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恩資本創始人羅姆尼:冷血奸商 or 上帝寵兒

2012/09/12 12:06      蔣二波

  貝恩資本創始人、2012年美國總統候選人米特·羅姆尼

  在喧囂的國際私募基金界,貝恩資本(Bain Capital)是一家“安靜”的公司。當黑石、凱雷等大型私募基金掀起一個個并購重組巨浪時,不少人還將貝恩資本和貝恩咨詢(Bain & Company)相混淆。

  美國媒體稱,自1999年以來,貝恩資本就沒有CE0,它的26名合伙人平等合作,遵循集體智慧。如果一定要找到一個代表人物,只能是離開貝恩已10年的合伙人米特·羅姆尼(Mitt Romney),他的另一個身份也許更為人所知——美國前馬薩諸塞州州長,2012年美國總統候選人之一。

  建立機制

  米特·羅姆尼畢業于哈佛商學院和法學院,1978年從波士頓咨詢公司跳槽進入貝恩咨詢,并很快成為貝恩咨詢7名高級咨詢師中最年輕的一員。因為“既非常聰明,又不甘于只做分析師,具有對企業家的興趣”等種種品質,1983年夏天,貝恩咨詢的創始人比爾·貝恩把他叫入辦公室,提出了一個奇特創意:由羅姆尼創辦一家基金,這可以吸納他們的客戶在股票市場上賺進的錢,也能利用公司的咨詢背景改善客戶管理系統,并獲得利益。

  面對此倡議,時年36歲的羅姆尼并未喪失獨立的思考。當比爾·貝恩表示,合伙人決議,這家公司仍要處于貝恩咨詢的管理之下時,羅姆尼回答說,這本來就是一件很有風險的事情,何況對于一家咨詢公司來說,做投資可能會和自身業務產生利益沖突。最終,在羅姆尼的說服下,雖然貝恩投資的第一筆基金來自貝恩咨詢,但它成為了一家獨立運作的公司。

  由此,雖然貝恩資本早期擁有4名一般合伙人,羅姆尼仍毫無爭議地成為新公司的統帥。在其他3個合伙人傾向于財務模型和投資項目管理時,他成為公司對外談判的代表和內部文化與機制的塑造者。時至今日,貝恩投資的其他合伙人仍認為,羅姆尼的最大貢獻正是對整個機制的建立。

  早年的貝恩資本也曾有一些向中、早期企業的投資,但羅姆尼認為,應該選擇一些更容易賺錢、風險更低的投資方式,那是什么呢?少數熟悉20世紀80年代私募股權資金運作的老牌投資家會告訴你——杠桿收購。

  借助于財務杠桿的力量,羅姆尼和他的繼任者們率領貝恩資本征服了很多管理乏力、運營效率低下的企業,貝恩所涉足的行業也越來越多,玩具商、超市、娛樂,還有高科技。

  杠桿收購明顯增強了貝恩資本的胃口和談判實力。收購完成后,等待那些被收購企業管理層和雇員的將是嚴酷的改革舉措,包括縮減各類被認為不必要的開銷以及最令人不快的裁員計劃。

  就這樣,從波士頓起家,只有7個人的貝恩資本,在20多年間創造了許多財富神話。就連競爭對手Thomas H. Lee的創始人也毫不吝嗇地贊譽貝恩資本屢破紀錄的投資業績是美國資本界偉大的傳奇之一。

  后來,進入政壇的羅姆尼常被政敵狠狠抨擊他在私募基金這段歷史,羅姆尼和私募股權投資一并被稱為“冷血的奸商”——只為自己和身后的投資者賺大錢。貝恩資本的另一位合伙人為此辯護道,“商業又不是慈善,資本就是要求絕對的回報,否則資本主義還會有效率嗎?”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