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死亡檔案:“全裸出鏡” 不能說的那些事兒

2012/09/12 19:32      白靈

《商界》2012年9期封面

  《商界》2012年9期封面

  IPO死亡檔案

  不成功,便成仁?

  ——魔鬼在IPO之前

  “我們不在乎現在能賺多少錢,更看重將來能否去資本市場上搏一把。”在《商界》記者探訪的眾多企業中,老板談及未來的宏偉藍圖之時,大都會使用同樣一句話。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中國企業總有這樣一種IPO情結。于是,我們常常用“大考”二字來形容企業上市。以至于神舟電腦歷經長達7年的沖擊,連續3次失敗之后終獲首發,甚至被媒體戲稱為“范進中舉”。在其背后,還有700余家擬上市企業風雨無阻,排隊等候。

  在沖刺IPO的路途中,許多企業漂亮一躍,從此笑傲江湖。不少公司亦懷揣著沉甸甸的夢想,卻一頭栽倒在路上。十年間,殞命上市途中的企業可以列一個長長的名單:家世界豪賭上市未果,被迫出售資產;太子奶簽對賭協議控制權易手;最大的印染紡織企業浙江江龍,為上市被天量債務壓垮;萬德萊盲目改變主業迎合上市,最終被市場拋棄;上市失敗后ITAT不得不壯士斷腕關閉門店……伴隨著這些曾經如雷貫耳的名字紛紛折戟沉沙,IPO似乎正在演變為一條“不成功,便成仁”的道路。

  對于中國企業而言,人們更多看到的是“一舉成名”的光鮮,卻忽略了“十年寒窗”的必要。在“資本狂躁癥”的催動之下,企業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制造條件也要上:財務造假、過度包裝、八方舉債、盲目擴張,哪管身后洪水滔天,股價一落千丈,高管套現離場。結果卻可能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企業把IPO當做終極目標,越窮越生,越生越窮,中國股市也陷入惡性循環。為了抵制“提款”,2012年7月17日,千萬股民在網上發起大型簽名活動,強烈要求證監會停發新股、停止IPO。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上市公司?我們不在乎你圈多少錢,問題的關鍵恰恰在于,在這之前,你究竟能賺多少錢。

  否則,擊倒你的不是IPO路上的重重阻礙,而是附著在自己身上的“魔鬼”。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