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籌股享受制度紅利
人民日報載文稱,長遠來看,實施更加嚴厲的退市制度必然能改變市場不合理的預期,減少對績差股、垃圾股的炒作,減少對殼資源的錯誤定價,提升市場資源配置的效率。認為目前股市的上漲,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制度性紅利的釋放。
“論”:作為一家權威性黨報,人民日報近年來經常對股市發言,其中不乏建設性言論。此次人民日報在指出制度紅利下資金可能會流向業績好的藍籌品種的同時,也對“A股走勢仍將由基本面主導”進行了客觀性判斷。
●王亞偉概念股人走茶涼
王亞偉辭職一事在五一期間獲確認,王亞偉概念股漲跌不一,但并未如市場預期出現明顯異動,整體表現略弱于大盤。
“論”:王亞偉概念股今年表現不再如以前那樣光彩奪目。在43只王亞偉概念股中,僅有14只跑贏上證指數,16只甚至出現虧損,易世達、世紀鼎利、中國聯通的跌幅都在15%以上。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師表示,王亞偉的離職,對于股本規模龐大、穩定增長的大盤藍籌影響有限,那些持股占比較大且沒有業績支撐的個股震蕩風險更大。
●人民網恐變成中石油第二
從人民網發行新股那天起,人們就開始談論:該股到底是茅臺第二?還是中石油第二?然而,曾經擔憂人民網上市即破發的投資者可能沒有想到,人民網在上市首日即暴漲73.6%,3天換手率突破180%。九鼎德盛分析師肖玉航認為,人民網目前的動態PE高達78倍,目前的股價有透支未來業績的可能,股價出現中期回落的風險在增大。
“論”:龍虎榜顯示,游資在主導著人民網股價的暴漲,目前該股估值已經比行業平均市盈率溢價5.15%,潛在的風險當然不容忽視。
主持人:劉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