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的方法論

2011-07-07 10:19:50      挖貝網

  吳銘

  從甲骨文、戴爾到ARM,這半年來傳聞中欲收購AMD的名單一籮筐。作為全球第二大芯片制造商,AMD一直在與英特爾苦苦纏斗,尤其在中國市場,競爭更為激烈。

  去年底,鄧元鋆離開諾基亞,成為AMD大中華區總裁。見到他時,鄧總看上去心情不錯。“我剛加入諾基亞時,公司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只有20%左右,后來達到最高峰時的42%,這中間三四年快速增長的過程非常過癮。”鄧元鋆告訴《英才》記者,“加入AMD前我也進行了很充分的研究,AMD剝離了芯片制造業務,讓它有更好的現金流;同時總部很看重中國市場,比如中國是AMD公司目前全球唯一能夠參與管理委員會的大區,這讓我得到充分信心領導大中華區上一個新的臺階;而公司今年發布的一系列APU產品,是X86架構40年來一大革命性突破,將引領整個行業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這些原因都讓我做出了加入AMD這樣的選擇。”

  那么面對移動互聯帶來的巨大機會與挑戰,AMD制勝的武器在哪里?

  革命性改變

  低功耗和融合是鄧元鋆眼中未來兩大產業趨勢。數字與多媒體內容的增長,游戲、3D、高清視頻等圖形處理的需求在不斷提高,這部分屬于GPU(圖形處理器)的功能,但在X86原來的架構中,GPU與CPU(中央處理器)并行運算,“APU(加速處理器)則是將CPU和GPU真正地融合在一塊芯片上了”。

  “A P U在低功耗方面表現卓越,其體積也會越來越小。”鄧元鋆說,其革命性正體現在整體效率的提高。事實上,APU不是簡單地把CPU跟GPU在物理層面上放在一起,而是通過在一顆芯片上的“真融合”。“未來,多種多樣的應用會不斷地改變人們的生活,APU的出現,正變成融入人們生活的‘看不見的計算’。終端用戶更看重的是最終體驗。APU能讓消費者隨時感受到流暢的上網速度,清晰的高清視頻,過癮的游戲效果,同時電池續航時間長,功耗低。”鄧元鋆概括。

  今年3月,AMD在中國推出了包括E系列和C系列的APU產品,主要應用于超輕薄筆記本、主流筆記本、高清小本、一體機、HTPC及準系統產品等領域;6月,在臺北電子展上,AMD發布了Z系列APU產品,面向快速成長的微軟Windows平板電腦市場。未來,還將推出針對高端PC領域的A系列APU。

  傳統的PC、服務器領域的競爭是一方面,移動互聯網的布局則更受關注。無論是英特爾,還是AMD,其實這兩家芯片廠商都曾受到不少批評,他們被認為面對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興起,反應速度過慢。梅德克的離開,其根本就在于他與董事會在此領域的戰略分歧,梅被指對移動設備市場重視不夠。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預計,2011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將同比增長40%左右,到今年底將可能超過全球PC銷量,而平板電腦也在不斷擠壓筆記本與上網本的空間。在如此的行業趨勢下, AMD其實已經將矛頭對準了移動和平板等新領域,以徹底打破之前曾被質疑的移動發展策略,在這塊新興的市場上正悄然積聚著自己的力量。頗為引人關注的是,AMD在今年已著力于降低產品功耗,為平板電腦等移動產品提供平臺。而據了解,目前已有宏碁,微星等部分廠商推出了基于AMD的平板電腦,而在臺北電腦展上新近推出的Z系列APU,更是AMD加速進軍平板電腦市場的一個信號。

  “從高端的云計算,到終端設備,這兩方面APU都可以發揮很重要的功能。”鄧元鋆分析說,PC行業發展30年來,應用不斷趨于融合,特別是在移動互聯時代,無論是個人用戶對移動互聯、高清、3D游戲以及其他多媒體的綜合應用,還是企業用戶從大型數據中心、到云計算、物聯網的商業運算需求,這些應用都更加需要融合技術的支持。

  “董事會認為AMD應將戰略放眼于不同領域,在X86以外,我們要看到其他市場機會,這是AMD的發展方向。”鄧元鋆總結道。

  老生常談的關鍵問題

  在鄧元鋆加盟AMD后,有“IT教父”之稱的周偉焜加入AMD,成為其全球董事會成員?,F年65歲的周偉焜曾在IBM工作40余年,2009年退休。

  “周偉焜的加入就證明AMD對中國市場真的很重視,正是因為這一點,公司才會邀請一位‘中國通’在董事會里為公司出謀劃策。”鄧元鋆說。

  鄧元鋆是銷售出身,他第一天上班,就發現辦公室外有一道玻璃門,公司只有不到20名員工有門卡可以順利通過,走進自己的辦公室,他立刻讓人把這道門拆掉。通過這個細節,鄧元鋆想傳達一個信息,員工可以隨時和自己交流。“我希望跟更多的同事多接觸、多交流,包括一線的同事,會讓我更了解整個業務的各種機會跟挑戰,了解大家所面對的一些問題,從而在擬定我的策略、戰略的時候會有更多的參考”,鄧元鋆在采訪中談道。

  政府關系、打造產業鏈,這些都是跨國公司在中國“老生常談”的關鍵問題。去年底,AMD中國剛剛與北京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將打造支持美國總部的AMD全球第二中心,今年5月,AMD又與北京云基地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宣布將成立云計算聯合實驗室,成為北京市“祥云工程”構建的一份子,并在云計算技術及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等領域開展合作。未來的AMD中國將參與更多的決策,充分發揮APU在移動互聯和云計算等多方面的實力。

  不過,與客戶、政府、上下游產業上的公司要想打破障礙,建立順暢的溝通和良好的關系,并不是拆掉一扇玻璃門那么簡單。

  對于鄧元鋆來說,如何在短期內通過優秀的業績獲得總部的信任和資源的傾斜是一大挑戰。“目前我已經看到了很多機會,下一步會從中挑選一個目標作為突破口。”雖然鄧元鋆不愿意透露AMD在中國市場的增長目標,但顯然他已經有明確的方向。這無疑來源于鄧元鋆執掌AMD以來多次重申的“方法論”,即“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怎么去?”這三部曲意味著,要先了解市場和自身的優劣勢。鄧元鋆舉例說“在這里我會去電腦城,會跟我們客戶,合作伙伴和消費者交流,這樣我才能了解用戶、了解市場、了解我們如何能掌握更多的信息”。

  第二步是如何定義未來。針對“AMD大中華區應該往哪里走,了解行業客戶在哪里,應該如何調整資源”去制訂未來的目標。

  第三步則是制訂具體的行動計劃,以帶動戰略、運營、組織架構這三部分,從而保證很好的執行力,打造一個強有力的公司。

  面對未來的機遇與挑戰,鄧元鋆強調,“公司最重要的關注點就是整個產業鏈的打造”,“我希望加入AMD之后會利用我在中國的經驗,對包括政府、行業、渠道,和消費者在內的生態系統發展能有一定的貢獻,并借此將AMD大中華區打造成為AMD全球發展的動力引擎”。

  鄧元鋆能創造如此美妙的時刻嗎?我們期待一個“諾基亞”式的奇跡在IT行業中誕生。

 ?。ㄔ膩碓矗骸队⒉拧罚?/p>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