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權經紀行業采取案例培訓方法,不但體現了執業后續培訓的針對性,而且強化了執業后續培訓的有效性
沈立群
近幾年來,產權經紀行業致力探索執業后續培訓的新方法,以案例分析為主體內容的培訓實踐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對提升整個產權經紀人隊伍的專業化能級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執業后續培訓的與時俱進
執業后續培訓是一項制度,其目的始終是為了提高產權經紀人的規范執業能力和專業服務技能。兩年以前,產權交易市場處于在發展中規范的進程中,執業后續培訓堅持以解讀新出臺的產權交易相關規定和逐漸健全的市場規則為重點,著力于增強執業產權經紀人的規范意識,建立和維護產權交易市場的運行秩序。
隨著產權交易市場的制度體系和操作規則的日趨完善,整個市場發展進入了在規范中發展的新階段,原有的相關規定和市場規則的適用性解讀的培訓方式已不能適應執業產權經紀人提升專業化能級的需求。因此,執業后續培訓必須與時俱進,案例培訓也就成為充實培訓內容,改進培訓方式的選擇。
典型案例的類型和特點
上海產權交易市場每年成交項目在2000宗左右,雖然各個交易項目的情形不盡相同,但其中不乏具有典型意義的案例。執業后續培訓案例的選取,不在于該項目的操作成功與否,而在于該案例是否具有舉一反三的典型性。筆者認為,以下三種類型的案例可供選取,其應用于執業后續培訓的功效是各有側重的:
——成功案例的示范及引導作用。產權經紀成功案例的基本要件是運作規范,體現專業化服務的市場價值。因此,在遵守市場規則的框架下,梳理項目運作的思路,發掘經紀代理的亮點,總結服務創新的做法,是選取此類典型案例的關鍵。成功案例的培訓,對產權經紀人如何向委托方提供專業化服務具有示范效應,對提升產權經紀人市場化能力具有引導作用。
——糾紛調解案例具有剖析及研討價值。產權交易過程中,相關主體的爭議和糾紛時有發生。糾紛調解案例的典型性取決于類似爭議發生的頻率,以及案例中妥善處理爭議的程序和方法所內含的舉一反三的成效。所以,依據市場規則,發現新情況和新問題,剖析原因,尋找對策,是選取此類典型案例的著眼點。糾紛調解案例的培訓,在問題癥結的剖析層面具有相對的開放空間,可以采取互動研討的方式,充分挖掘其規范主體行為,防止糾紛發生的潛在價值,從而切實有效地維護產權交易市場的運行秩序。
——違規案例的通報及警示效應。發生違規案例,其違規行為必須予以制止,其責任主體應當受到處理,這是毫無異議的。針對違規作為或違規不作為的各種現象,可以借助“判例法”的思路,在案例培訓中,一方面,要注重對違規行為的認定,糾正不正確的理念;另一方面,要強調違規主體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和經濟責任,發揮前車之鑒的警示效應。
堅持數年,必有成效
典型案例在產權交易的實踐中是取之不竭的,既有經驗可以總結,也有教訓應當汲取,更能引發思考、帶來啟示。將案例培訓引入產權經紀人執業后續培訓,確實是一個有益的探索。產權經紀行業采取案例培訓方法,不但體現了執業后續培訓的針對性,而且強化了執業后續培訓的有效性。我們有理由相信,執業產權經紀人的案例培訓堅持數年,對產權經紀行業乃至整個產權交易市場的發展,將起到漸進式的推動作用。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