體吉利人的奮斗一樣,它自己不會插上翅膀,飛向五大洲四大洋。
在過去的5年里,你做了兩件事情:一是在2007年5月決定“吉利轉型”,不再以價格戰作為競爭的主要手段,汽車產品向中高端轉移;二是收購沃爾沃,將這個世界著名品牌收到中國。這兩件事情,前一件事改寫了吉利汽車的歷史,后一件事改寫了中國汽車的歷史,在事實上都有著內在聯系:那就是“造最安全,最環保的汽車”的使命感。
命中注定,你這一生要與汽車廝混在一起了。照相館、冰箱廠、摩托車,你所從事的一切,如果不是浮云,也不過是你“汽車人生”的鋪墊與準備。對你來說,唯有汽車才是真實的,唯有對汽車的那份熱愛,那份讓吉利汽車跑遍全世界的理想才是真實的。
收購沃爾沃,讓你獲得了全球性的聲譽,甚至有媒體將你列為世界汽車產業影響最大的三個人之一。但你清楚,那只是媒體的炒作,你能否真正在世界汽車產業史上留下不朽的身影,還要看你如何努力,獲得后半生的業績。
盡管沃爾沃已經收入囊中,但將這個國際豪華品牌突然與中國聯系在一起,很多人缺乏心理準備。他們還是認為,沃爾沃是一個瑞典品牌,不是中國土生土長的自主品牌。不過,在你看來,這講到底還是缺乏自信的表現。事實上,一個民族的進步,國家競爭力的提高和國家形象的改變,以及國家品牌的提升等等,可以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實現。吉利并購沃爾沃這樣的方法,就是一種實踐和探索。你相信,再過十年、二十年,大家自然而然就接受了,因為中國的品牌本身就在提升,中國人擁有這樣一個全球豪華車品牌也就成為很自然的事情了。
從2010年開始,中國就是沃爾沃的第二個本土市場了,中國市場也將成為沃爾沃實現復興的關鍵。然而你發現,你與沃爾沃的理念開始發生分歧。沃爾沃方面認為:沃爾沃的品牌內涵比寶馬、奔馳更值得尊敬,它的高品位,首先表現在安全、環保等對社會的負責上,沃爾沃中國市場的策略不應該跟在寶馬、奔馳的屁股后面走。但是你清楚,在中國這個轉型的時期,能買“安全、環保”賬的消費者并不多。如果堅持這種高品位,市場就難以打開。
或許出于這一原因,確定在大慶和成都建立生產基地之后,2011年1月25日,你在上海設立了沃爾沃中國區總部和技術中心。它的建立,將使沃爾沃汽車在中國的業務,從一家全國性銷售公司,發展成為一個全職能的業務集團,業務范圍將深入到投資者關系、財務、法律、人力資源與公共事務等各個領域,以加速沃爾沃在華發展。它還可以與總部和全球其他研發機構一起,參與全球性產品的開發,并根據中國消費者的喜好,為中國設計產品,為中國本土化生產提供支持;以此深入中國市場,實現到2015年,使沃爾沃汽車成為在中國豪華汽車市場領先的品牌之一的中期目標。
這個目標,應該不難實現吧!
吉利集團董事長 李書福
2011年3月9日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