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立:投資人其實很脆弱 去掉包裝實話實說

2012/09/10 16:15     

創業者與藝術家一樣,都需要夢想、需要激情、需要個性。不同的是,創業者面對的是團隊,而藝術家通常面對的是個人。查立如創作藝術般投資早期項目的熱情使他更像是一個充滿藝術氣質的“天使”。

盛夏的午后,39度高溫的炎熱,正滿滿地充斥著位于上海南郊的智慧園六樓,國內著名的天使投資人查立應約而來。但當日,他卻一改往日簡單清涼的著裝風格,上身淺黃色體恤搭配一條嶄新的迷彩褲,頗具了幾分軍人的風姿。

這或許是為了更好地體現他創辦的投資孵化機構“起點創業營”的投資管理風格。事實上,8月中旬,當他的新書《給你一個億你能干什么》發布時,現場來賓們同樣也被要求身著迷彩主題。

“投資人一定是相對低調的,因為在項目里,創業者才是駕駛員,投資人永遠不是主導。”與顯眼的著裝相比,與查立的對話卻顯得平和深沉。

做投資并非查立最初的人生目標,很難想象,他曾與陳丹青等人一樣,是浙江美院(現為中國美院)77屆油畫系的學生,還因為畫績斐然,被視為未來藝術家的胚子。但命運往往總是挑釁似的與人玩笑,因公開發表質疑政治課對學生的價值的言論,在拿到畢業證書的前三周,他便不得不被迫離開校園,一個藝術家之夢就此扼殺,卻陰錯陽差地讓他在投資領域里發現了自我。

輾轉歐美,多次成為打工皇帝,多次創業成功并蛻變成投資人,當下在投資界大概誰都不會對他感到陌生。他曾創立了早期中國技術性創業公司的孵化機構Idea Factory,這家機構和軟銀共同投資,孵化了不少互聯網的創業企業;也曾組建過中國最早的搜索引擎、在線學習、在線音樂和手機游戲等公司;而后他又創立了乾龍創業投資基金,在這個平臺上投資了手機電視、網絡游戲、手機游戲、互動電視、移動互聯網領域里的中國創業企業,在中國早期創業投資領域中頗為活躍。

創業需要不斷“試錯”

查立25歲起就開始在英國留學,英國濃厚的商業氛圍讓他無論是打工還是創業都顯得特別積極。“我打工時可以說在任何一個部門都能做到最好。但是創業時好時壞,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投資失敗的時候,創業與打工的難度不能同日而語。”

他的原則是絕不滿足于一份高薪的工作,他對任何新事物充滿渴求,同時骨子里帶著些叛逆。為此,從廣告、設計、媒體、電影到高科技、互聯網領域,他都沒少“取經”。

“我非常喜歡新鮮事物。當投資一個早期項目時,看著一個幾乎是不靠譜的想法變成現實,產出實實在在的產品,而這個產品又能找到相應愿意付費的客戶,讓公司產生銷售額并促進利潤增長,這個過程真是世界上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情。”他仿佛陷入滿足地對記者說。

1992年,查立開始了第一次創業。是時,雖然國際長途為美國電信帶來豐厚的利潤收入,但因為對遠東和東歐的市場的不熟悉而失去不少商機,急需有人為之推廣。查立抓住機會,成為一名服務提供商,即為美國電信巨頭們提供跨國和跨語言的服務,旨在尋找新的地域發展市場,同時制定相應的營銷計劃和廣告,將客戶的服務和產品推廣到這些新興市場中。“剛開始創業,公司規模較小,僅美國電信這一個客戶就占了公司銷售額的80%以上,公司當時階段的生存完全依賴于這個客戶。”他介紹說。

然而不久后,客戶任命了一位性格武斷的副總裁,查立與他在定位和執行方案之間發生了嚴重的分歧,“他要求的宣傳方式在我看來有很大問題,作為一個服務商,我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按照有利于客戶的方式去操作,結果吵得很兇。”

“那個周末,我的創業伙伴都陷入低迷,因為下周項目一推出,很可能合約將終止,初見效益的公司將至少裁掉大批員工。”幸好,按照查立想法操作的推廣方案一夜之間為客戶帶來大量新用戶,也最終帶來了對方“很欣賞你們為客戶利益負責”的褒獎和一封冗長的道歉信。

嘗到成功甜頭的查立決定再次創業,他在國內創辦Idea Factory,這是一個互聯網平臺,他的理想是用Idea Factory孵化出“世界級的偉大公司”。但實際情況是,當時中國互聯網環境還很不成熟,加之查立回國不久,以致Idea Factory一些想法超前的項目“水土不服”。

“第一次創業在艱苦條件下成功,第二次創業很有自信,結果居然沒有找到一個客戶,還把第一次創業的錢燒光了。”他說。

盡管如此,Idea Factory孵化了原創Mp3音樂網、大學生社區網站等,成為中國互聯網孵化平臺的“先驅”。

“成功不能復制,創業一定要講講失敗的經歷,因為有時候成功的經歷會成為后來的包袱。對于創業企業而言,需要有一個堅定的目標,在運行過程中不斷試錯,并根據市場的反饋進行調整。”

查立告訴記者,在中國創業很累,民營企業壓力非常大,他至少花了三年時間才真正開始了解中國創業的生態環境,它是繁復并原始的,但一定會改變。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