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停IPO以及排隊企業紛紛撤單,對創投公司來說,既是一次不小的打擊,更是一次深刻的教訓。
中國的創投業還剛剛起步,各項配制制度還不健全。特別是資本市場的發展還處于較低水平,從企業上市到上市以后的監管等還缺乏較為規范的機制。從而,給創投企業創造了太多投資以外的機會,特別是投機空間。
創投企業也應當及時轉換思路、轉變觀念,以新的思維、新的經營方式,將思路轉型到如何培育和扶持創新型企業、具有核心競爭力企業身上來,與企業發展、經濟轉型、結構調整等形成互動
在中國,暴利行業并不少。其中,創投行業就是近年來迅速崛起的一個暴利行業。只不過,現在也遇到了一些麻煩。
據媒體報道,在4月13日晚間公布的IPO排隊企業審核情況表中,2013年終止審查的企業已增至168家,比4月初的124家增加了44家。排隊企業大規模撤單的背后,則是受傷的創投機構。
據悉,在這次洶涌而至的IPO“撤回潮”中,共有90多家VC/PE機構受到影響。特別是近年來非?;钴S的九鼎投資和中科招商,在撤單數量中不出意外地排在了前兩位。這也意味著,此前一直希望借助IPO狠狠賺一票的投資計劃,將極有可能落空。搞不好,還會帶來不小的損失。
對創投公司來說,這樣的投資方式,原本就是有風險的。因為,只有等企業通過了IPO,并在市場有不錯的表現,創投公司才能得到豐厚的回報。否則,投資的風險就很大。如果所投企業皆上不了市,那么,創投公司就有破產的風險,投資者也會出現傾家蕩產的危險。
問題在于,前些年創投公司的投資風險,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嚴重。特別像九鼎投資和中科招商這種已經熟透了創投行業規則、搞定了企業上市各種關系的創投企業,基本是“百發百中”,不會有什么差異的。也正因為如此,這些創投公司都已經賺得缽滿盆溢。
正是因為對所投企業上市信心十足,也就使得這些創投公司押寶IPO排隊企業的膽量很大,基本都是以押寶IPO作為企業的最高投資目標。自然而然,排隊企業的大量撤單,就成了創投公司的一場惡夢了。
事實也是如此,中國的創投企業,能夠在起步很短的時間內,就一個個賺得缽滿盆溢,靠的并不是超強的投資能力和市場分析、市場預測能力,而是各種不規范行為。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凡是這幾年投資IPO成功的創投公司,可以說沒有一個不與相關審批機構、評委、專家、中介機構、保薦機構等關系緊密。亦即一個企業該不該上市,能不能上市,已不取決于企業的業績、發展前景、市場競爭能力等,而取決于各種關系的疏通,IPO的通過能力。因為,哪怕是世界上最具實力、最具市場分析和判斷能力的創投機構,也沒有幾個能與中國的某些創投機構相比,具有那么高的投資“命中率”,獲取那么高的暴利。
這也意味著,中國的創投公司,從起步開始起,就沒有很好地尊重創投行業的規律,并致力于建立良好的創投規范與機制,而更多的是一種投機。就像有的創投機構私下所言,什么創投,不就是玩的關系與人情,玩的如何鉆制度與法律空子,如何將不具備條件的企業做出上市公司嗎?
必須注意的一個事實是,這些年,凡是被創投公司包裝過的上市公司,沒有幾個上市以后表現是好的,也沒有幾個業績是達到預期目標的。相反,擇機而退的創投公司,卻沒有幾個不是賺得缽滿盆溢的。
也正因為如此,暫停IPO以及排隊企業紛紛撤單,對創投公司來說,既是一次不小的打擊,更是一次深刻的教訓??偨Y發達國家創投業發展的經驗,過度依靠投機是不可能將創投公司辦好的,也是不可能使創投行業健康發展的。創投業要健康發展,創投企業要健康運行,必須依靠超強的市場研判、企業研判、風險研判能力。即便如此,“命中率”也不可能象中國創投公司那么高。
創投行業既是一個暴利行業,也是一個風險極大的行業,利益和風險是始終結伴而行的,而不可能永遠享受暴利,而不承擔風險。暫停IPO和排隊企業大量撤單,對普通投資者來說,是一次利好,對資本市場來說,也是一次凈化過程。而對創投企業和創投行業來說,則是一次思想革命、思路革命、思維革命。
中國的創投業還剛剛起步,按理,起步晚不等于起步低。相反,起步越晚,應當起點越高。中國的創投業,走的恰恰是相反的道路,亦即起步晚、起點也低。原因在于,各項配制制度還不健全。特別是資本市場的發展還處于較低水平,從企業上市到上市以后的監管等還缺乏較為規范的機制。從而,給創投企業創造了太多投資以外的機會,特別是投機空間。
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擴大與規范,創投企業也應當及時轉換思路、轉變觀念,以新的思維、新的經營方式,將思路轉型到如何培育和扶持創新型企業、具有核心競爭力企業身上來,與企業發展、經濟轉型、結構調整等形成互動,而不是一心將眼睛盯在尋找投機機會、鉆法律與制度空子方面。
只有這樣,創投企業才不至于自挖風險大坑,創投行業也不會成為投機者的樂園。創投行業可以給某些企業、某些投資帶來暴利,但絕不應成為一個暴利行業。其中,風險是平復行業暴利的最有限手段,也是最公平手段。
相關閱讀