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沖基金水橋聯合公司(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始人雷·達里奧(Ray Dalio)
目前,QE政策影響力正在減退。因為美聯儲實施了太多輪的量化寬松,我們面臨財政緊縮,經濟增長又乏力,全球經濟仍在去杠桿化的過程中,市場得到的利率比經濟增長率要低得多。整條收益率曲線都在歷史低位,于是我們挖空心思去找回報率。不過,收益率再度下降的可能性已經不大。最大的問題是,利率的期限結構何時會發生變化,這點值得擔憂。
大部分金融資產已經將量化寬松的影響提前反映到了自身的價格中,有些資產甚至已經被高估了。2013年,做空國債也許是一個好的交易策略,因為美聯儲可能在2013年底加息。
股市的表現應該會比債券要好。
著名投資家吉姆·羅杰斯(Jim Rogers)
作為避險資產的黃金的牛市已經持續12年,這極度不尋常。不論按什么標準來看,黃金都需要再有一次像樣的調整。
2013年到2014年,美國都將處于比較困難的時期。從世界版圖來看,亞洲相對更加穩定。西方資金有流入亞洲的趨勢。我寧可在俄羅斯投資也不愿投資美國股票市場。
2013年,最好什么也不做,將錢存在銀行,賺一點利息總比虧錢好。
高盛首席美股策略師大衛·克斯汀(David Kostin)
預計美股標普500指數2013年底上漲至1575點,這不僅將創歷史新高,也意味著距目前的點位仍存在10%的上漲空間。但美股的上漲之路將極不平均,大部分的上漲將發生在今年下半年。預計公司盈利在今年將增長6%,而且受公司支出增長的體制,企業信心將顯著增強。
未來10年該指數跑贏債市的概率為95%。
貨幣對沖基金FX Concepts創始人兼總裁約翰·泰勒(John Taylor)
我不知道歐洲何時會發生一次大事件,這個大事件的導火索我目前還不能確定,但這一次大事件到來的可能性非常高,總會有一個引爆點。我們周期推測和計算模型都顯示,今年2月份將發生一些顛覆市場的事件。2013年的市場將在風險中開始,股市會先上漲,但隨后就會遭遇麻煩。
美聯儲和其他央行對市場的干預過于大手筆,最終很有可能導致不好的結果。貨幣等資產缺乏波動性讓我想起了2006年和2007年早期的情形。我認為接下來,政治穩定性、低波動性、默默上漲的股票市場以及平靜的/固定收益市場將會成為可預見的未來市場主題。
我認為日元對美元將出現進一步貶值,預計匯率將達到90左右的水平,這也將意味著日元對美元重回2010年6月前的水平。
貝克價值型股票基金(Becker Value Equity Fund)經理麥克·麥克加爾(Mike McGarr)
在經濟緩慢復蘇的過程中,企業盈利的增加是其中最大的亮點。因此預計,股市將在未來一年內繼續小幅上漲。預計2013年美國股市的回報率在6%左右,但低于歷史的平均回報率。
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 (PIMCO)聯席首席投資官比爾·格羅斯(Bill Gross)
美聯儲(FED)主席伯南克(Bernanke)在2002年一次演說中說過的,美國可以在“不付出任何實質性代價的情況下”無限量發行美元。然而,多印的6萬億美元鈔票的代價意味著通脹和貨幣貶值,也會對供應量有限的石油或者是黃金產生影響。伯南克很清楚這些代價,他和他在歐洲以及日本的央行行長同僚們已經接受了將這些代價作為經濟增長的交換條件。
當央行開始這種無成本的電子化印鈔時,已經有“惡龍”(比喻通貨膨脹)潛藏在洞穴之中。惡龍可能還會再隱忍一時,給債券持有者們一些喘息的空間。事實上,美聯儲的政策在2012年受到市場專家和政客們的歡迎,使得債券有穩定的業績表現。垃圾債的回報率約有15%,美國投資級別企業債回報率是9%,美國政府債券回報率有2%。但這種情況不可能持久,雖然不太可能在2013年噴火,但是惡龍會繼續潛伏并準備爆發的一年,時間應該以長期債券的收益率來衡量,因此現在投資者應該避開長期債券,但短期和即期債券將得益于美聯儲的現行政策。
貨幣貶值將逐步削弱投資回報,并最終會危及股票和高收益債券等風險資產。商業運行模式與市場投資決策機制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和破壞,預計股市與債市的投資回報率在2013年將降至5%以下。
末日博士麥嘉華(Marc Faber)
我對大部分資產類別抱負面態度,尤其是股市有可能輕易地從近期高位回吐多達兩成或以上。投資者應該考慮增加現金比重和增持美元。雖然美國股市投資者會在2013年找到比較好的入市機會,但我認為美股在2013年創新高的可能性不大,另外,如今仍是在美國購買房產的好機會,但建造業板塊的股票卻未必能一路走高。
我估計未來全球股市中的資金將進行一次洗牌,由泰國、菲律賓和印尼等過去三年來表現優異的股市流出,轉投到中國股市的懷抱??v使中國內地、香港,日本和越南等股市先前一段日子的走勢不盡如人意,可是在未來6個月里,該等股市料會出現較佳的入市良機。我個人則寧愿持有港股,因為與MSCI亞洲股票指數比較,港股指數顯得落后。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