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聞
2003年,哈佛大學學生扎克伯格,隨意在黑板上運用網絡效應畫下的“課程搭配”簡示圖,演繹成“face book效應”風暴,不過8年時間。今天,我們末必在face book(臉譜網)上,但必然活在它的效應中。
有人說正如微軟之于IBM,Google之于微軟,臉譜網將成為Google之后的新王者。扎克伯格很有可能成為第二個比爾蓋茨。
馬克·扎克伯格是誰?這個總蹬著橡膠涼鞋、套著T恤衫和毛絨夾克的大男孩,怎樣把哈佛集體宿舍的一個想法辦成了一家驚天動地的公司?26歲的他沒有拿到大學文憑,卻創辦和掌管了全世界最大的社交網站。他是如此少年得志,以至于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評價說:“我無法在世界歷史上找到一個先例,這么年輕的人卻擁有這么大的影響力——等一等,只有一個人,那就是亞歷山大大帝?!?/p>
每個月,臉譜網的用戶會上傳10億張照片和1000萬個視頻;每周,超過10億條關于網站鏈接、新聞報道、博客文章以及照片的內容被全世界的人分享;迄今有超過 4500萬個用戶小組活躍在這個網站上;每個月有250萬個以上的事件或活動通過臉譜網,成為了現實。
本書作者近距離地采訪了與臉譜網相關的人士,其中包括創始人、員工、投資人、意向投資人以及合作伙伴,加起來超過了130人。這是真切詳實的訪談,更是超級精彩的故事。作者以其細膩的筆觸,精巧的敘事結構,解密了這個網如何從哈佛的宿舍里萌發,創始人的內訌,權力之爭,如何放棄華盛頓郵報的投資,怎樣爭取到第一個廣告客戶,而第一輪融資又如何獲得一億美元的估值,讓人癡迷的圖片產品如何上線,面對Twitter的競爭,與Google的世紀之爭?!?/p>
縱覽全書,饋贈型經濟無疑是其中的華彩樂章。饋贈型經濟強調的重心在于分享,分享是一種社會行為,所以社會網絡化服務的實際意思,是分享服務。
扎克伯格的理想是,通過臉譜網的透明性,建立一個大規模的饋贈型經濟,而臉譜網的社交網絡將會無限延伸與拓展,成為支撐這個經濟體的巨大空間。事實上,扎克伯格早就希望這種新的傳播方式能夠改變整個世界的形態,因此,這讓他拒絕了包括雅虎在內的互聯網公司對臉譜網提出的天價收購,也從來不涉及實體產品。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