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昶始終認為,對投資人而言,能否找到市場的空白點,是最見功力的事。在投資的產業選擇上,他最青睞那些有可能成為“第一”的領域。
文 │ 本刊記者 俞越 攝 │ 俞苗玲
中國經濟發展的“黃金”時代,成就了徐旭昶。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肆虐,時為香港華信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的徐旭昶受邀回到家鄉浙江寧波,參加當地政府舉辦的國際服裝節。
家鄉的巨大變化讓徐旭昶驚詫不已?;钴S的民營經濟蘊藏的無限商機觸到了這個嗅覺敏銳的投資人的興奮點。來不及說服董事會其他成員,徐旭昶帶著籌集的5000萬元港幣,回到了寧波。
10多年來,一個年輕的“水手”褪去了身上的青澀,在時代的浪潮中已成為嫻熟的“船長”;當初的5000萬港元也早已實現了數十倍的增長。也是這10多年,香港華信國際集團逐步完成了在地產、教育、養老、工業電子、酒店連鎖、航空運輸、建設園藝等領域的投資布局,成為一家產業多元化的投資集團。
“第一”投資法
不跟風,是徐旭昶對自己多年投資經驗的總結和提煉。他始終認為,對投資人而言,能否找到市場的空白點,是最見功力的事。在投資產業的選擇上,他明顯青睞那些有可能成為“第一”的領域,比如幼兒教育和養老產業。
徐旭昶的二女兒正在寧波一家私立幼兒園就讀,每天的教學內容無外乎唱歌、跳舞、游戲。徐旭昶發現,國內的幼兒園普遍缺乏系統性的啟智教育模式,不重視對幼兒的智力開發。幼教更多扮演的還是“保姆”的角色,和社會、家長期待的“啟蒙老師”相去甚遠。孩子在學校,是被簡單“圈養”。相反,國際上對幼教的重視由來已久,形成了系統性的理論和實踐模式。比如,他們更注重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正確分配玩樂和學習的時間;因材施教,變“管理孩子如何去做”為“找到孩子擅長的部分并加以鼓勵和培養”。
徐旭昶發現,從政府教育部門到幼教從業者,國內還沒有專門的機構為幼教事業投入足夠的精力和金錢。在中國,甚至沒有一套完善的幼兒智力開發的教材。
對精明的投資人來說,問題就意味著機會。很快,立足于幼兒智力開發教材研究和實踐的英倫幼兒園應運而生。按照計劃,徐旭昶將選擇全國地級市以上的城市開設旗艦幼兒園數十家。
“絕不是為了辦幼兒園而辦幼兒園?!毙煨耜频乃悸泛芮逦?,他要做的是將國際先進的幼教理念引入中國,結合實踐,開發出一個適合中國幼教行業的全新模式?!拔磥?,英倫幼兒園有望成為幼教行業的國家范本,這是從事酒店等成熟行業已然不可能達到的成就?!?/p>
除了幼教,徐旭昶還對處在老齡化進程中的中國的養老產業興趣盎然。在他看來,國內高端的養老院將占據整個養老行業市場份額的35%以上。和目前打著養老旗號,實則攫取商業地產增值利潤的大多數群體不同,徐旭昶選擇走專業化的路徑。他正在籌建的寧波鄞州區華信養老院,集養生、保健、醫療、運動、旅游、娛樂、老年大學為一體,幾乎涵蓋了老年人從精神到物質生活的方方面面。
“投資是需要豐富的想象力的?!毙煨耜普f。在充分研究國際、國內政策和發展形勢的基礎上,一個成功的投資人一定要具備白紙作畫的能力,沒有什么比從無到有的創造和最終成為行業引領者更讓人著迷。
地產弄潮
徐旭昶對地產業的感知,從一名旁觀者開始。 1995年,初到香港的徐旭昶在舅舅的裝修公司擔任項目副經理,負責跟進項目裝修進度、監督工程質量。亞洲金融危機前的香港經濟正經歷著空前的瘋狂,房地產行業更是炙手可熱。徐旭昶回憶說,那個時候,香港房子的轉手率非常高,也火了裝修公司。每天在七八個項目工地間穿梭,四五十層的樓一天要爬五六趟,那段時間,徐旭昶幾乎走遍了香港的角角落落,用腳步丈量,讀懂了這個繁華之地。盡管,當時在香港買房對于這個日薪500港元的年輕人來說,依舊是觸不到的夢想,但房地產還是用自己的方式在他心底留下烙印。
1997年,香港華信集團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成立,徐任副總裁,占股20%。當國人還沉浸在香港回歸的喜慶氣氛中時,徐旭昶已經意識到走在前面的香港將對中國內地經濟帶來的變化和影響。未來,城市化的進程將催生巨大的基礎建設需求,“房地產業登臺唱戲”的時代開啟。
當香港華信的股東們對中國內地的認識還僅限于北京和上海的時候,徐旭昶只身帶著5000萬港元回到家鄉。很快,徐旭昶連續在寧波、江蘇、深圳、上海等地投資開發了五星級酒店、住宅、商業等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總額很快攀升到數十億元。
徐旭昶毫不諱言,那幾年是內地房地產最為瘋狂的時期,華信成為頗大的受益者。數十年間,華信的資產實現了幾十倍的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房地產行業的成功。
“在這幾年里,房地產業幾乎沒有經歷真正的低谷?!毙煨耜瓢言诘禺a領域唯一的虧本生意說成是一次“坎坷”。
2004年,華信投資開發的寧大花園和寧波大學簽訂了售房協議,承諾以1800元每平方米的成本價出售給寧波大學的老師。適逢2005年前后鋼筋、水泥等建材價格上漲,導致成本攀升。到2005年9月開盤銷售時,當地的均價已經超過4000元每平方米。
當時,董事會極力反對按照約定價格賣房,但徐旭昶還是堅持履行合同,賣給寧波大學10萬平方米,“損失了2億元”。當年,正經受國家調控的地產業同時面臨銀根緊縮、市場低迷、資金鏈告急的囧狀,徐旭昶的決定所承受的壓力可見一斑。
作為中國房地產行業發展的親歷者,徐旭昶見證了潮起潮落的跌宕。今年以來,隨著國家調控政策的收緊,徐旭昶已經逐步收窄了住宅產品領域的投資,“在退潮之前提緊了褲子?!?/p>
“浙商1號”
如果說,過去的10年,是單純賺錢,那么,接下來的10年,徐旭昶更在意的是賺錢的意義。工業地產,是徐旭昶覓得的一個“有很多想象空間”的事業。這一次,他看準的是民營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工業企業服務缺失的環節。針對國內,尤其是浙江省低端制造型企業密集的二三線城市,企業生存環境惡化,發展動力逐步減弱的現狀,華信設計了一個集結了國際貿易、管理咨詢、營銷結算、工程設計、物流、工程技術檢測等配套服務企業在內的“生產型現代服務工業園”,徐旭昶將之命名為“浙商1號”,首家將落戶寧波余姚。
“生產型現代服務業”是華信獨創的產業類別,介于生產型企業與商業之間的產業,也稱2.5產業,以中小型企業為主要的服務對象。經過反復的市場調研,華信總結目前生產型中小企業主要面臨3個方面的轉型困難:人才缺失、管理思路落后以及資金短缺。
區別于傳統服務業,2.5產業是包含研發設計、工程設計、軟件開發、總部經濟、金融、保險、法律、通訊、會計、創意、管理咨詢、營銷結算、電子商務、房地產、廣告、人力資源、會展、物流等綜合性生產性服務的企業。高技術含量、高知識集聚、高附加價值和高管理水平的生產性服務代替原來的生活消費性服務,成了2.5產業主要的服務產業或服務的主體。
“這是第一個定位為中小企業提供全面服務的產業集群?!毙煨耜聘嬖V《浙商》記者,作為余姚首家2.5產業創新示范園區,“浙商1號”總投資額8億元,完成開發目標約3年左右,引進的目標企業是以創意設計、軟件開發、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產業等為重點的新興項目。
“浙商1號”產業園的開發引進將分為3個階段,占地約160畝,擬用3年時間全部建成運營:在啟動期,先開發50畝土地,建造5萬平方米的自定義三層或四層獨棟建筑和園區配套服務中心。從園區規劃到施工建設,園區策劃招商入園,爭取在10-12個月內開園;壯大期則在一期招商臨近結束的時候,再投入50畝土地開發,建造6萬平方米的三層或四層獨棟建筑和6萬平方米人才公寓,爭取在12個月內完成;進入穩定期后,開發最后的60畝土地,建造5萬平方米的獨棟商務建筑,同時,第三批企業在10個月內入園。按照計劃,通過港澳臺和內地各大城市的僑商會聯絡平臺,針對性地實施互動和聯誼,進行有償招商,5年內將全部完成園區的開發、銷售。招商完成后,入園的經濟實體企業將超過100家,入駐企業注冊資金達到5億元,年營業額達到30億元以上,稅收產出2.5億元以上。
徐旭昶透露,選擇余姚作為“浙商1號”的落成地,除了看中其發達的民營經濟和優越的地理位置外,還有余姚市政府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規模效應
“浙商1號”不是一葉孤舟。幾乎在“浙商1號”落戶余姚的同時,徐旭昶已經先后與民營經濟活躍的浙江定海和河北保定分別簽訂了“浙商2號”和“浙商3號”的投資合作協議。2—3年后,華信將同時迎來3個產業園的建成和投入運營。
“‘浙商號’系列將要搭建的是一個綜合性的服務平臺?!毙煨耜票硎?,在完成出售工業園物業之后,華信將成立專門的物業服務機構,為園區內的各類企業搭建全方位的服務平臺,成為優質的服務提供商。
首先,成為企業間的交流平臺。徐旭昶將著手通過發布會、企業聯誼等活動加強企業間的溝通與交流,并選擇恰當的時機和場合,包裝推出對應的明星企業,盡可能挖掘商機;其次,產業服務中心將承接包括企業注冊、稅務代理,配備為全園企業服務的文秘、車隊、后勤等公共服務資源,為初創型企業提供便利、節省成本。
徐旭昶透露,對“浙商號”的設想,最初源于在中國香港特區、新加坡等地常見的工業大廈。在土地稀缺的香港特區和新加坡,在一個地段建立的大廈,以電梯直上或者環樓而建的方式,讓企業的生產、運營、送貨等渠道均能在工業大廈內完成。
徐旭昶對華信的定位是:專業的工業地產開發商+服務提供商。他說,華信在開發領域的實力已經成熟,但在服務領域還處在探索階段。未來,華信將加大在打造高檔會所級服務機構上的投入,在適當時機,或許有為園區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可能。
對于園區內企業的生存問題,徐旭昶并不擔心。他說,市場是最好的驗金石。經過了市場優勝劣汰存活下來的企業,會讓產業園內的要素配比更為完善,產業集群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應。
[“浙商1號”入園政策]
為支持入園企業技術研發,1年內政府把對地方財政貢獻額的100%獎勵給企業,期限3年;享受期滿后,對特別鼓勵類企業其地方財政貢獻額的70%,其余企業的50%,再用于支持企業的技術研發和創新,期限3年;入園后當年實現納稅100萬元以上的企業,按每平方米300元標準一次性給予購房補貼;5年內,入園企業免征房產稅等稅費;符合2.5產業導向的實體企業落戶2.5產業園,給予一次性50萬元購房補助,租賃的按實際租賃年度給予50%租金補助,期限3年;對經認定的在園區落戶的科研機構給予每家50萬元到300萬元不等的補助。
《浙商》十問
(Q代表《浙商》記者,A代表徐旭昶)
Q:你認為最完美的快樂是怎樣的?
A:我更愿意相信,最完美的快樂還沒有出現過,它是無法想象的。從前,我是個對“死亡”很畏懼的人,在上飛機之前寫好遺囑是常有的事情?,F在,有了孩子就坦然了許多,對未來的憧憬和向往與日俱增。
Q:你目前的心境怎樣?
A:平衡。對待事業,盡力而為,不再糾結和苛求,不會為了事業大肆舉債。
Q:你自己的哪個特點讓你覺得最痛恨?
A:性子直。有時候會拿客氣當福氣,批評下屬的時候往往不留情面。好在,我能做到對事不對人。
Q:你最珍惜的財產是什么?
A:家庭。巨蟹座的男人顧家,這大概是天生的。
Q:你做過的最奢侈的事情是什么?
A:慈善吧,這些年只有對慈善的投入是最大方的。比較之下,對于個人享受層面的消費,已經少之又少。
Q:你最喜歡的職業是什么?
A:少年時期,我曾經有過從事傳媒業的想法。倒不是當記者,而是對傳媒經營很有興趣。就像邵逸夫那樣,既實現了理想,又身心愉快地賺了錢。
Q:你最喜歡女性身上的什么品質?
A:我喜歡傳統型的女性,溫婉恬淡、相夫教子,一如我的妻子。她從不過問我的生意,但是一定會在臨睡前打來電話噓寒問暖,那分信任和關懷,很受用。
Q:你希望以什么樣的方式死去?
A:自然地老去吧。老年時光,就像溫暖的夕陽,有種別樣的美。換言之,為了國家、民族和親人,我也完全可以獻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
Q: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你希望讓什么重現?
A:小時候的快樂與純真。
Q:你對“陳光標”式慈善的態度是什么?
A:對慈善這樣長期事業而言,需要帶著信仰去做。陳光標在慈善行為上的“高調”
無論對社會還是慈善本身都不構成傷害,盡管我不認同,但也絕不質疑他的慈
善信仰。只是,對于社會大眾,包括慈善的受益者而言,平和、低調的方式更符
合慈善本身的“氣質”,更易于被接受。
[記者手記]
實現理想 順便賺錢
對社會有意義,成為徐旭昶很重要的一條投資法則。
文 │ 本刊記者 俞越 攝 │ 俞苗玲
第一次電話聯系徐旭昶,他正陪妻子在醫院打點滴,電話那頭的聲音壓得很低。許是妻子的身體欠安,抑或不愿錯過兩雙兒女的成長歷程,事業已步入良性運轉軌道、完成資本積累之后的徐旭昶有意將自己從單純賺錢的狀態抽離開來。這,在外人看來,多少有些“激情消退”的意思。但,徐旭昶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的路該怎么走。
走進徐旭昶位于寧波奉化華信國際大酒店頂層的辦公室,純中式的家居、擺設與四周歐式壁紙的組合,呈現出濃郁的港派風情。那些氤氳了一個青年為事業打拼的艱難歲月的符號,在他現在以及未來的生活中將留下深深的烙印。
2005年,是徐旭昶人生中重要的分水嶺。這一年,他在華信集團的股權從不到20%上升到76%,事業的基石得到奠定。同樣是這一年,受到一個過從甚密的朋友牽連,徐旭昶被檢察機關關押調查十多天。恰恰是這段并不愉快的經歷,讓他暫別了那個喧囂繁鬧的世界,開始思考時代、金錢以及生活對于人生的意義。
2005年以后,徐旭昶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事業,他開始對幼教、養老和社會服務相關行業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皩ι鐣幸饬x”成為他很重要的一條投資法則。
身邊的人對徐的樂善好施都頗有感觸。在《浙商》記者采訪時,一個記者朋友說起浙江某地一個4胞胎家庭的孩子午餐沒有著落的消息,徐旭昶馬上拿起電話,落實了捐助事宜。聽聞媒體要對此事進行采訪報道,徐不假思索地拒絕了。對他來說,幫到別人將慈善落到實處是唯一目的,他已不在乎那些虛名。這些年,徐旭昶在慈善上的花費超過千萬元。他坦言,自己從向往“游艇”的生活到醉心“慈善”的過程中,內心達到了某種難以言說的平衡和平靜。
采訪前,就聽聞徐旭昶愛好書畫。但,當他著上唐裝,鋪開宣紙,揮毫潑墨的時刻,還是讓眾人驚訝得屏住了呼吸。暢意快書,是徐旭昶表達和宣泄自己情感的方式。無論快意還是苦悶,徐都能在創作書法作品時一一化解。另外,學畫的人追求完美,在徐旭昶身上,也有諸多體現。他拿出一幅花費數月時間完成的工筆畫作品,馬上引來內行人的嘖嘖贊嘆。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過去,徐旭昶都在朝著自己理想的目標進發:實現理想,順便賺錢。作為丈夫、父親、偌大產業的掌舵者,徐旭昶在這些角色之間不停地轉換,并得心應手。
“我會在45歲退休?!闭f起自己這個并不遙遠的目標的時候,徐發出爽朗的笑聲。他說,金錢是個陰謀家,隨時預備奴役欲望不竭的人。退休以后,徐預備用自己資產的1/3成立慈善基金,回報社會;另外1/3用于企業的持續發展;剩下的用于自己和家人周游世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